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上)》154.刘太守死守文州城

创业   2024-12-17 08:00   甘肃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的坐标。它记录了山岭、沟壑,关隘、河流、湖泊、村寨、城镇、寺院、桥梁等地名的前世今生,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
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
1.龙女山的传说
2.螳螂山的传说
3.将台山的传说
4.阳虎山的传说
5.尖山卓笔的传说
6.云雾山的传说
7.百顷山的传说
8.天魏山的传说
9.斩官山的传说
10.龙池山的传说
11.金子山的传说
12.雄黄山的传说
13.高楼山地名的来历
14.穷药山的传说
15.龙头山的传说
16.七嘴山的传说
17.火焰山的传说
18.傻山的传说
19.等锣山的传说
20.多脑山的传说
21.凤凰山的传说
22.蒲池山的传说
23.九龙山的传说
24.小龙山的传说
25.关子山的传说
26.斗底山的传说
27.龙洞山的传说
28.阴老山的传说
29.凤凰岭的传说
30.素岭的传说
31.撇家岭地名的由来
32.金字岭的传说
33.中凤岭的传说
34.刘家梁的传说
35.寨子梁的传说
36.神仙梁的传说
37.蚕子梁的传说
38.玉垒包的传说
39.红崖的传说
40.鹰嘴崖的传说
41.人头崖的传说
42.吊虎崖的传说
43.柜子崖的传说
44.老鹰崖的传说
45.降山崖的传说
46.石马崖的传说
47.马镫崖的传说
48.媳妇崖的传说
49.癞子崖窝的故事
50.鬼崖的传说
51.马鞭崖的传说
52.写字崖地名的由来
53.红土坡的传说
54.看叫坡的传说
55.滚娃坡地名的由来
56滚毡坡的故事
57.杀人坪的传说
58.十个坪的故事
59.六房坪的兴衰
60.白垠坪的传说
61.瓦坪的传说
62.山神歇坪的传说
63.花坟坪的传说
64.黑风沟的传说
65.磨房沟的传说
66.捉鱼沟的传说
67.鸡叫沟的传说
68.文县沟的传说
69.蛇外沟的传说
70.金子沟的传说
71.石门沟的传说
72.八洞沟的传说
73.干沟的传说
74.关家沟的传说
75.螃蟹沟的传说
76.打虎沟的传说
77.黄家沟的传说
78.西番沟的传说
79.巴巴沟的传说
80.砸金沟的传说
81.炉场沟的传说
82.天分沟的传说
83.龙潭沟的传说
84.碧峰沟的传说
85.大水沟的传说
86.禹王洞的传说
87.杀人洞的传说
88.神仙洞的传说
89.鹁鸽洞的传说
90.龙潭洞的传说
91.大海沟龙洞的传说
92.龙王洞的传说
93.金昌洞的传说
94.金洞的传说
95.银洞的传说
96.神洞的传说
97.打儿洞的传说
98.舍书乡窄匣子的传说
99.任家山窄峡子的传说
100.骆驼巷的传说
101.喇嘛湾的传说
102.葛条湾的传说
103.簸箕湾地名的由来
104.母猪湾地名的由来
105.七十二个箭壑垭
106.赦过地地名的由来
107.天锅地锅的传说
108.马趟子的传说
109.错欢喜地名的由来
110.碧口墓园的由来
111.白龙江的传说
112.州河的来历
113.白水江的传说
114.龙巴河的传说
115.洋汤河的传说
116.马莲河的传说
117.白马河的传说
118.中路河的传说
119.丹堡河的传说
120.让水河
121.小团鱼河的传说
122.红海的传说
123.双海子的传说
124.仙海湖的传说
125.庙垭池的传说
126.莲花池的传说
127.单池子的传说
128.龙池的传说
129.白日鬼潭的传说
130.玉垒龙潭的传说
131.神鱼潭的传说
132.碧峰沟仙女潭的传说
133.碧口龙潭的传说
134.李公井的传说
135.碧口凉水井的传说
136.九十九眼泉的传说
137.凉水泉的传说
138.化梨泉的传说
139.石门瀑布的传说
140.七眼水的传说
141.望娘滩的传说
142.临江关的传说
143.火烧关的来历
144.五里关轶事
145.柴门关轶事
146.野猪关轶事
147.玉垒关轶事
148.悬马关轶事
149.红军泉
150.文县县名的由来
151.文县县城兴起的传说
152.阴平古城选址的传说
153.羑里城的传说






刘太守死守文州城


