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Aggregate《聚集体》致力于发表聚集体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涵盖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应用工程等广泛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Aggregate 的收稿范围广泛,单分子或离子层次之上相关研究成果均符合期刊收稿范围,例如(但不限于):有机聚集体、无机功能材料、有机 / 无机杂化体系、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低维材料、金属有机骨架、超分子组装体、刺激响应体系、清洁能源、光电器件、光伏电池、发光材料、化学传感、生物探针、医学成像、疾病诊疗、药物递送等众多前沿领域。
Aggregate 鼓励打破学科藩篱,实现研究范式转移,在更高的结构层次上探索更复杂的系统和过程。
文章信息
通讯作者:Kim Jong Seung(高丽大学),沈建良(温州医科大学),Won Miae(高丽大学)
作者:汪珊,王强,吕阳,刘哲,Lee Kippeum,Kim Dongeun,Won Miae*,沈建良*,Kim Jong Seung*
Keywords: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lipid droplet
photodynamic therapy
photosensitizers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gt2.665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文章网页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全文
文章简介
光动力治疗 (PDT) 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策略。由于光敏剂 (PS) 本身在照射前对细胞通常是无毒的 (即低暗细胞毒性),PDT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较小,因而在肿瘤消融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迄今为止,大量的PS已被证明在活体动物中具有鼓舞人心的抗肿瘤活性。然而,活性氧的短寿命 (< 40 ns) 和有限的扩散半径 (~10 nm) 严重影响了这些PS的疗效及其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实际应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细胞器靶向PDT策略,可以在更小的空间和更低的PS剂量下发挥作用。在各种细胞器中,脂滴被认为是理想的靶标,因为它具有多重优势:相对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中脂滴更加丰富;脂滴与各种细胞死亡途径(如铁死亡)密切相关。此外,分子光敏剂通常在脂滴中显示明亮的荧光。因此,将光敏剂定位于脂滴不仅可以杀死癌细胞,还可以对癌细胞进行有效成像指导治疗 (图1)。
图1. 脂滴定位的PDT示意图
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脂滴定位PS被报道 (图2),这些PS大多是基于聚集诱导发射和分子内电荷转移设计的。其中一些对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光细胞毒性,具有极小的暗毒性,而大多数与非靶向的同类PS相比并没有优势。该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脂滴中微环境对PDT疗效的影响不明确、PDT机制尚不明确、以及目前光敏剂本身存在局限性等。
鉴于目前的文献缺乏对脂滴定位PDT的详尽讨论,本综述旨在及时展示脂滴定位PDT的最新进展:(1) 介绍脂滴定位PDT的优越性;(2) 重点介绍了每种分子PS的优缺点;(3) 概述了这些PS的生物应用;(4) 深入讨论了该领域的挑战和前景;(5) 将所述PS的性能汇总于表格,以便比较和更好的理解。
图2. 脂滴定位PS的分类
以上综述论文以“Fluorescence imaging-guided lipid droplets-localized photodynamic therapy”为题发表于 Aggregate 期刊,论文第一作者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汪珊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温州医科大学沈建良研究员,韩国高丽大学的Won Miae博士和Kim Jong Seung院士。
(Aggregate 2024, e665. https://doi.org/10.1002/agt2.665)
第一作者
汪珊,副研究员,现就职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兼任 Advanced Agrochem 青年编委,入选2023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要工作围绕荧光染料的构建及应用研究,针对当前多种重大疾病早期检测困难及发病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构建了系列荧光探针,实现了细胞、组织或活体水平的多种病理过程成像分析。迄今在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hem. Soc. Rev., Chem. Commun. 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SI 1%高被引论文5篇,0.1%热点论文1篇。
通讯作者
沈建良,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在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员。目前研究重点是发展新型杂化生物材料以推进癌症免疫治疗和组织工程生物技术。他在 Nat. Biotech.,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 Adv. Mater. 等刊物上发表了160多篇同行评审的论文,h指数为56 (Google Scholar)。
Kim Jong Seung,韩国 Korea University 化学系教授,于1993年获得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1994年在休斯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化学在药物递送和治疗中的应用。被遴选为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等。迄今,在 PNAS,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50余篇,h指数120。自2014年起连续被评为1%高被引科学家。
往
期
回
顾
2. 山东师范大学唐波&李平团队:荧光成像揭示免疫逃逸过程中精氨酸酶介导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
Aggregate致力于报道出版“聚集”过程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科学,特别是功能材料、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的重要进展,为学术界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新平台,去分享聚集体研究的新发现和新突破,讨论聚集体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Aggregate的收稿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有机聚集体、无机功能材料、有机 / 无机杂化体系、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低维材料、金属有机骨架、超分子组装体、刺激响应体系、清洁能源、光电器件、光伏电池、发光材料、化学传感、生物探针、医学成像、疾病诊疗、药物递送等众多前沿领域。
Aggregate的编辑团队由一批来自世界各地、跨越不同研究领域的杰出专家组成,他们将联手把关期刊的稿件出版,为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提供公正的论文评审和快速的出版服务。
Aggregate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读者可以自由访问所有已发表的文章,欢迎您向 Aggregate 投稿!
欢迎点击左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