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于脱贫致富用上了TPPA?
昨天搜资料的时候搜到了这个:
我都惊呆了。今夕是何年,朋友?省二院???即使甘肃再穷,也不至于这样吧!
我们来看一下梅毒检测的历史,了解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使用TPPA。你就知道,我不是大惊小怪。
梅毒检测史之TPPA
梅毒在欧洲首次被描述后的 500 年间,具体的实验室诊断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 世纪之交后不久,德国动物学家Fritz Schaudinn和皮肤科医生Erich Hoffman才首次在患病组织中观察到该疾病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随着梅毒螺旋体的鉴定,科学家们知道在开发帮助诊断梅毒的测试时要寻找什么。下面是感染睾丸组织中梅毒螺旋体的显微照片,采用改良的施泰纳银染法染色。这可能并不完全是肖丁和霍夫曼所看到的,但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在显微镜下检查时,病变组织如何被大量螺旋体感染。
Source: CDC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1906 年,奥地利出生的美国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Karl Landsteiner)与他的皮肤科医生同事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几年前,卡尔·兰德斯坦纳因发现 ABO 血型而在血液学领域引起轰动。Viktor Mucha介绍了使用暗视野显微镜来检测感染样本中是否存在梅毒性密螺旋体。
Austrian scientist Karl Landsteiner.Source: wikipedia.org.
这项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进步,但最终被证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显微镜直接检测一期梅毒的效果相当好,灵敏度约为 80% ,因为下疳组织标本中经常可见大量密螺旋体。然而,随着感染的进展,暗视野敏感性会下降,如果患者接受了局部抗生素治疗,暗视野敏感性也会下降。此外,这种显微镜方法不能用于可视化从口腔采集的标本中的密螺旋体,因为口腔中含有许多种非致病性密螺旋体,这些密螺旋体在形态上与梅毒螺旋体无法区分,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从非口腔粘膜病变和扁平湿疣(通常光滑、湿润且平坦的二期梅毒病变)采集的标本中也可能观察到密螺旋体。从先天性梅毒病例中收集的患有鼻塞症(梅毒性鼻炎)的新生儿的鼻分泌物标本通常富含密螺旋体,也可以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轻松观察到。下面是使用暗场可视化技术拍摄的显微照片,证明了梅毒螺旋体的存在。那些对这些病症和病变是什么样子的人感到好奇的人可以前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图像库并使用“梅毒”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Treponema pallidum visualized using dark field microscopy.Source: CDC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直接可视化检测的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标本采集,其中包括从病变处获取浆液渗出物,同时避免可能靠近甚至病变上方的血液或脓液,然后将收集的标本放置在需要检查的载玻片上采集后20分钟内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由于需要特殊的显微镜和靠近标本采集地点的训练有素的显微镜师,该方法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已基本被放弃。因此,大多数医疗机构和临床实验室没有能力进行此类测试。
Non-Treponemal Testing 非梅毒螺旋体检测:
大约在同一时间,在德国,细菌学家奥古斯特·保罗·冯·瓦瑟曼 (August Paul von Wassermann)与两位皮肤科医生/性病学家阿尔伯特·奈瑟(Albert Neisser)(淋病奈瑟菌由此得名)和卡尔·布鲁克 (Carl Bruck)合作,开发了第一个用于诊断梅毒的血清学测试。他们的检测方法发表于 1906 年,采用了比利时科学家Jules Bordet 和 Octave Gengou开发的补体固定方法。(有一个布朗尼指出,任何人都可以评论以 Bordet 命名的生物体,该生物体在这两位微生物学家开发的培养基中生长。)患者血清中存在梅毒“特异性”抗体,恰当地命名为 Wassermann当时的抗体,会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补体因子的消耗,导致指示红细胞保持完整(瓦瑟曼反应阳性)。下图描述了瓦瑟曼测试以及如何根据红血的观察来解释结果细胞。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ssermann test for syphilis.Source: researchgate.net.
