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上)》170.红叶山的传说

创业   2025-01-02 06:00   甘肃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的坐标。它记录了山岭、沟壑,关隘、河流、湖泊、村寨、城镇、寺院、桥梁等地名的前世今生,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
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
1.龙女山的传说
2.螳螂山的传说
3.将台山的传说
4.阳虎山的传说
5.尖山卓笔的传说
6.云雾山的传说
7.百顷山的传说
8.天魏山的传说
9.斩官山的传说
10.龙池山的传说
11.金子山的传说
12.雄黄山的传说
13.高楼山地名的来历
14.穷药山的传说
15.龙头山的传说
16.七嘴山的传说
17.火焰山的传说
18.傻山的传说
19.等锣山的传说
20.多脑山的传说
21.凤凰山的传说
22.蒲池山的传说
23.九龙山的传说
24.小龙山的传说
25.关子山的传说
26.斗底山的传说
27.龙洞山的传说
28.阴老山的传说
29.凤凰岭的传说
30.素岭的传说
31.撇家岭地名的由来
32.金字岭的传说
33.中凤岭的传说
34.刘家梁的传说
35.寨子梁的传说
36.神仙梁的传说
37.蚕子梁的传说
38.玉垒包的传说
39.红崖的传说
40.鹰嘴崖的传说
41.人头崖的传说
42.吊虎崖的传说
43.柜子崖的传说
44.老鹰崖的传说
45.降山崖的传说
46.石马崖的传说
47.马镫崖的传说
48.媳妇崖的传说
49.癞子崖窝的故事
50.鬼崖的传说
51.马鞭崖的传说
52.写字崖地名的由来
53.红土坡的传说
54.看叫坡的传说
55.滚娃坡地名的由来
56滚毡坡的故事
57.杀人坪的传说
58.十个坪的故事
59.六房坪的兴衰
60.白垠坪的传说
61.瓦坪的传说
62.山神歇坪的传说
63.花坟坪的传说
64.黑风沟的传说
65.磨房沟的传说
66.捉鱼沟的传说
67.鸡叫沟的传说
68.文县沟的传说
69.蛇外沟的传说
70.金子沟的传说
71.石门沟的传说
72.八洞沟的传说
73.干沟的传说
74.关家沟的传说
75.螃蟹沟的传说
76.打虎沟的传说
77.黄家沟的传说
78.西番沟的传说
79.巴巴沟的传说
80.砸金沟的传说
81.炉场沟的传说
82.天分沟的传说
83.龙潭沟的传说
84.碧峰沟的传说
85.大水沟的传说
86.禹王洞的传说
87.杀人洞的传说
88.神仙洞的传说
89.鹁鸽洞的传说
90.龙潭洞的传说
91.大海沟龙洞的传说
92.龙王洞的传说
93.金昌洞的传说
94.金洞的传说
95.银洞的传说
96.神洞的传说
97.打儿洞的传说
98.舍书乡窄匣子的传说
99.任家山窄峡子的传说
100.骆驼巷的传说
101.喇嘛湾的传说
102.葛条湾的传说
103.簸箕湾地名的由来
104.母猪湾地名的由来
105.七十二个箭壑垭
106.赦过地地名的由来
107.天锅地锅的传说
108.马趟子的传说
109.错欢喜地名的由来
110.碧口墓园的由来
111.白龙江的传说
112.州河的来历
113.白水江的传说
114.龙巴河的传说
115.洋汤河的传说
116.马莲河的传说
117.白马河的传说
118.中路河的传说
119.丹堡河的传说
120.让水河
121.小团鱼河的传说
122.红海的传说
123.双海子的传说
124.仙海湖的传说
125.庙垭池的传说
126.莲花池的传说
127.单池子的传说
128.龙池的传说
129.白日鬼潭的传说
130.玉垒龙潭的传说
131.神鱼潭的传说
132.碧峰沟仙女潭的传说
133.碧口龙潭的传说
134.李公井的传说
135.碧口凉水井的传说
136.九十九眼泉的传说
137.凉水泉的传说
138.化梨泉的传说
139.石门瀑布的传说
140.七眼水的传说
141.望娘滩的传说
142.临江关的传说
143.火烧关的来历
144.五里关轶事
145.柴门关轶事
146.野猪关轶事
147.玉垒关轶事
148.悬马关轶事
149.红军泉
150.文县县名的由来
151.文县县城兴起的传说
152.阴平古城选址的传说
153.羑里城的传说
154.刘太守死守文州城
155.邓艾城的传说
156.姜维城的传说
157.郭淮城的传说
158.文县“所县二城”由来的传说
159.文县所城轶事
161.文县洋汤天池由来的传说
162.狮子包和象嘴石
163.仙女石的传说
164.老母崖的传说
165.六彩带的传说
166.三神泉的传说
167.二郎神壁的传说
168.骑马梁的传说
169.捉鱼沟的故事






