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上)》157.郭淮城的传说

创业   2024-12-20 08:03   甘肃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的坐标。它记录了山岭、沟壑,关隘、河流、湖泊、村寨、城镇、寺院、桥梁等地名的前世今生,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
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
1.龙女山的传说
2.螳螂山的传说
3.将台山的传说
4.阳虎山的传说
5.尖山卓笔的传说
6.云雾山的传说
7.百顷山的传说
8.天魏山的传说
9.斩官山的传说
10.龙池山的传说
11.金子山的传说
12.雄黄山的传说
13.高楼山地名的来历
14.穷药山的传说
15.龙头山的传说
16.七嘴山的传说
17.火焰山的传说
18.傻山的传说
19.等锣山的传说
20.多脑山的传说
21.凤凰山的传说
22.蒲池山的传说
23.九龙山的传说
24.小龙山的传说
25.关子山的传说
26.斗底山的传说
27.龙洞山的传说
28.阴老山的传说
29.凤凰岭的传说
30.素岭的传说
31.撇家岭地名的由来
32.金字岭的传说
33.中凤岭的传说
34.刘家梁的传说
35.寨子梁的传说
36.神仙梁的传说
37.蚕子梁的传说
38.玉垒包的传说
39.红崖的传说
40.鹰嘴崖的传说
41.人头崖的传说
42.吊虎崖的传说
43.柜子崖的传说
44.老鹰崖的传说
45.降山崖的传说
46.石马崖的传说
47.马镫崖的传说
48.媳妇崖的传说
49.癞子崖窝的故事
50.鬼崖的传说
51.马鞭崖的传说
52.写字崖地名的由来
53.红土坡的传说
54.看叫坡的传说
55.滚娃坡地名的由来
56滚毡坡的故事
57.杀人坪的传说
58.十个坪的故事
59.六房坪的兴衰
60.白垠坪的传说
61.瓦坪的传说
62.山神歇坪的传说
63.花坟坪的传说
64.黑风沟的传说
65.磨房沟的传说
66.捉鱼沟的传说
67.鸡叫沟的传说
68.文县沟的传说
69.蛇外沟的传说
70.金子沟的传说
71.石门沟的传说
72.八洞沟的传说
73.干沟的传说
74.关家沟的传说
75.螃蟹沟的传说
76.打虎沟的传说
77.黄家沟的传说
78.西番沟的传说
79.巴巴沟的传说
80.砸金沟的传说
81.炉场沟的传说
82.天分沟的传说
83.龙潭沟的传说
84.碧峰沟的传说
85.大水沟的传说
86.禹王洞的传说
87.杀人洞的传说
88.神仙洞的传说
89.鹁鸽洞的传说
90.龙潭洞的传说
91.大海沟龙洞的传说
92.龙王洞的传说
93.金昌洞的传说
94.金洞的传说
95.银洞的传说
96.神洞的传说
97.打儿洞的传说
98.舍书乡窄匣子的传说
99.任家山窄峡子的传说
100.骆驼巷的传说
101.喇嘛湾的传说
102.葛条湾的传说
103.簸箕湾地名的由来
104.母猪湾地名的由来
105.七十二个箭壑垭
106.赦过地地名的由来
107.天锅地锅的传说
108.马趟子的传说
109.错欢喜地名的由来
110.碧口墓园的由来
111.白龙江的传说
112.州河的来历
113.白水江的传说
114.龙巴河的传说
115.洋汤河的传说
116.马莲河的传说
117.白马河的传说
118.中路河的传说
119.丹堡河的传说
120.让水河
121.小团鱼河的传说
122.红海的传说
123.双海子的传说
124.仙海湖的传说
125.庙垭池的传说
126.莲花池的传说
127.单池子的传说
128.龙池的传说
129.白日鬼潭的传说
130.玉垒龙潭的传说
131.神鱼潭的传说
132.碧峰沟仙女潭的传说
133.碧口龙潭的传说
134.李公井的传说
135.碧口凉水井的传说
136.九十九眼泉的传说
137.凉水泉的传说
138.化梨泉的传说
139.石门瀑布的传说
140.七眼水的传说
141.望娘滩的传说
142.临江关的传说
143.火烧关的来历
144.五里关轶事
145.柴门关轶事
146.野猪关轶事
147.玉垒关轶事
148.悬马关轶事
149.红军泉
150.文县县名的由来
151.文县县城兴起的传说
152.阴平古城选址的传说
153.羑里城的传说
154.刘太守死守文州城
155.邓艾城的传说
156.姜维城的传说






