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视觉训练到底练什么?有什么作用?

百科   2025-02-01 06:29   云南  




前言


随着视光知识的普及以及大家用眼护眼意识的提升,视觉训练这一概念对于很多家长和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一般提起这个词时,它通常与斜弱视、术后恢复、戴镜不适等问题关联到一起。视觉训练到底是什么?适合哪些人群?有什么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解开这个疑惑!



一、什么是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是应用光学及心理学、物理学的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问题。





二、视觉训练的适用人群


01

功能性视力下降

很多孩子无器质性眼病和弱视风险,但仍然表现为远视力或近视力不佳。

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视功能检查,确定是否由调节或集合功能异常引起,并据此制定视觉训练方案,改善视功能异常问题,提升矫正视力。


02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增厚,从而造成视物模糊,是因眼睛过度调节而导致的功能性近视,也称为调节痉挛。

假性近视患者早期发现时,经过散瞳后表现为无近视度数,则无需配镜,可以进行视觉训练的同时改善用眼习惯,使视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保证良好的用眼状态。然而假性近视持续发展而未及时干预,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03

视疲劳

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长时间看近后眼部酸胀、头疼、容易困乏,看远看近模糊,视物重影,看近不持久,回避近距离工作等症状,可能是视疲劳在作祟。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来缓解视疲劳的症状,提升视觉质量。


04

弱视

弱视的孩子,应遵循以下处理方案:

① 戴镜矫正

② 遮盖或压抑疗法

③ 视觉训练:在遮盖或压抑疗法的同时,辅助以视觉训练,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和巩固治疗效果


05

斜视术后

斜视的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依然存在双眼视异常,比如立体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没有立体视。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视觉效果,甚至会导致斜视复发。

为此,斜视患者在手术后要进行视觉训练,可以改善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功能,同时可以降低斜视复发的几率。


06

阅读障碍

很多孩子在学习时可能出现以下表现:阅读时串行、丢字,阅读速度慢,阅读或抄写时定位不准,记忆困难等。阅读障碍成因复杂,除注意力问题外,还需考虑是否是由存在视功能异常。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提示孩子可能在眼球运动功能、手眼协调功能或视觉信息处理功能上存在异常,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提升双眼视功能,改善症状。



07

角膜塑形镜相关的视觉问题

很多孩子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会出现摘镜后视近不清、易疲劳、长时间近距离学习后看远不清楚、学习后需要一段反应时间才能看清远处物体等症状。这都与视功能存在异常相关。此外,屈光参差、双眼度数差异大或是单眼配戴塑形镜的孩子,由于长期双眼屈光状态不一致,会引起调节不等及融像异常等问题,配戴塑形镜后更容易将问题暴露出来。

所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要进行全面的视功能检查,有针对性地为配戴者制定有效的视觉训练方案,使角膜塑形镜配合视觉训练达到“1+1>2”的效果。



08

眼睛保健

对于没有明显的视觉异常症状的人,也可能会存在视功能异常,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提升和巩固调节、聚散等功能,以保证视功能指标的稳定,从而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



医生提示

若您存在以上情况,建议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全面的视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视觉训练方案,通过视觉训练提升视功能指标,改善症状,保证用眼舒适。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