红叶山的传说


文县洋汤天池山脚下有一座红叶山,每逢金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关于红叶山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洋汤天池跑马坪下边的秀石沟,居住坐落着一个由羌氐二族共居的部落,其居所分布在梯状的森林中,部落成员过着纯狩猎的生活。他们白天上山狩猎,晚上便相聚在部落的大场上,点燃篝火,载歌载舞。部落里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已是狩猎高手,而小女孩跳舞唱歌,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

树叶儿黄,吊鹿子(猎手)忙。秋天树叶泛黄,就是羌氐人吊鹿(狩猎)最繁忙的季节。强壮的男人们领着猎狗纷纷进至森林打猎,家境贫穷的少年背上套猎的绳套,在森林里寻找麝香、青鹿.黄羊,野猪等猎物必经的林间道口,放上绳套等待猎物落网。

秀石沟部落里的男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女人们则上山打野菜,全家没有一人闲着。部落里有一个叫加措的少年、一个叫格玛的女孩,两人家中贫困,全靠套鹿、采野菜过日子。

这一天,加措和格玛继续结伴上山,加措边走边向格玛说:“如果我吊得野猪,咱们一人一半。你采的野菜,也要给我一半。”

格玛爽快地回答说:“连我都是你带上山来的,要是没有你,我什么野菜也找不到。”

就这样,加措和格玛每天总是背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到家里。俗话说:没爹的孩儿天看成。秋天未毕,两家人过冬的食物已储备得十分丰盛,部落的人都为他们感到高兴。部族的首领高兴地说:“娃娃们能行了,部落里从此又多了两个能干的孩儿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加措和格玛,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部落的长辈们,都称赞他们是一对聪明能干的孩子。

有一天,两个孩子行至天巍山,忽然听见山峰一侧传来说话的声音。加措示意格玛别出声,不一会风中传来声音说:“秀石沟人下个月要遭灾。”另一个说:“你瞎说,人家过得好好的,天天歌舞升平,遭哪门子灾。”过了一阵,声音消失了,当他们爬上山峰时,已不见了人影。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天巍山,又听见昨天的声音。这使得加措和格玛都感到奇怪,但聪明的孩子依然没有上前去打探。一连好多天,他们都听到同一种声音,重复着同一个内容。

到了第十五天,他们来到骑马粱,奇怪的声音竟然又在这里出现。两个孩子没有提前离开这里,而是忙到天黑以后。

月亮上来了,加措把一头已经勒死的山羊装进布袋,又把野菜装进布袋让格玛背着。他俩刚刚走出几步,便听见前面有人说:“还不快走,那两个小灵神马上就下来了,他们听见我们泄露天机,秀石沟人会全部迁走。”

加措这时候才意识到,部落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

于是,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牵着格玛的手,乘着月光迅速走出森林,回到部落向族长报告,请求赶快搬家。但是,无论加措怎么向族长请求,都始终无法获得信任。

见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加措便和格玛每天都到部落后面的山上吹响鹿角号。有些人见两个孩子每天晚上如此,也就稀稀拉拉地搬向部落对面的半山上去了。

到了第二十六天的晚上,一夜暴雨,山洪狂泻,加措和格玛不断听到部落即将被埋葬的声音。可是,任凭他们怎样呼喊,部落大多数人还是无动于衷。他们只能一声连着一声地呐喊:“赶快搬家吧,搬家吧!”

这声音,像一声声惊雷,不停地呼唤部族人逃离险境。接连四天四夜,他们喊破了嗓子,眼睛也急得流出了血……

第三十天,一个可怕的夜晚终于来临了。暴雨中,加措和格玛脚下的大山“轰隆”一声崩塌了,一座山整个滑向了部落,掩埋了村庄。早先搬上山腰的人家在天亮后看见,山体崩塌的地方流着鲜血,沿着泥石流流向四周,整个山体山凹都变成了红色。从这一天起,连续几个月,人们还能听到加措和格玛的哭声、号角声,以及部落的鸡叫、狗叫声。

直到现在,这座山每逢秋季都是满山的红叶。

人们说,这是被加措和格玛眼睛里流出鲜血染红的。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地方便被人们叫做“红叶山”了。这里的少女也总是喜欢穿红色的衣衫,以示永远怀念加措和格玛。

(民间老人讲述  杨光付采录)