Wassermann 和同事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抗原进行检测,与其他患病猴子或人体组织相比,梅毒胎儿的肝脏提取物的反应性要高得多。初步评估后,该检测仅对梅毒患者的血清呈阳性,但对更多样本的进一步检测开始揭示非梅毒个体的假阳性结果。直到 1907 年,Landsteiner通过鉴定类脂“自毒性”物质,阐明了 Wassermann 反应背后以前未知的机制,Wassermann 抗体在卵磷脂和胆固醇存在的情况下与该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在包括心脏在内的非梅毒组织中对这些物质的鉴定表明,这些被兰德斯坦纳命名为“反应素”的抗体并不是梅毒螺旋体特有的;检测这些抗体(现在称为抗磷脂抗体)的测定将是后来发现,反应素也是针对发生组织损伤的急性或慢性非梅毒螺旋体疾病而产生的。
生物假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与多种非梅毒病症有关,包括其他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怀孕、免疫接种、注射毒品和老年。尽管存在缺陷,瓦瑟曼测试仍然是诊断传染病的最早的血清学测试之一,也是随后诊断梅毒的非密螺旋体测试的基础。
20 世纪 40 年代,瓦瑟曼试验中用作抗原的主要物质被鉴定为一种称为心磷脂的二磷脂酰甘油,它常见于正常的非梅毒组织,包括心脏。为什么检测抗磷脂、非密螺旋体抗体可以提示梅毒,在过去的 6 年来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2018年的一项使用兔子感染模型的研究表明,梅毒螺旋体本身含有心磷脂抗原,但免疫原性较弱,而活性梅毒螺旋体可诱导宿主产生更高的非密螺旋体抗体。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增加被认为是梅毒感染期间梅毒螺旋体心磷脂抗原和受损宿主细胞心磷脂抗原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可能在这种诱导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过程。
老一代非梅毒螺旋体检测中使用的抗原是使用各种提取方法处理的患病组织的粗提物,这使得它们难以标准化。1941 年,玛丽·潘伯恩等人。发表了从牛心中分离心磷脂和卵磷脂的方法。使用纯化的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组合作为非密螺旋体抗体测试的抗原可以更好地标准化测定并提高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之间的可重复性。如今,合成心磷脂和卵磷脂代替牛心提取物用于制备非梅毒螺旋体检测试剂。另一种在梅毒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是絮凝,由德国科学家Hans Sachs 和 Walter Georgi引入。当测定中使用的抗原与患者样本中的非密螺旋体抗体形成复合物时,就会发生絮凝,导致可以目视(宏观或微观)观察到的抗原聚集。利用絮凝的非梅毒螺旋体测试比依赖补体固定的测试要简单得多,所有这些测试到 20 世纪 40 年代都已过时。已经开发了许多基于絮凝方法的非梅毒螺旋体测试。第一代絮凝测试之一是可汗测试。该检测发表于 1922 年,使用的抗原由悬浮在盐溶液中的牛心提取物和胆固醇组成。1927 年,美国细菌学家/病理学家William Augustus Hinton (后来成为哈佛大学第一位非洲裔美国教授)发表了一种改进的絮凝试验,其中将胆固醇化的牛心提取物抗原悬浮在甘油盐水溶液中,而不是常规的盐水。与可汗测试相比,这种新测定法的灵敏度有所提高,并且该方法多年来一直被用于常规患者测试。(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那些可以评论辛顿博士的女儿、兽医简辛顿在哈佛大学担任实验室技术员时共同开发的培养基名称的人。)
American bacteriologist/pathologist William Augustus Hinton.Source:Harvard University Archives.
