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集萃丨吴文育教授团队发表顶刊《英国医学杂志》病例:一例术后压力性秃发

文摘   2024-06-21 12:01   上海  


2024年6月20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文育教授团队在医学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The BMJ, IF 93.6发文,报道了一例术后压力性秃发的病例报告。本病例旨在警示临床医生,对于经历长时间全麻手术及术后重症监护的患者需适时调整其头部受压位置,以防术后压力性秃发的发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吴文育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沈林霞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林尽染副主任医师张悦住院医师为共同作者。



文章内容简介

患者女,42岁,因“后枕部脱发1月”就诊。1月前患者经历了4小时的全麻下面部手术及术后18小时的ICU镇静监护。术后2天患者后枕部出现局限血肿,1周内进展为局限性秃发斑。患者否认外伤及有害物质接触史,甲状腺功能及真菌涂片无异常。皮肤科检查(A):后枕部中央见一6cm×2cm秃发斑,边界清。皮肤镜检查(B):毛囊开口可见,伴有毛囊角栓、毛细血管扩张、短细新生发、断发。皮肤环钻病理活检(C):真皮深部,大部分毛囊处于休止期,无明显炎症反应。

综上,诊断为“术后压力性秃发“,此为一种由于机械力作用于顶枕部导致局部头皮组织缺氧而引起的脱发疾病,这种情况大多发生于经历长时间手术且头部制动的患者。术后压力性秃发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人群,病程通常为自限性的,一般在术后28至120天内头发恢复再生。但当头皮中重度缺血、缺氧时,会发生溃疡、坏死,随后进展为瘢痕性秃发,头发则无法再生,因此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当患者仅表现为局限性脱发,而没有溃疡、坏死、结痂以及瘢痕时,很易被误诊为斑秃。斑秃是一种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斑秃在皮肤镜下表现为惊叹号样发、黑点征、黄点征和断发等;病理表现为毛球周围致密淋巴细胞浸润,生长期毛囊进入退行期和休止期。

术后压力性秃发的确诊基于患者详细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皮肤镜引导下的环钻毛发病理活检可用于鉴别诊断。“纵切联合多层次横切”的毛发病理技术,可多维、精准地提供脱发病变特点。



NEXT
团队介绍

吴文育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毛发病学组组长。获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上海市2023年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100强榜单、“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等荣誉称号。林尽染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毛发病学组委员兼秘书。

吴文育教授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J Am Acad Dermatol、Br J Dermatol、J Dermatol Sci等皮肤领域高影响力期刊;授权及申请专利近20项,牵头及联合牵头制定指南共识9项,主编并参加编写《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皮肤病学》、《毛发整形美容学》等专著10余部,主译《毛发移植》、《皮肤科学新技术》、《实用毛发与头皮疾病治疗》及《皮肤外科手术实用图谱:皮瓣与植皮》。

吴文育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毛发疾病的临床诊疗及机制研究,并于2019年获批上海毛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毛发医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与转化应用研究。吴文育教授率领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脱发诊疗中心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脱发诊疗示范基地”授牌单位,提供各种毛发与头皮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牵头或参与了10余项脱发治疗新药的临床试验,开展治疗项目包括毛发镜检测、环钻毛发病理、斑秃皮损内注射、低能量激光、毛发移植等疗法。吴文育主任领衔的华山医院脱发诊疗中心团队旨在为广大脱发与头皮疾病患者提供专业规范和个性化的综合诊疗服务。

(华山医院脱发诊疗中心团队)

文:沈林霞、林尽染

审:吴文育

编:BES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关注皮肤健康,聚焦皮肤前沿、传递健康资讯、发布医学科普、学科特色:行皮肤医学搬运工,做皮肤疾病圣斗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