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金洞的传说
文县天池湖畔,有一座洋汤庙。
站在洋汤庙的山门前举目眺望,就能望见远处有一座亮晶晶、光闪闪的石崖。倘若沿着石崖,往里面行走约三四里,便是石门沟。此地有一石门,石门之内便是洋汤爷的“藏金库”,又称“藏金洞”。
藏金洞的石门上,有一个十分显眼的石孔。毫无疑问,这个石孔便是打开石门的锁眼。有人会问:“藏金洞的石门能打开吗,里面有金银财宝吗?自古以来,有人进去过吗?”欲知答案,且听细细道来。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天,洋汤天池湖畔来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可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将军。将军年轻时能征善战,叱咤风云,曾率兵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立下无数战功。将军年老后,便自动告退。但他却不愿衣锦还乡,也不愿身居闹市,想寻觅一方清静之地安度晚年。他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文县洋汤天池湖畔,过起了恬然安宁的隐居生活。
将军和当地老百姓一样,信奉洋汤爷,且虔诚至极,隔三差五到洋汤庙烧香焚纸、顶礼膜拜。有一次,将军又来洋汤庙上香,见庙倌不在,便独自走进大殿上香。他上完香正要离去,突然发现大殿的地上有一个金元宝。他心想,不知是庙倌大意,还是哪位香客疏忽,丢失了金元宝。他便拾起地上的金元宝,四处寻找庙倌,并把金元宝交给了庙倌。
过了两天,将军又去庙里上香,不知何故,庙倌依然不在。他上完香离开大殿,正要走出山门,却发现院子草丛中有一块金锭。他也不知是庙倌大意,还是哪位香客疏忽,丢失了金锭。他便拾起草丛中的金锭,四处寻找庙倌,并把金锭交给了庙倌。
如此三番五次,其实都是洋汤爷刻意所为,洋汤爷故意用这种办法试探将军的德行。经过多次试探,洋汤爷认为这位将军是一位不贪财、讲诚信、值得信赖的人。
有一天晚上,这位将军做了一个梦,梦见洋汤爷给他托付了一件大事。洋汤爷告诉他,天池湖以北的深谷里有一个藏金洞,洞里藏有无数金银财宝,特托他代为看管。
将军见洋汤爷这样信任他,便欣然答应。洋汤爷还告诉他,藏金洞的洞口是一道石门,石门上有一个石孔,只有将钥匙插进这个石孔里,才能打开石门。将军问,打开石门的钥匙放在哪里?洋汤爷告诉他,沿藏金洞往前走七七四十九步,有一棵参天大树,钥匙便埋在树底下。
将军按照汤爷梦中的指点,果真找到了藏金洞,洞口是一道石门,石门上有一个石孔。这个地方十分隐蔽,很难被人发现。将军沿藏金洞往前走了七七四十九步,果真发现一棵参天大树。 将军用镢头在树下挖掘,挖了三四尺深,真的发现了一把石钥匙。这把石钥匙有一尺来长、五斤多重,像舂杵一样,光光的,什么齿也没有,看起来十分笨重。
将军拿着这把石钥匙来到藏金洞,将石钥匙插进石门的石孔里,真是神奇极了,两扇看似笨重的石门,竟然“咯噔”一声,自动打开了。
将军走进洞里,洞里亮堂得如同白昼,原来是洞里的金银财宝发出的光芒,将石洞映得通亮。洞里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将军看完了洞里的所有金银财宝,然后走出了洞。只见两扇石门,“咯噔”一声,又自动地关上了。将军取下了插在石孔里的钥匙带在了身上,想起洋汤爷的重托,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此以后,将军就贴身带着这把钥匙,一时一刻都不离身。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有一个贼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藏金洞的奥秘,做梦都在想偷走藏金洞里的金银财宝,可他去了多少次都没有得逞,因他始终无法弄到将军身上的那把石钥匙。这个贼人却贼心不死,苦思冥想弄到石钥匙的办法。
一天,他乔装打扮成一个采药人,来到天池湖畔将军的住所。他装着一副病
恹恹的样子对将军说,自己远道而来,到天池山林采药,不幸病了,想在这里暂时借宿,休养几天。
将军是个好心人,见他说得可怜,便收留了他。这天夜里,这个贼人和将军同睡一床。将军睡觉时,钥匙都挂在身上。睡到半夜,贼人想趁将军睡熟,解下他身上的石钥匙。可是,石钥匙却被将军死死地压在身子下,贼人始终无法得逞。贼人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过了两天,贼人声称他的病已缓好,想请将军喝酒,表示对将军的感谢。将军不知是计,经不住贼人再三劝酒,喝了一杯又一杯,不知不觉喝醉了。见将军被灌醉,贼人从将军身上解下了石钥匙。
