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周六新盘上市公告,让号称浦西汤臣一品的海泰北外滩,以单价17万元的面目示人。
至此,上海新住宅热议的定价星辰大海,一直未见踪影。反而是在某些价格区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扎堆,比如:单价16-17万元。
不可否认,上海的住宅橄榄型结构,为新房的畅销增添了柴火。
橄榄型的意思,就是密集在某个区间,两头两脑相差不大的,中间多,两头少。
星辰大海的意思,就是有的上天,有的入地,从高到低,定价相差不是一眼眼。
先看新盘三梯队
把今年以来上海所有新盘汇总一下,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现在上海的主流新房供应,一共只有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就是所谓的高价房,有的人称豪宅,有的人称高品质住宅,还有的人俗气称它们叫10万+,意思就是单价超过10万元,其实更合理,应当是12万+。把一条线拦在这个价位上,才符合上海楼市的当下的现实。
第二梯队,就是改善型消费的重点方向,从价格上分析,单价在6-12万之间;从区域分析,浦东、闵行、杨浦是供应最多的地方。
第三梯队,就是所谓的外围新盘,好消息是上海的门槛其实不算太高,2、3字头的新盘,今年上了不少,比方说昨天亮相的新一波,奉贤大名城,定价才3万出头;坏消息是外围新盘即使价格相对比较低,始终不是成交的主流,政策不断加持下,交易才有了起色。
橄榄暂时不会变
不太了解市情,又很希望市场先生发挥作用,一些人就会呼吁定价彻底放开。
坦白说,我暂时还是不乐观的。市场化是大趋势,但是这个阶段盲目打破平衡,成交量还要不要?
上海房地产,在上海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举足轻重。在目前阶段,让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充分交易,比追求定价科学更加重要。
再说得赤裸裸,快速交易么,一定是买家觉得有利可图,才会齐齐出手。如果卖家把单价定到买方觉得油水不大的价格上,现实的交易额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开盘售罄”、“开盘热销”了。
我不得不承认:橄榄型的结构,帮了上海楼市的大忙。以目前的结构,低价部分体现出城市门槛并不是高不可攀,尤其是临港、金山,给人才导入创造了便利。
中等价格部分,大多数买家可以接受,因为现在这部分买家很多都属于改善型,只要把手里的筹码抛掉一个,再贴一点现金、贷一点款,就可以当下就改善起来。
高价的部分,不用说大多数买家都觉得便宜了,不然不会行情那么俏。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用橄榄做的橄榄球,就是比较好掌握,比较经得起摔打,又不至于弹性太足。回味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
未来有很多变数
当下合理的事,不等于将来会永远合理。
先举一个例子,黄浦区三宗旧改地块,由国资上海永业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拿下来了,总价高达194.4亿,折合楼板价每平米8.46万元。在黄浦区,每块地旧改消耗多少时间,我们可以扒出很多个前世今生。耗费时间,就是耗费金钱,你说到了这些土地可以变成住宅登场的时候,它们的定价是多少呢?16.5万?16.8万?16.98万?正确答案是天晓得,要看哪一年能上,万一上在2028年,谁有这个预测能力?
再讲一个道理。为什么上海滩的土拍,再算不了帐的土地,最终都会有国资敢于出手?因为上海这30年,大家都看清楚了,好地段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一轮又一轮价值发现。以前会傻乎乎把土地批给李嘉诚这种老道的捂地商人,现在再也不会去干这种傻事了。低息时代,面粉价格赶超面包,这个星期的土拍落幕,就宣告重现江湖了。
有人和我打赌,上海的房价已经没有空间了。我暗暗好笑。世界上哪一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房价会到头?无非是以前一年三五个台阶,最近三五年上两个台阶、又退了一个台阶罢了。
哪天上海积攒到需要交易金额而不是交易平方米来支撑的时候,自然会出现交易金额井喷的。说不定现在赌咒发誓住房已到位的人,那个时候被汇率逼一逼、市场逼一逼、攀比逼一逼,就很奋勇掏钱买房了。
实在想不明白,就买张机票到日本实地考察一下吧,看看安倍先生的经济学,是怎样让不买房的人,变成坚决买房的人。
从拿地几条红线,到买房各种鼓励,斗转星移,形势变了,措施也变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现在橄榄型比较有利,咱就坚持橄榄。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星辰大海更加有利,咱就不坚持橄榄、拥抱星辰呀。
说到底,看中美冲撞在所难免,看很多国家在培养自己的特朗普,我们这个经济体所有原生性增长、内生性增长,或者叫内循环,总是会受到鼓励、激励,并持续很长一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