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药物因素对肥胖症的影响

文摘   2024-11-25 20:15   浙江  



在探究肥胖症的成因时,除了常见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因素外,疾病和药物因素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发肥胖症。

1.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与肥胖症的发生存在关联,例如库欣综合征。库欣综合征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皮质醇这种激素在人体内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当它长期过量分泌时,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就包括脂肪代谢紊乱,使得脂肪在体内异常堆积,尤其是在腹部、脸部等部位。患者往往会出现典型的向心性肥胖,即脸部圆润、颈部脂肪堆积(水牛背)、腹部膨隆等表现。


此外,一些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也可能引发肥胖。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就像一个复杂的网络,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一旦这个网络中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的代谢速度就会减慢。人体消耗能量的能力降低,即使摄入正常量的食物,也可能因为能量消耗过慢而导致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2. 药物因素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有时也会带来体重增加的副作用,进而引发肥胖症。

2.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是较为常见的。这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然而,它们会对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糖皮质激素会促进食欲,使患者食量增加。同时,它还会影响脂肪的分布,导致脂肪在身体特定部位堆积,比如脸部、颈部、腹部等。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体重逐渐上升,身体形态也发生改变。例如,一个原本体型正常的患者,在长期使用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可能会出现脸部变圆、腹部赘肉增多等肥胖的表现。

2.2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中的米氮平、曲唑酮、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也与体重增加有关。


这些药物影响体重的机制较为复杂。一方面,它们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来改变患者的食欲。例如,米氮平可能会增加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导致患者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另一方面,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以度洛西汀为例,长期使用可能会使患者的基础代谢率略有降低,身体消耗能量减少,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对于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本身情绪问题可能就会影响饮食习惯,再加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肥胖症的发生风险就会显著提高。

3. 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症


除了上述疾病和药物因素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与肥胖症及其代谢紊乱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这些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包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等。当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有效地分解食物,提取营养,并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


然而,当肠道菌群失调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例如,某些有害菌可能会增多,这些有害菌可能会从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能量,导致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减少。为了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人们可能会摄入更多的食物。同时,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影响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代谢,使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


此外,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影响一些与代谢相关的激素的分泌,如肠促胰素等。这些激素在调节血糖和食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它们的分泌受到影响,就可能导致血糖代谢紊乱和食欲增加,进而增加肥胖症的发生风险。


疾病和药物因素以及肠道菌群失调都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那些因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存在肠道健康问题的人群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改善肠道菌群等,来预防肥胖症的发生。同时,这也提醒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尽量减少因疾病治疗带来的肥胖风险。


慢性病科学预防
本公众号专注哮喘、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偏头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扩等慢性病的预防,并科普营养学知识、运动知识、减肥知识等,全面打造受众整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