灯盏湾的传说


文县洋汤天池湖畔,有一个名叫“灯盏湾”的地方。

倘若你伫立在天池湖畔,翘首观望那个地方,无论横看竖看、左看右看,还是上看下看、前看后看,那个地方都活像一个灯盏——灯芯、灯碗和提把,一应俱全。

关于灯盏湾的由来,传说是当年洋汤爷和天上二郎神斗法时形成的。

古时候,天池湖是一个宛若仙境的好地方,水天一色,碧波荡漾,湖畔有良田村庄,山上有森林草场,鸟语花香,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天上的二郎神贪婪成性,妄图侵占天池湖,将其掠为己有。

天池湖,是洋汤爷管辖的领地,岂能拱手让给二郎神?

面对二郎神的侵扰,洋汤爷义愤填膺。他手持兵器,奋起反抗,在天池湖畔和二郎神打斗起来。

洋汤爷武艺盖世,二郎神神通广大,两强相斗,很难说鹿死谁手。

两位仙家互不相让,你来我往,都使出浑身解数,欲战胜对方。然而,打来打去,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取胜。

二郎神见不能取胜,恼羞成怒,便使出毒计。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二郎神冷不防地向洋汤神发起了突然袭击。二郎神有三只眼,对他来说,即使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如同白昼。他妄图凭借这一优势,致洋汤神于死地。

然而,这仅仅是二郎神的一厢情愿罢了。洋汤爷虽无三只眼,但自有在黑夜里对付二郎神的办法。只见他巨手一挥,甩出了一个灯盏,落在了天池湖畔。灯盏落地,宛若一盏神灯,光芒四射,灿若星月,不但把天池湖照得如同白昼,而且把四周的山峦也照得通亮。

天池湖畔,一场激烈的夜战开始了。洋汤爷和二郎神各使招数,相互斗法,互不相让。洋汤神越战越勇,一次次向二郎神发起进攻,试图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

二郎神不愧是一名天将。他以逸待劳,看似节节败退,实则蓄势待发、后发制人。等洋汤爷再一次发起进攻时,二郎神施展了一个法术:只见他双臂挥舞,呼呼生风,一阵兴风作浪。顿时,天池湖畔的沟沟岔岔山洪暴发,一齐涌向天池湖,使天池湖水位暴涨,掀起滔天巨浪。暴涨的湖水,眼看就要冲毁大坝,殃及山下的庶民百姓。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洋汤神手臂一挥,朝大坝猛地一戳,五个手指捅开了五个水眼。天池湖水,从五个水眼里奔涌而出,挫败了二郎神的毒计。

二郎神气急败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倚天而立,一声呼啸喊得地动山摇,一股旋风瞬间刮起:只刮得天池湖水波涛汹涌,只刮得一根根大树连根拔起,只刮得天上的星月都在瑟瑟打颤。二郎神心狠手辣,妄图用这股旋风吹灭洋汤爷放在天池湖畔的那盏神灯,让天池湖畔变成一片黑暗,继而凭借三只眼的优势,在黑暗中置洋汤神于死地。

旋风肆虐,眼看那盏灯火在旋风中飘忽不定,也许眨眼间就将被旋风吹灭,黑暗马上就要来临。洋汤神不惊不慌,镇定自若,大手一挥,从衣袖里甩出了一个灯罩。那个灯罩,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不偏不斜,恰好罩住了灯盏。任凭旋风再大,也无法吹灭灯盏。

就这样,两位仙家斗法,你来我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二郎神尽管使出浑身解数,但终究无法战胜洋汤爷。眼看天快亮了,他只好气急败坏地返回天宫。

洋汤爷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湖畔,发出一阵琅琅的笑声。这笑声,唤出了东方黎明,唤出了旭日东升、朝霞万朵,让晨风拂面、百花盛开,呈现出一派瑰丽无比的景象。

洋汤爷大手一挥,收回了天池湖畔的灯盏。

但那个地方,从此以后便成了灯盏形。天池湖畔的村民,便把那里称为“灯盏湾”。

(赵明贤、赵秉祥、任守明、朱有季、张仲文、王炳录等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2年4月  采录地点文县天池镇良村、洋汤寨、屯寨村)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刘启舒:祖籍河南扶沟县,岀生地西安市,毕业于甘肃文县第一中学(老三届)。退休前曾供职文县县委宣传部。当过营业员、教师、记者,撰写《梦萦藏乡》《文县漫记丛书》《大熊猫童话丛书》《阿尼嘎萨》《白马英雄史诗》《文县民间故事丛书》《文县山歌》等书藉30余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