郭淮城的传说


文县玉垒乡关头坝大桥以下,即白龙江和白水江汇合处下方约两三百米处的地方,如今被大唐碧口水电站库区所淹没,成为一片宽阔的水域。在没有被库区淹没前,这里被称为“郭淮城”,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郭淮屯兵御敌的城池。郭淮当年屯兵时,在这里筑有城墙,所以这里既称“郭淮城”,亦被当地乡民称为“城墙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文县(时称阴平)本是蜀国的地域,然而蜀国实际只占领了“阴平桥头”以上的地方,玉垒关以下实际被魏国占领。这里的玉垒关为文县“四大雄关”之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蜀军把守的“阴平桥头”,即古阴平桥。
玉垒关以下属魏国的地盘,那让谁来把守此地以截蜀军归路呢?曹丕在军中大将中点兵点将,点来点去,权衡再三,还是郭淮最为适合。
郭淮,何许人也?怎么会被曹丕如此器重呢?
郭淮是魏国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曾任永州刺史,骁勇善战,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出身于名门世家,很早便被推举为孝廉,开始步入仕途。后来,又被曹丕征召,长期在军中任职。
郭淮一生都在南征北战,转战四方。他汉中拒备,屡破羌胡,屡建战功,堪称御蜀的屏障。诸葛亮率军5次攻打魏国,郭淮与蜀军多次交锋。诸葛亮最后一次攻魏时,也是郭淮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料敌准确,守城有方,使得诸葛亮至死都没能攻下魏国。这是后话。
就这样,天将降大任于郭淮。多事之秋,他欣然领命并写下了军令状,率领大军前来阴平镇守玉垒关。郭淮千里迢迢来到玉垒关前,但见雄关天堑,山高谷深,崖陡、水急、路绝,人马难渡,势极险恶。悬崖上,栈道为径;江河间,木桥通津。其地势之险要,真如后来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绝壁重流力挽坂,西巡第一此程难”“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
郭淮屯兵玉垒关前,率领士卒,昼夜不息运土打夯,筑起了固若金汤的城墙。那城墙蜿蜒曲折绕城一周,如虎踞龙盘,宽约两三米、高约10米左右,城墙上修有城垛,还修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这便是后来有名的“郭淮城”,亦被称为“城墙坝”。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碧口电站库区蓄水前,郭淮城的城墙遗址尚存。那段仅存的城墙有近百米长,屹立千余年不倒,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千年岁月悄然而去,但当地百姓一直把这里称郭淮城、城墙坝。1976年,碧口水电站建成后,郭淮城故址淹没于库区水域之中。
郭淮屯兵于此,与蜀军多次交锋,互有胜负,留下了千古史话。有一次,郭淮与蜀军交锋时,双方都战死了不少将士。这些战死的将士,均被埋在了玉垒坪对面的一个大坝上。后来乡民把那个地方叫做“死人坪”,那个地方同郭淮城遗址一样,早已被电站库区所淹没。
屯兵千日,总有一别。有一日,郭淮突然接到朝廷命令——转战他乡。一阵牛角号响起后,郭淮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走了。
据说,一些不愿再继续征战的士兵,还有军中的一些伤残者,均流落了下来。他们成了这里最早的郭姓先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郭氏先民的人口不断增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郭氏家族和村寨,其中有大郭家山、小郭家山、郭家里、郭家崖下等。
据说,玉垒乡最大的家族之一张氏家族的第三代祖妻郭氏,便是郭淮的后裔。郭氏婆媳原住马石窝的冲天观,后住郭家崖下,后来逐渐绝户了。张氏祖先与郭氏家族为亲戚关系,为感念郭氏家族功德,曾修建了“冲天观”庙宇。其后人再将庙宇扩大至一进二院,规模和现在斗底山的金海爷庙宇相等。冲天观、青龙山、顺风山、刘爷寨、喇嘛庙,成为玉垒关的“五大名胜”。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前些年,一些扶老携幼的四川人远道而来,前来文县玉垒关问根寻祖。他们是从家谱、族谱中追根寻源,查出祖先曾在文县玉垒关扎寨屯兵,于是追踪先祖的足迹来了。
这些人伫立玉垒关前,当年屯兵的郭淮城,不见一点儿蛛丝马迹,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也听不见一点儿鼓角争鸣。但好客的乡民们,却向他们娓娓讲述当年郭淮屯兵的情景,追述千年的悠悠往事,指点碧口电站库区水域下的郭淮城。这些往事,令寻根访祖者无不感慨万千,他们面对波光粼粼的水域,化纸凭吊,追忆先祖们1000多年前曾经征战的烽火岁月……
(张金玉、袁润民等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3年4月  采录地点文县玉垒乡冉家坪村、玉垒坪村)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刘启舒:祖籍河南扶沟县,岀生地西安市,毕业于甘肃文县第一中学(老三届)。退休前曾供职文县县委宣传部。当过营业员、教师、记者,撰写《梦萦藏乡》《文县漫记丛书》《大熊猫童话丛书》《阿尼嘎萨》《白马英雄史诗》《文县民间故事丛书》《文县山歌》等书藉30余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