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大白
读完需要
速读仅需 1 分钟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撒贝宁问北斗三号系统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林宝军,“我们头顶上有多少颗北斗卫星?”
林总设计自豪地展示了搜星软件,上面标注着 31 颗北斗系统可见星,超过其他三大导航系统 ——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的卫星数量总和。搜星越多,定位越精准,在这技术的背后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年来的奋进历程。
已经有了 3 大定位系统,中国为什么还要自主研发北斗系统呢?根源在于曾经遭受的切肤之痛。
1993 年 7 月,中国 “银河号” 货轮正常航行在印度洋上,突然,美国以莫须有的理由,指控 “银河号” 载有运往伊朗的化学武器原料,要求登船检查。在未得到中方同意的情况下,美国竟单方面关闭 “银河号” 所依赖的 GPS 信号,茫茫大海上,“银河号” 瞬间失去方向,只能被迫在原地漂泊。船员们陷入巨大困境,船上大量货物因长时间滞留无法按时交付,给中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家尊严也遭受严重践踏。
无独有偶,在国外的一些局部战争中,GPS 信号被作为一种战略武器随意操控。一方军队高度依赖 GPS 进行作战部署,战机依靠 GPS 导航奔赴目标空域,导弹凭借 GPS 定位追踪打击对象。然而,战争关键时刻,对方通过技术手段屏蔽 GPS 信号,刹那间,战机在空中迷失方向,飞行员对着仪表盘上错乱的数据束手无策;导弹偏离预定轨道,有的甚至在己方阵地附近爆炸,军事行动全面陷入混乱,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这些血的教训让中国深知,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借不到,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
如今,北斗系统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日常出行导航领域,以往使用国外导航系统时,在偏远山区常出现定位信号丢失、路线规划错误的情况。但是北斗导航,即使驾车行驶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北斗卫星也能精准定位,快速规划出合理路线,顺利抵达目的地,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北京的部分路口引入北斗授时功能后,路口信号灯实现了高精度同步。以前,不同路口信号灯切换时间不协调,经常造成车辆在路口频繁启停,拥堵严重。如今,基于北斗授时的精准控制,车流得以顺畅通行,以中关村地区的某几个路口为例,拥堵指数较之前下降了约 30%,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在高精地图绘制场景中,采集车以前依靠国外导航定位,采集精度只能达到米级,地图细节模糊,难以满足自动驾驶等高端需求。采用北斗定位后,采集精度提升至厘米级,绘制出的地图能清晰展现道路的细微弯道、路边的井盖等细节,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可靠的行驶指引,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北斗系统的蓬勃发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手握核心技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愈发从容自信,面对外部技术封锁与制裁时,有底气稳步前行;实现自主研发,才能确保先进技术造福本国百姓,护航经济稳健增长、国家安全无虞。北斗恰似一座闪耀的灯塔,指引中国朝着科技强国的彼岸奋勇远航,也鼓舞着各行各业在自主创新之路上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