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钙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失去弹性,出现斑块,有钙、磷等矿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或斑块里,血管就像长了一粒粒小“石头”,血管硬度增加,甚至变得像鸡蛋壳一样,血管弹性也会变差,这时血管就会变得很脆弱,称为血管钙化。
硬如石头的血管?想一想就知道有多危险了!而更可怕的是,血管一旦发生钙化,不可逆转,如果不治疗,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心梗等致命性疾病风险增加。
血管钙化是补钙惹的祸?
即使没有任何疾病的影响,人自成年之后,身体也会慢慢进入“负钙平衡”,意思就是“钙吸收的少,排出的多”——这是客观规律。所以在老年群体中,缺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特殊的生理时期和某些疾病等同样会引起缺钙。
严重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给健康带来很多隐患,比较明显的就是骨骼变脆——不少老年人甚至摔一跤就会造成骨折,预后也很差。缺钙和血管钙化在老年人群中都很常见,常常相伴相生。
不久前发表在 JACC 子刊上的另一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补钙,可能真的存在增加冠脉斑块的风险。此次研究归纳了血钙浓度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中的机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短时内的血钙浓度升高会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因此增加了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的风险;
血钙浓度上升会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能力,因此会使血压增高,导致高血压;
血钙浓度上升会增加血管钙沉积,由此可以加速血管及冠脉钙化的速度;
最后,血钙浓度上升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钙化斑块及颈部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研究人员认为非必要人群不应该补充钙剂,如果因为疾病需要补充钙剂,医患间应当提前沟通补钙有可能带来的心血管及其他疾病风险。
血管钙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机制很复杂。钙摄入过多可能与血管钙化有关,但并不是直接、主要的因素。正常剂量的钙摄入并不会导致血管钙化,但是过量补钙是有害的,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日钙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mg以下。
如何权衡预防骨质疏松
与承担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利弊呢?
膳食营养指南给出的参考标准是:
成人每天推荐钙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推荐为1000-1200mg;成年人钙的最大可耐受剂量是每天2000-2500mg。
依据上述标准,建议大家通过食物来补钙,同时增加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对于那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食补仍是首选,不见效果才考虑额外补充钙制剂和维生素D。但是也要把控好服用剂量,防止摄入过多钙制剂或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紊乱。
撰文 | Fiona
编辑 | Jocelin
审核 | Lvy
“智慧心医”: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