一只兔,“蹦”出致富新路子

创业   2024-12-20 08:03   甘肃  


今年,文县堡子坝镇立足镇村实际,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短平快”的特色肉兔养殖项目,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堡子坝镇福场村的文县福源升农牧家庭农场肉兔养殖场,一排排标准化兔笼整齐排列,一只只肉兔膘肥体壮憨态可掬。场内通风、投食、供水、控温、排污等设施完备,半智能化的养殖系统有序运行,为肉兔生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肉兔养殖优势显著,繁殖力强、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肉质鲜嫩美味,市场需求旺盛。该养殖场采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集种兔繁育与肉兔养殖于一体,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

养殖场负责人张志孝对肉兔养殖颇有心得。据他介绍说:“一只母兔一年能繁殖7至8窝,每窝8到14只小兔70天左右就能长到6至8斤出栏。”

养殖场采用“外送+自销”模式,产品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市场,目前保持循环出栏状态,每40天左右最少出栏2000只。张志孝算了一笔账,每只商品兔综合成本约30元,按每斤9元出售,每只净利润约10元,年净产值可达20多万元。

该兔场由“政府补贴+村集体入股”建成,面积2000余平方米,通过“合作社+村民”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提供了6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余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目前存栏母兔816只,我们将依市场需求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养殖肉兔,共同增收致富。”张志孝说。

张志孝在肉兔养殖领域经验丰富。他自2022年起,多次前往甘肃武都、四川广元、绵阳以及重庆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到仅四川人一年消费掉3亿只兔子。但是当地养殖规模有限,填补不了需求,每年还得从外省购买两三千万只。

2024年,他凭借考察学习获得的丰富经验和自身的敏锐市场洞察力,发现家乡福场村拥有得天独厚养兔优势条件,于是毅然投身肉兔养殖事业。从最初的800多只起步,发展到如今存栏量8000多只,月出栏商品兔最少2000多只

在养殖场里,张志孝和饲养员们忙碌地穿梭在兔笼间,精心照料着兔子。张志孝对每一批兔子的生产、配种和出栏时间都了如指掌他说“兔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符合健康饮食要求,市场欢迎度高养殖关键在防疫,兔舍虽设施完善,但也要注重选种,淘汰繁殖力差的兔子,每年购入优良种兔,兔粪制成有机肥出售还可增加收入。”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只要乡亲们对养兔感兴趣,我愿意把经验和技术都分享给大家,一起致富。”张志孝说

兔肉素有“荤中之素”的美誉,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美容肉”,近年来在消费市场上备受青睐,逐渐成为高级肉食品。

堡子坝镇党委书记路新杰说“福场村肉兔养殖产业前景广阔,我们将全力支持其发展,助力养殖产业繁荣,“蹦”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新路子,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为全镇乡村振兴加速助力。”

记者 刘玉玺 韩志兴

 



征     稿


        欢迎原创《记忆中的年味》作品投稿,投稿邮箱gswxcm@163.com。投稿前须知:(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首发,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二)文章字数不少于300字,错别字少于3个,稿件内容可附作者简介与照片。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