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它既可引起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使颅内血流灌注不足;又可因斑块破裂、栓子脱落等导致远端颅内血管栓塞。
管腔狭窄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吗?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型及稳定性评估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组织学成分的不同,美国心脏协会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8 型。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不可能把每个患者的斑块都取出来,做病理检查看看什么成分,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间接来看成分,对斑块分型。研究发现,基于磁共振对人颈动脉斑块在体成像,定性定量分析斑块成分,与斑块病理学标本比对高度吻合。在此基础上,Cai等对斑块AHA分型进行改良,尝试基于MRI图像特征对斑块分类,得出下表:
Kolodgie等研究发现,脂质核心占斑块的体积比> 40% 是易损斑块的主要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之一。脂质核心在斑块中的比例增加将加重斑块的负荷,引起斑块表面纤维帽变薄破裂,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Naghavi等归纳了评估易损斑块的可能病理学标准,包括斑块中炎性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大脂核、薄纤维帽、血管内皮脱落伴表面血小板聚集、裂隙样斑块、管腔严重狭窄(狭窄程度>90%)6 条主要标准和斑块表面有钙化小结、血管内镜下斑块成亮黄色、斑块内出血、血管内皮功能不良、血管正性重构5 条次要标准。易损斑块需要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否则可能会发生斑块破裂等继发改变,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成像
血管超声及多普勒显像具有灵敏性高、实时、无创及检查简单易行等优点,其能较准确地检测管腔狭窄程度和血流速度,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斑块的声学特征,可以将斑块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斑。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依据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对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当管腔轻度狭窄时,收缩期频带下的“窗”消失,血流速度增加;当管腔中、重度狭窄时,狭窄近端呈“喷射”状血流频谱,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显著增加,狭窄近端血流阻力指数升高。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受角度及检查医师经验影响较大。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SCTA)及宝石CT 能谱成像
MSCT具有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高、可进行多方位重建、无创且易于重复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检查中。它既可以多角度、多平面的观察血管的狭窄程度,还可以评价斑块的形态特征。
Saba等通过测量斑块中不同成分的CT 值,将斑块分为4 类:
① 脂肪斑块,即软斑块,CT 值< 50 Hu;
② 纤维斑块,50 Hu < CT值<119 Hu;
③ 钙化斑块,CT 值>120 Hu;
④ 混合斑块,根据成分不同又细分为脂肪合并钙化斑块和纤维合并钙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MRI具有多序列、多参数、多层面成像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中。高分辨率MRI 不仅能准确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和范围,判断管腔狭窄程度,还能根据信号特点识别斑块内脂质核心、出血、钙化及纤维帽情况。目前,常用的设备为1.5 T 或3.0 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和16 通道头颈联合线圈或颈动脉专用8 通道表面线圈。
早期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学成分和判断斑块稳定性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基本步骤。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推广,多模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成像技术将在临床和科研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智慧心医”: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