上城,位于文县县城以西的高原上,又称“文台”“羑里城”。西北是群山巍峨,绵延悬壁之天然屏障,南临白水江,东锁麻关谷(关家沟)。城池围绕高原边沿之山势,削壁筑成。城墙高8.5米,底宽14米,顶宽3米,雄踞高原,易守难攻。入城者需从麻关谷口爬坡而上,故称“上城”。又因传说西伯侯文王被囚天牢山,上有羑里城、文台,故又称“羑里城”“文台城”。
一座上城,挺立千年之久,留下了不少故事和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迁城”和“守城”的故事。
先说迁城。文县古称阴平,北周大象二年(580)北周灭阴平国,封“文”置州,始称“文州”。文州的州府和曲水县城,地处白水江与白马河汇合处的西元村。此地因地势平坦开阔,毫无屏障而言,而“不堪固守”,屡屡受到骚扰侵犯。城址虽说最终得以守护,但官兵亦有不少损失。
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文州知府上奏朝廷,建议将文州州府和曲水县城迁址,以便利守护城垣。变换城址是一件大事,朝廷没有轻率定夺,而是派钦差大臣实地调查,得知所奏属实,方才拍板定夺,同意将州城迁址,具体地点由知府自行选择,并上报朝廷备案。
朝廷准奏后,文州知府便率领随从,四处寻找适宜建州城的地址。选来选去,最终将州城的城址选在了西元村以东约三四公里处的麻关谷口的文台高原上。这里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坚固险峻,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当年,文州州城便从江畔平川的西元,迁至麻关谷的高原上。因州城地处高台(高原)之上,故又俗称“上城”。
说完迁城,再说守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文州太守刘锐和通判赵汝向二人奉朝廷之命,在这里守城护疆。刘锐举家来到文州,全家人精忠报国,立下了誓与文州城共荣辱、同存亡的铮铮誓言!
刘锐深感肩头责任重大:文州,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素有“秦巴咽喉,陇蜀锁钥”之称,是入川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年,元世祖忽必烈之子阔端,率兵攻破沔州(今陕西勉县一带)后,入川夺取成都。次年七月,阔端又率兵从成都出发北上,长驱直入,日夜兼程,直向文州扑来,试图攻克甘肃南部屏障,进军锋芒直指南宋政权。
阔端到了文州后,兵临城下,把蒙兵布防在麻关谷(关家沟)口,绕城至大渡坝,将文州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试图攻城破险。
凶悍的蒙兵不可一世,气焰十分嚣张,每日狂呼乱叫,挥戈操刀,轮番攻城,大有不攻破城池誓不罢休的气势。
面对大敌当前,蒙兵兵临城下,形势万分危急的局面,文州太守刘锐和通判赵汝向临危不惧,运筹帷幄,率兵奋力抵抗。
败军将领陈昱,对此却不屑一顾,且心怀叵测,早有降蒙之心。陈昱何许人也?他原是驻守沔州(今陕西略阳)的通判。沔州失守后,论罪当斩,经他的上司极力保救,才允许编制到文州军前效力,将功赎罪。但陈昱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散布悲观论调。他对刘太守说道:“蒙兵数万人,猛如虎狼。敌众我寡,与其抗衡,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怎能取胜?”
刘太守义正词严,当即驳斥他的悲观论调,说道:“你我同食皇王俸禄,岂能玩忽职守,贪生怕死?眼下虽然敌众我寡,但只要军民齐心协力,坚持守卫文州城,蒙兵久攻不下,自然会退兵!”
赵通判也劝说陈昱,共守文州城:“眼下危难时刻,只有同仇敌忾,才能打退蒙兵进犯。蒙兵虽气焰嚣张,但长驱直入,如强弩之末,只要奋力抵抗,定能战而胜之!”
陈昱见刘太守和赵通判抗击蒙兵的信念坚如磐石,表面上只好假装答应,但骨子里降蒙之心丝毫未变。
刘太守和赵通判,都是精忠报国的忠臣。他们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面对气势汹汹的来犯之敌临危不乱,视死如归,运筹帷幄,谋划抗敌之策。面对一座孤城,刘锐出榜安民,并动员城中百姓与众将士一起守城。众百姓纷纷响应,一呼百应,青年男子纷纷走上了城头,妇女们自愿为守城将士烧水做饭。城中的铁匠,更是忙碌不休,昼夜炉火熊熊,为守城军民赶制大刀、长矛等兵器。
军民同仇敌忾,义薄云天,立下了“誓死保卫文州城,誓与城垣共存亡”的钢铁誓言!