贼人来到藏金洞前,他把石钥匙插进石门的孔里,便听见“咯噔”一声,石门真的自动打开了。贼人激动不已,取出石钥匙,迫不及待地钻进藏金洞里盗宝。他走进洞里一看,发现里面果真有很多金银财宝,一一放射着奇光异彩。他眼花缭乱,贪心大起,走上前便拿。他背上背着金银,怀里抱着珠宝,由于拿得太多太重,只能挣死拼命地往外挪动。
正当他要走出洞口时,忽听石洞深处传来“汪汪汪”的狗叫声。原来,这只狗是藏金洞的金狗,上古时便得了仙气,在这时显灵了。
贼人听见狗叫声,顿时惊慌失措。他想着赶快走出洞口,要不然被狗到,不但金银财宝偷不走,还会被狗咬,轻则受伤,重则丧命。正当贼人快要走出洞口时,那只狗扑了上来。
惶恐之间,贼人“噗哧”一下,跌了一个狗吃屎。他急忙丢下金银财宝和石钥匙,跑出了石门。
贼人刚出石门,便听见“咯噔”一声。他回头一看,两扇石门重重地关上了。他赶紧上前看那石门,可是那石门连一点缝儿也没有。他捶胸顿足,后悔没把石钥匙带出来。
再说将军酒醒后,发现石钥匙不见了,知道上了贼人的当,急忙四处寻找贼人,欲追回石钥匙。
然而,贼人早已溜之大吉。
从此以后,藏金洞的那两扇石门再也打不开了。
无数的金银财宝,永世藏在了石洞里。
石门沟的传说
文县洋汤天池的北面,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深沟,被称为“石门沟”。这条与洋汤庙、靖国寺隔池相望,相距约有五六里远。
石门沟里有一座山崖,倚天而立,如刀劈斧削,就像两扇石门一样。传说,石门原本是能打开的,里面藏有无数的金银财宝,但要想打开石门,必须有钥匙。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代过去了,谁也没能找到那把能打开这扇石门的钥匙,所以谁也无法打开这道石门,谁也没得过里面的金银财宝。
有一天,一个远道而来的和尚来到洋汤天池湖畔。他惊喜地发现这里是一块清净之地,便打算在这里弘扬佛法。可他弘扬佛法之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又得知天池湖畔的石门沟里藏有金银财宝的信息。他顿时欣喜若狂,决心打开石门,看看里面究竟有些什么,若有金银财宝,正好用来在天池湖畔修建寺院。
和尚想方设法,竟然鬼使神差地找到了打开石门的钥匙。钥匙的形状非同一般,既像一个洗衣服用的棒槌,又像是当地村民用来在石臼里砸盐的砸锤子。
和尚虽然有了开石门的钥匙,却不知怎样才能打开石门。他面对石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没有发现石崖上有钥匙孔。他伫立石门前,无可奈何,只能“望门兴叹”。
一连三天过去了,和尚也没有打开石门。正当他打算放弃打开石门的念头时,这天晚上神灵给和尚托了一个梦,为他指点迷津:用棒槌一样的石钥匙,把石门狠狠地砸三下,然后大喊三声“石门石门开开”,石门便自动开了。
第二天清晨,和尚按神灵托梦所述,用棒槌一样的石钥匙,把石门狠狠地砸了三下,然后大喊了三声“石门石门开开”。
果真,和尚的喊声刚落,他面前的石门“哗”地一下打开了。和尚高兴不已,迫不及待走进了石门。
他进了石门以后,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有几个老汉、老婆子正在推腰磨,磨的“玉米珍珍”(玉米小颗粒),颜色黄澄澄,金灿灿,亮闪闪,耀人眼睛。还有人告诉他,从这里往北行,能通往阶州(今武都)。
石门里面的人很多,有几个人把和尚往外面推搡。推搡了半天,和尚死活不想出来,那几个人便强行往外推和尚。
正在争执时,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子,从腰磨上捧了两捧黄澄澄的“玉米珍珍”,笑盈盈地朝和尚走来。她把金灿灿的“玉米珍珍”放在和尚的手心里,让他快快离去。
和尚带着两捧“玉米珍珍”,从石门里急急忙忙地走了出来。他走出石门时,将那个既像棒槌、又像砸锤子一样的钥匙,忘在了石门里面。他刚刚走出石门,石门又沉重地关上了。
和尚走出石门以后,惊喜地发现,白发老婆子捧给他的“玉米珍珍”,全都变成了金粒,顿时惊喜不已。和尚因此发了大财,在天池湖畔修建了一座寺院。因为没有了开石门的钥匙,从此以后,天池边上石门沟里的石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
(艾元荣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3年7月 采录地点文县天池镇艾家湾村)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