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什么症状?一起来看看吧!

百科   2025-01-31 08:00   云南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一种眼科疾病,指脉络膜中的血管异常地生长至视网膜下层,出现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存在的位置。这些异常血管会引起渗出、出血和瘢痕形成,严重时可导致视力永久性损害甚至失明。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通常与视网膜下层结构的损伤有关。眼睛的黄斑区域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分,负责中央视力和精细视觉。

当视网膜下的一层薄膜——Bruch膜受到损伤或破裂时,脉络膜中的血管可能会突破这层屏障,异常增生至视网膜下。这种异常血管的生长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驱动,同时伴随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从而形成新生血管。

这些新生血管不仅无法正常供血,还会导致液体渗漏、出血和瘢痕形成,对视网膜功能造成破坏。

易感人群

1、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多种眼部和全身性因素相关,以下人群更容易患病:

2、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这是最常见的诱因,特别是湿性AMD患者。

3、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过度伸长,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结构容易受损。

4、遗传性眼病患者:如某些视网膜营养不良疾病。 

5、眼部炎症或外伤患者:慢性炎症或外伤可导致Bruch膜破裂,为新生血管的生长提供条件。

6、其他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脉络膜肿瘤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可能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症状表现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视力模糊:中央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不清晰;

2、视物变形:直线看起来弯曲或扭曲;

3、中心暗点:视野中心出现黑影或盲点;

4、颜色辨别能力下降:颜色感知可能变得模糊或不准确; 

5、严重者视力丧失:如果病变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治疗方法

目前,脉络膜新生血管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及时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保护视力。主要治疗手段包括:


(一)抗VEGF药物注射


抗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是一种微创的玻璃体腔注射手术目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首选方案。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视力,医生会在角膜缘后3.5-4毫米处选择注射点(通常位于巩膜部位),并用细小的针头将抗VEGF药物注入玻璃体腔内。整个注射过程非常快速,通常仅需几秒钟完成。在注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压力感,但不会有明显的疼痛。

疗效:可显著改善视力或延缓视力恶化,需要根据病情定期注射。


(二)光动力疗法(PDT)

机制:通过静脉注射光敏药物,结合低强度激光照射,选择性破坏新生血管,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适用人群: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新生血管患者,特别是无法耐受抗VEGF治疗者。


(三激光光凝术

机制:利用激光直接封闭异常血管,防止其进一步扩张。

限制:激光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适用于病灶位置较浅且远离黄斑中心的患者。


(四)手术治疗

适应症:对于病变严重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通过手术移除新生血管,但手术风险较高,且可能导致视网膜进一步损伤。

(五)其他治疗

热疗或放射治疗: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应用较少。


如何预防脉络膜新生血管?

预防是保护视力的关键,以下措施可降低患病风险:

1、定期眼科检查

特别是老年人、高度近视者及有遗传性眼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病变。

2、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深海鱼类),戒烟限酒,保持血管健康。

3、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减少对眼部血管的影响。

4、注意眼部保护

避免眼部外伤,及时治疗眼部炎症或其他病变。

4、警惕视力变化

如果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