蒙兵将城池围得像铁桶一般,水泄不通。阔端原以为刘锐兵微力单,孤城难守,定然会率众投降。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文州太守刘锐竟然率军民殊死抵抗。
连日来,刘太守和赵通判严密布防,率军民据城固守,殊死抵抗,浴血奋战,迎头痛击攻城的蒙兵。城上檑木、炮石,如雨点般地倾泻,砸向蒙兵,致使攻城蒙兵死伤惨重。
蒙兵虽然损兵折将,但丝毫没有放弃攻城的意图,依然将文州城围得水泄不通,轮番攻城,异常猛烈。
一方强攻,一方死守。蒙兵攻城一直持续到深秋季节。刘锐率城中军民携手并肩,坚持抵抗了一个多月,仍志坚如钢,城墙高峻坚固,固若金汤。然而,潜在的危机显而易见——援兵不至,城中粮草将尽。刘锐为此焦急万分。
尽管城中形势危急,刘锐率领军民依然众志成城,昼夜守城,迎头痛击顽敌。蒙兵一次次攻城,均被守城军民打退。
正当蒙兵无可奈何之时,文州城中却有奸细向蒙兵献计。此奸细,不是别人,就是失守沔州的罪臣陈昱。自从蒙兵围困文州城后,他一直胆战心惊,深知孤城迟早必破,他和他的家人将成为刀下之鬼,苟且偷生的唯一办法就是充当奸细、向蒙兵投降。于是,他不仅向阔端投降,还把城中的虚实一一告诉了阔端。最为毒辣以至于后来将城中数万军民置于死地的是:他向阔端献计,“文州城在高原上,城中军民饮用水皆从关家沟引来,埋设了十多里长的瓦筒管道。溪水顺瓦筒管道沿山流来。只要断绝汲水之道,城池便不攻自破”。
阔端听后,如获至宝,一边率兵频频攻城,一边切断了文州城水道,断绝了城中军民的饮水。
饮水被截断了。顿时,文州城中数万军民陷入了饥渴的困境之中。刘太守举家居住上城,家中也已断水,妻儿老小嘴唇干裂,只能拔几株园中蔬菜,湿润干裂的嘴唇。
一日,赵通判提来了半茶壶清水,声称是城中百姓自愿把自己家中仅有的一点水匀出少许,凑集半壶,献给刘太守全家,解解饥渴。
刘太守手捧茶壶,禁不住潸然泪下,动情地说道:“汝向老弟,虽是半壶清水,但百姓的情谊重如泰山。城中百姓的深情厚谊我领了,但危难关头,数万百姓都在饥渴之中,我刘锐和家人岂能特殊?我应与百姓同生死、共患难才是。这半壶清水,还望汝向老弟送给最前沿的守城军民,激励军民奋勇杀敌!”
面对刘太守的一片爱民之情,赵通判对刘太守既敬佩,又担心他一家老小如何度过饥渴的难关。无奈刘太守再三催促,他只好遵命将半茶壶清水送上城头,让坚守在最险要处的将士润润嗓子。
文州城里断水,蒙兵攻城的气焰更加嚣张,但守城军民谁也没有动摇守城的决心。连日来,城中男女老幼上城守护,毫不松懈,上至太守,下至百姓,人人抱着“人在城在,誓死守城”的决心。
孤城夜月,寒风萧萧,惨淡乌云笼罩城头。刘太守和赵通判在城上巡视:但见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像铁铸金刚一样守在城上,一个个虽然身处饥渴之中,但依然精神抖擞,志坚如钢。
刘太守见每个守城军民风霜披面,嘴唇干裂。几处有少妇用自己的乳汁,挤向丈夫干裂的嘴唇,湿润唇与喉。
此情此景,刘太守看了,心中十分感动。他遂转过头来,对身旁的赵通判说道:“汝向老弟,你看众志如此成城,叫人怎不感知守此土、保护城民的责任重大呢!”