反应素型絮凝测试的敏感性和易用性导致许多其他依赖于类似原理的测试的开发。其中包括普莱斯沉淀反应 (PPR) 、未加热血清反应素 (USR) 、自动反应素测试 (ART)和甲苯胺红未加热血清测试 (TRUST) 。然而,只有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测试和快速血浆反应素测试(RPR)仍然在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中普遍进行。详细阅读这些检测方法,作为下一篇关于梅毒诊断的文章中讨论的梅毒诊断算法的一部分。
密螺旋体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被鉴定为梅毒的病原体,使科学家能够开发诊断测试来检测密螺旋体抗体的存在。除了在瓦瑟曼试验中鉴定出作为抗原的类脂物质之外,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同事还报道了梅毒患者的血清抑制了梅毒螺旋体的运动。这一观察结果为梅毒螺旋体固定化 (TPI) 测试奠定了基础,该测试由美国科学家曼弗雷德·迈耶 (Manfred Mayer) 和罗伯特·尼尔森 (Robert Nelson) 于 1949 年提出。尽管检测程序复杂繁琐,但 TPI 成为最早的密螺旋体抗体检测之一,并被采用作为非密螺旋体检测阳性标本的确证检测。
梅毒荧光抗体检测由 Deacon、Falcone 和 Harris 于 1957 年首次报道。在该测试中,患者血清在载玻片上孵育,该载玻片含有由灭活生物体悬浮液制备的抗原涂片,然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偶联抗体进行清洗和染色。密螺旋体抗体的存在会导致载玻片上的生物体发出荧光。第一代检测方法假阳性率较高,可能是由于与非致病性密螺旋体物种的交叉反应。为了降低假阳性率,研究人员尝试进一步稀释样本,试图稀释非特异性反应性。然而,这种方法是以牺牲检测灵敏度为代价的。1964年,带有吸收程序的FTA(FTA-ABS)发布。添加吸收步骤,即用超声波分解的非致病性赖特密螺旋体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导致特异性显着增加,同时保留了测定的灵敏度。FTA-ABS 仍在一些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中作为密螺旋体测试进行,但由于设备、试剂和主观解释的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由 Takayuki Tomizawa 和 Shigeo Kasamatsu 于 1966 年推出,他们开发该测试的目的是简化梅毒螺旋体抗体测试的过程。在该测试中,患者血清用常规(未致敏)绵羊红细胞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的血清与已用梅毒螺旋体Nichols菌株制备的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一起孵育。血凝表明标本中存在密螺旋体抗体。该测试的新一代称为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 (TP-PA) 测试。该测试使用与 TPHA 相同的抗原,但使用明胶颗粒载体代替红细胞。
除了上述测试之外,许多酶免疫测定法(EI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IA)已被开发出来并已商业化用于检测密螺旋体抗体。EIA 和 CIA 的优点之一是它们可以自动化进行高通量筛选,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错误和操作员间的差异。有趣的是,由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采用梅毒反向筛查算法,过去几年 EIA 和 CIA 的利用率有所增加。
梅毒分子检测怎么样?
许多 PCR 检测方法已被开发并发表,但这些方法尚未标准化,而且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商业化。然而,分子检测可用于诊断先天性梅毒、神经梅毒和早期一期梅毒。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对许多样本类型中的梅毒螺旋体进行分子检测,但提供者必须首先咨询其卫生部门并获得批准,才能通过当地或州公共卫生实验室向 CDC 提交样本。
关于分子检测我之前写过《一个小问题:你们知道梅毒可以用PCR检测吗?或者说你们做过梅毒PCR吗?》,我国梅毒诊断指南已经加入了,但是国外依然不太看好。
这篇文章只介绍了TPHA在1966年推出,而TPPA是其新一代,那么TPPA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国相关指南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加入的呢?
TPPA横空出世
简单粗暴,直接从“瑞必欧诊断 Fujirebio”公众号搜到:1966年上市了全世界第一款梅毒检测试剂盒, TPHA。1978年推出SERODIA®(赛乐迪亚) TPPA,之后更是成为梅毒检测的金标准。
就是它。它凭什么作为梅毒检测抗体确认试验?改天有兴趣搜搜资料再写写。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的相关指南什么时候引入的呢?
首先看看国标:GB 15974-1995《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那个时代估计TPPA还没有被完全接受。这个很正常,毕竟新东西都得有一个接受过程,也需要让时间和市场去考验它是否真够格。
这个和下面的WS 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一样都已经废止了。现在都以WS 273-2018《梅毒诊断》为准。
再看看行标:WS 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
2007年光荣加入我国梅毒诊断行业标准。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2024年甘肃省二院开展新项目TPPA,这个难道不匪夷所思吗?
我就不说1978年,大概50年前就有这试剂了。2007年加入行业标准,也有近20年了吧。你让我说什么?
我只能说,离了个大谱!
写在最后
就这,洗洗睡!
REFERENCE
1.略
往期回顾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价值,还想看更多更及时的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再星标一下公众号这样每次最新文章发出后,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