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聚散功能异常类型与处理方法

百科   2025-02-01 06:29   云南  


我们的眼睛有两项非凡且强大的能力:调节功能与聚散功能。调节功能宛如照相机的自动对焦,保证看远看近的清晰度,聚散功能就是为了保证两个眼睛能同时视物且不产生复视。

然而,千人千眼,调节和聚散功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那么本次将为大家介绍聚散功能异常都有哪些?又怎么处理呢?



01

聚散功能是什么?

当眼睛看近物或远物时,双眼必须同时向内聚合或向外散开,以使视轴能正对物体。聚散是指调整两眼视线夹角对准外物,以达到双眼单视的能力。融像性聚散由集合(正融像)和散开(负融像)组成。看近时视线内收,称为集合;看远时视线外展,称为散开。



02

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

类型及常用处理方法

01

集合不足

特征为远距眼位正常,近距高度外隐斜,AC/A偏低。症状为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头痛、复视、视物模糊、聚焦困难、视疲劳等。

🔹 治疗时需要通过训练改善正融像性聚散功能,以缓解症状。

02

集合过度

特征为远距眼位正常,近距内隐斜,AC/A偏高。症状为短时间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后出现视疲劳、眼痛、头痛、视物模糊、复视等。

🔹 由于AC/A高,治疗时,首选远距离正常度数戴镜,近距正镜附加;其次进行训练改善负融像性聚散功能,但较为困难。

03

散开不足

特征为远距内隐斜,近距眼位正常,AC/A偏低。症状为远距离复视、视物模糊、头痛、视疲劳。

🔹 治疗时首选使用棱镜,其次进行训练增进负融像性聚散功能,若无法适应长时间佩戴棱镜,则需在佩戴棱镜的同时进行训练,增加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

04

散开过度

特征为远距高度外隐斜,近距眼位正常,AC/A偏高。症状为可能会有远距复视和畏光。

🔹 治疗时,首选通过视觉训练改善正融像性聚散功能。

05

单纯外隐斜

特征为远距和近距外隐斜均大于正常范围,AC/A正常。症状为近距离工作时视疲劳、头痛、视物模糊、复视,也可能有视远时复视或者视力模糊。

🔹 治疗方法首选视觉训练,增强正融像性聚散功能。

06

单纯内隐斜

特征为远距和近距均有内隐斜,AC/A正常。症状为视近时视物模糊、视疲劳、头痛、复视、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视远时视物模糊、复视。

🔹 治疗方法首选使用棱镜,其次进行训练,改进负融像性聚散功能。

07

融像性聚散障碍

特征为远距和近距隐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AC/A正常,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均低于正常。症状为近距离工作易出现视疲劳。

🔹 治疗方法为通过训练,增强正负融像性聚散至正常范围。

08

假性集合不足

特征为隐斜测量结果与集合不足相似,但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高,该类型实际上是一种调节不足。

🔹 治疗时一般采用看近正镜附加,改善调节滞后的不适症状,同时进行调节训练。



视觉训练在多方面展示出其重要性

🔘 缓解视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近距离工作容易导致视疲劳。通过视觉训练,可以增强眼睛的调节和聚散能力,有效缓解视疲劳症状。

🔘 控制近视发展: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视觉训练可以增加眼睛的调节力,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 改善双眼协调性:视觉训练能够改善双眼的协调性,使双眼在注视不同距离物体时能够保持一致的视线方向,减少复视和模糊现象。

🔘 提升视觉舒适度:经过视觉训练后,眼睛的聚散功能得到增强,双眼视觉的舒适度也会相应提升。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享受到更加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