说着,刘太守转过头来,向城外望去,只见蒙兵像坟堆似的帐幕,密密麻麻地绕于城下沿坡一带,牛角号声声,此起彼落,堆堆篝火如鬼火一般在夜风中摇曳。蒙兵毛茸茸的头帽,尖尖的牛皮靴,明晃晃的腰刀,在帐前的篝火边晃动。
但望夜幕之下,远山近岭像卸了鞍的一匹匹黑马,悄无声息地卧着;唯有远去的白水江影影绰绰,呜咽流去;嗖嗖夜风,似鬼哭狼嚎一般,把一丝阴森恐怖的气氛在古城的夜空里弥漫扩散……
刘太守伫立城头,遥望夜空,浮想联翩,无限感慨,一股国破家亡的感觉,顿时涌上了心头。
他猛地转过头来,双手紧紧握住赵通判的手说道:“汝向老弟,你我奉命守此土,与百姓同患难、共休戚。可是援兵不至,又粮尽水绝,虽众百姓守城有铁石之心,但有剽悍虎狼之敌,一旦城破,玉石俱焚,满城百姓定遭屠杀。你我上不能保住社稷城垣,下不能保住庶民百姓,于心不安。贤弟啊,在此存亡之际,你的想法如何?”
赵通判挺身而立,像一尊铁打金刚,出言掷地有声:“大人,我们食君禄,守此土,一旦不测,誓将以此身与城池共存亡,腰间宝剑饱尝蒙兵肉,定将这七尺之躯横杀于虎狼之群,待力尽刀不举,当与群山永别,血洒文州!”
刘太守听罢,拍着赵通判的肩膀称赞说:“听君此席话,足见英雄志士之怀。如此这般,我们就一言为定了!”
城中断水多日了。蒙兵料定城中缺粮无水,必当自毙,欲战无为,或可出城投降,即使不投降,也容易破城了。于是,蒙兵加强了攻势,一次次攻城,声震长空,气焰嚣张。但在文州城军民的顽强抵抗下,蒙兵依然是头破血流,乱蜂似地退下。在这样的进攻下,城中守防依然如故。城中已断绝了炊烟,城上军民因饥渴和困乏,身软如泥,但一听到蒙兵进攻,又跃起如虎,殊死抵抗。
再说,刘太守尚不知陈昱已成为奸细,已投降蒙军阔端,一直把他作为将领使用,派他把守东城门。然而,陈昱心中早已做好了打开东城门、与阔端里应外合的打算。
一天夜里,陈昱和几个同守东城门的将士,鬼鬼祟祟地聚集在一起商议。陈昱向他们大肆宣扬蒙兵攻沔州城时的厉害,说如今文州孤城如累卵,为苟全性命,唯一的办法是开城投降,可免一死。几个贪生怕死的将士,都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安排。陈昱将自己的一个女儿送出城去,送给蒙兵将领,自然得到了好处。双方商定,进城之后尽量满足陈昱的要求。
这一夜,按约定的时间,陈昱偷偷地打开了东城门。蒙兵潮水般地涌进了城里。这群豺狼进城之后,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一时间,腥风血雨,血流成河,满城燃起熊熊大火,刀戟碰撞声、喊杀声,震撼长空。
刘太守见州城失陷,蒙军入城,屠杀百姓。生死关头,他率将士奋力抵抗,与蒙兵展开了惨烈的肉搏白刃巷战。但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赵通判不愧是一员久经沙场的武将,视死如归,率兵巷战。他像一头凶猛的雄狮,挥舞大刀,砍菜切瓜似地砍杀蒙兵。
刘太守见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为了不负皇恩,不受辱,决定让妻子和幼儿先走一步。他转身入州府,命令家人将所有财物堆放在院中,准备焚烧。他坐在堂上,全家人围在身边。
刘太守对夫人道:“夫人,今日国破家亡,事已不可收拾。贼兵一到,你必受辱,还是自裁以保清白之身吧。”
夫人听了,泣不成声地说道:“土崩鱼烂,祸在眉睫。夫君,你赶快出府率兵冲杀,妾不拖累你了!”
说着,冷不防,她从身旁大儿子的腰间拔出宝剑,向喉间一刎,顿时血流胸前,倒在地上。
全家人抚尸痛哭不已。
刘太守反而大笑,双膝一跪说道:“哎呀,不愧是我的好夫人!受夫君一拜!”
