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大白
读完需要
速读仅需 1 分钟
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 2019(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表示,虽然格力没有院士,但格力现在培养自己的院士,享受国家院士的待遇。
2018 年 7 月 31 日,在格力院士工作站在珠海揭牌仪式上,董明珠也提到,格力要培养 10 名自己的院士,而且这些院士无需靠论文来证明自己是不是院士,而是通过他们的实干,创造的财富、创造的改变来证明他们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院士;
企业自主培育院士:格力与华为的奋进之路
董明珠一句 “格力没有院士,那就自己培养院士,享受国家院士待遇”,掷地有声,道出了格力在科技人才战略上的果敢与决心。这背后,是对高端科技人才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深刻认知,也映照出当下企业自主求才、谋发展的大趋势。
在中国,院士称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至高的荣誉。院士制度起源于上世纪中叶,是国家为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所设立的最高学术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等纯理论学科前沿,探索自然规律,为科技创新筑牢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则着重于工程技术领域,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难题,推动各行各业发展。他们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为新中国从 “一穷二白” 迈向科技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撑。
回首历史,诸多院士铸就大国重器,成为民族脊梁。
“两弹一星” 元勋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效力,带领团队攻克核弹、导弹、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让中国在国际舞台挺直脊梁;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用农业科技创新喂饱数亿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有 “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隐姓埋名数十载,从零起步打造中国核潜艇,捍卫国家海洋安全。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各自领域立下不朽功勋,诠释了院士的担当与价值。
如今,国家对龙头企业寄予厚望,期望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仅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上发挥带头作用,更能在科技创新前沿有大作为,而高端人才,尤其是院士人才的汇聚,无疑是关键一环。龙头企业拥有雄厚资金、海量数据与丰富应用场景,若能与院士智慧深度融合,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颠覆性创新。
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个别工程院院士发出有失偏颇之声,批判华为垄断,还能得到何院士的力挺,却忽视华为等企业在自主创新、国际竞争中面临的艰难险阻与卓越成就。甚至多次排挤华为入选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成为院士!
太遗憾!华为芯片奠基人两次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却未当选!
事实上,华为、格力这类行业技术翘楚,一直在自主培养人才道路上奋勇前行,只因深知 “核心技术买不来,高端人才等不到”。
华为,全球通信领域霸主,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自主培养大量顶尖人才,虽无官方院士头衔加冕,但其内部 “院士” 级专家在 5G、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阵地屡立战功。以 5G 为例,华为提前布局、潜心钻研,研发团队攻克无数技术难关,从基站建设到标准制定,让中国 5G 技术傲立世界潮头,引领全球通信产业变革,背后是无数华为 “院士” 夜以继日的付出。
格力同样不甘示弱,董明珠放言培养自己的院士后,便大刀阔斧行动。一方面,格力电器设立院士工作站,广纳高校院士团队,江亿院士助力建筑节能研发、饶芳权院士赋能电机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格力从研发实践中锤炼人才,聚焦芯片、智能家居等核心领域自主创新。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出货量连年飙升,从 2019 年突破千万颗,到 2022 年累计破亿颗,不仅满足自身家电主控芯片需求,还迈向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元市场,靠的正是自主培育的科研尖兵。
华为和格力的实践证明,企业自主培养院士之路虽布满荆棘,却通向光明未来。他们以实际行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人才壁垒,用创新成果诠释企业担当,为中国更多企业迈向高端化、国际化点亮了一盏明灯,激励后来者在自主创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向着科技强国梦想勇毅前行
◆ ◆ ◆ ◆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