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解颐丨湿气来袭,皮肤告急!揭秘如何击退“湿气”保卫肌肤健康?

文摘   2024-09-12 19:02   上海  
湿气来袭,皮肤告急!
揭秘如何击退“湿气”保卫肌肤健康

古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故以春夏养阳,秋冬滋阴。

古人又云:“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

虽白露至,重湿之月已过,

然青龙之年,濡润周身之余仍需行水化湿,

顺时养生方能治病防病!




“医生,我最近得了湿疹。我住的地方比较潮湿,我得了湿疹是不是和湿气有关系呀?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湿气过重呀?”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接到因皮肤病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因为“湿气”而导致的皮肤问题。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个啥?

湿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病理状态。在西医角度,湿气可以理解为体内水分代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过多或分布异常的状态。





湿气到底哪里来的?

中医理论认为,湿气主要有两个来源:
  • 外湿:来自环境的湿气,如雨天、潮湿地区等。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或频繁接触水,都可能导致外湿侵袭。

  • 内湿: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异常所致。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不运,聚而为湿。






湿气和我们的皮肤病到底有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湿气蕴结于皮肤,会导致多种皮肤问题:
  • 皮肤潮湿油腻:湿邪阻滞皮肤毛孔,影响正常的汗液分泌。

  • 瘙痒:湿邪郁滞皮肤,阻碍气血运行,引起瘙痒感。

  • 糜烂: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糜烂,形成湿疹、脓疱等。

  • 色素沉着:湿邪久羁,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具体而言,湿气可能导致以下皮肤病:



1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肿、渗出、瘙痒等症状。中医认为,湿疹主要由体内湿热蕴结所致。长期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内生,通过毛孔渗出于皮肤,形成湿润的皮疹。此外,外界的湿热之气也可引起湿疹的发作。治疗湿疹时,需清理体内湿热,调理脾胃功能,同时防御外邪侵袭。

2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特殊的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丘疹、斑块,伴有剧烈瘙痒。中医认为,这种反应多由于气血凝滞、湿热内盛所致。当身体内部的湿热毒素无法及时排出时,就会通过皮肤表现出来,形成荨麻样皮疹。此外,外界过敏原的刺激也可导致湿热内蕴,引发荨麻疹发作。所以治疗时应当清理体内湿热,疏通气血。



3
皮炎:

包括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这些都是由于外界刺激或内在湿热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中医认为,皮肤是人体的表层,容易受到外界湿热之气的侵袭。如果身体内部也存在湿热蕴积,加之外邪入侵,就会引发皮肤的炎症反应,出现红肿、渗出等症状。所以治疗时应该兼顾内外治疗,清理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4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医认为,银屑病多由于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所致。长期的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都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湿热内生,最终影响到皮肤表层,出现银屑样斑块。所以治疗银屣病时,除了清理皮损,更应着眼于调理脾胃,温补肾阳,祛除体内湿热。

5
皮肤瘙痒症: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由于体内湿热扰动所致。湿热灼烁肌肤,引起瘙痒不适。此外,湿热内伤也可通过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反应。治疗时需清理体内湿热,平息皮肤的炎症反应。





怎么判断有没有湿气?





PART.01

起床时看感觉。起床时候就觉得很累,很疲倦,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大概率就是有湿气了。


PART.02

如厕时看大便。排便之后,看大便是不是一箱水冲不干净。或者看擦手纸,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这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PART.03

洗漱时看舌苔。正常的舌头:舌淡红而润,一层薄薄的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有湿气的话,舌一般是偏大偏胖,舌边还能看到齿痕。






“湿气”重该怎么办?




01

运动祛湿: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比如说一周4~5次,每次20~40分钟。

推荐八段锦:入门简单、轻量但有效,随时随地都能做,实现运行全身气血、强身健体的养生康复作用。

02

饮食祛湿:

饮食均衡,搭配适当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蛋白质等;避免刺激性、高脂肪、高糖食物。

03

环境改善:

保持室内干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如何使用中药预防和调理湿气呢?




五   苓   散:

用于水湿内停,小便不利等症。主要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

萆薢渗湿汤:

用于下肢湿重,浮肿等症。由萆薢、苡仁、黄柏、苍术等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清热燥湿的作用。

除湿胃苓汤:

用于脾胃湿盛,腹胀,泄泻等症。由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等组成,具有化湿醒脾、和胃止泻的作用。

龙胆泻肝汤: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频急,带下等症。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防风通圣散:

用于风热挟湿,皮肤瘙痒,面部痤疮等症。由防风、荆芥、连翘、薄荷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

除了内服中药,刮痧,拔罐,针灸在祛湿健脾,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也有着良好效果。


皮肤中医专病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三下午(浦东院区)

周三上午(总院)




文 | 王瑞龙 吴金峰

审 | 杜娟

编 | BES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关注皮肤健康,聚焦皮肤前沿、传递健康资讯、发布医学科普、学科特色:行皮肤医学搬运工,做皮肤疾病圣斗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