拜毕,他抱着夫人的尸体,放在衣物堆上。
刘太守随即又唤出小儿子。
小儿子叫“同哥”,方才6岁,聪明懂事,跪在父亲膝前。
刘太守爱怜地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同哥的头,禁不住悲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道:“我的同哥儿呀,覆巢之下无完卵,你还是跟你娘去吧。”
刘太守随即吩咐左右拿鸩酒来。左右送上鸩酒。
同哥望了父亲一眼,向父亲一拜,然后端起碗来,一口气将鸩酒喝了下去,痛苦地挣扎着翻腾了几下,顿时气绝身亡。
家人见状,一个个泣不成声。
刘太守含泪抱起同哥的尸体,放在他娘的身旁。然后,他亲自点燃衣物,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
残阳如血,山风呼啸,把满门忠烈的阴魂送上了九霄云外。
群山垂首,江水悲怆,将士们誓死守城卫国的精神令天地共仰。
这时,只听外面杀声震天,巷战已逼近太守府门。
刘太守正要率领两个儿子出府杀敌,只见赵通判满身溅血,提刀进府。
赵通判对刘太守催促道:“大人,蒙兵快从前门进来了。你赶快和公子从后门出走,我断后,保护你!”
刘太守手持佩剑,带领两个全身披挂的儿子,出了后门,径直向八台子坡奔去,欲登天牢山。
赵通判在后,边战边退,大刀起处,蒙兵头落,直杀得蒙兵鬼哭狼嚎。赵通判一时杀得兴起,神勇无比,蒙兵一次次冲上来,均被他一次次砍杀下去,面前摆满了一具具蒙兵的尸体。
蒙兵见赵通判神勇无比,刀不能取胜,便一齐放箭。箭如飞蝗一般,射在赵通判的身上。一霎时,赵通判中箭无数,身如刺猬,终于摇摇晃晃倒了下去。
蒙兵齐上,丧心病狂地举刀乱砍,将赵通判剁成了肉泥。
刘太守亲眼所见赵通判惨死,怒火中烧,率领两个儿子,与蒙兵展开殊死搏斗,挥舞刀剑,左劈右砍。蒙兵终不能胜。但孤独三人,怎敌虎狼之众?
蒙兵狂呼乱喊:“捉活的!”
父子三人,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天牢山,依山傍江,陷入绝境,再无退路。
刘太守眼见蒙兵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便大声呵斥两个儿子:“两个畜生,此何时候,难道要做俘虏吗?还不为国捐躯!”
两个儿子,向父亲一拜,依然挺立,如高山一般巍峨,双目炯炯,怒视蒙兵,双双挥剑自刎,英勇报国。
刘太守镇定自若,向南深深一拜,大声道:“圣上,为臣不能保守此土,无力保全文州百姓,于心有愧。州城存在臣皆在,州城不在臣只有身亡。臣誓死忠于朝廷,绝不负国!愿我主早发雄师,早日收复失地!就此,为臣不能再见陛下了……”刘太守说罢挺身而立,长剑一挥,自尽倒地身亡。耿耿忠臣的一腔热血,洒在了文州城的热土上。
蒙兵攻陷文州城,疯狂屠城,五万军民惨遭涂炭。秋风萧萧,草木凄凄,天边乌云,滚滚湮湮……
文州城陷落后,城垣被毁为平地,现城内尚有房屋遗址和窑址,坪上有大量长石条。西北角有一宋代遗传烽燧墩,称“五人墩”。这些文物古迹,与天地长存,和日月同辉,永远昭示着文州城军民同仇敌忾、与城池共存亡的浩然正气。上城自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建成,至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共存454年。
刘锐率军民死守文州城,血洒疆场,精忠报国,写下了抗元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其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奋勇抗敌的精神,无不为后人敬佩和赞叹。元代诗人刘麟瑞在《昭忠逸咏吊刘文州、赵推官》一诗中赞叹:

江流移浚向南山,渴死全城亦胆寒。
叛将逾城机尽泄,娇儿饮药泪空潸。
封疆事去君臣在,忠孝名存父子难。
五万军民同日尽,可怜巷战尚间关。

(田尚勤等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3年8月  采录地点文县丹堡镇杨杜沟村)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刘启舒:祖籍河南扶沟县,岀生地西安市,毕业于甘肃文县第一中学(老三届)。退休前曾供职文县县委宣传部。当过营业员、教师、记者,撰写《梦萦藏乡》《文县漫记丛书》《大熊猫童话丛书》《阿尼嘎萨》《白马英雄史诗》《文县民间故事丛书》《文县山歌》等书藉30余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