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诈骗笔记”
文化
2024-10-01 17:46
河北
十一长假又是大家集中出游的时期,在此有一个忠告:谨防小红书的“虚假”种草笔记。比如下图这种,种草是这样的——还有知名的“上海武康路郁金香”,拍这一坨郁金香需要排队你敢信?我还寻思呢,福州不至于有这种地貌的高山吧,结果是广告牌前拍照,震撼我一生。
开始我特别纳闷,北京二环也就那点地,这能是哪里啊?结果我的想象力还是比不上人家创意摄影的实力,公布答案这里是——陶然亭。首先声明我对小红书没有敌意,我依然认为它是当前实用性最强的几个平台之一,不管是查询旅游攻略还是查询其他实用信息,小红书已经全面取代了百度的地位。我对小红书的特定内容提出批评,恰恰是因为我常用它,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我为什么骂B站一样,因为我一直都是B站的忠实用户,我用它才知道它哪里不好、才希望它变得更好。我现在要系统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都去B站找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要查询一些生活实用小百科,就去小红书。这两家是现在社交网络里还难得有点“硬干货”的平台。曾经很有价值的平台比如知乎,自从它变成了盐选狗血小说推荐平台之后,我看都不看了。所以我今天骂一骂小红书,是我真的见证过它好的时候,但眼睁睁看着它问题越来越大。这种问题是一切平台做大做强、以流量为导向之后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就像知乎从一个实事求是、一板一眼的知识性平台,变成了狗血、博眼球的虚构故事推荐APP一样,小红书也面临着这种趋势。所以很有讨论价值。这个趋势就是:为了流量、博眼球、哗众取宠,越来越脱离实用性和客观现实,变成了为了一种盲目追求刻奇景观的群体狂热。除了上面那几个经典的例子,小红书这种模式似乎成为了“永动机”,隔一阵就给特定地区的人群推荐出一个“网红打卡点”,比如我最近在北京,疯狂给我推送所谓的“京郊富士山”——我对此真是深恶痛绝,两年前我对小红书还存在着不少幻想,真心觉得其中很多内容太有用了,于是在新疆、西藏自驾游中,规划了着实不少小红书笔记推荐的“打卡地”,结果去了之后只能感慨一句:上当了、被骗了、来都来了……而且新疆西藏这种地方不比上面的“城市诈骗”,这里但凡去一个“小众打卡点”,开车往返都得小半天,旅游时间本身就非常宝贵,所以大家能理解我对这种“诈骗笔记”深恶痛绝的心情了吧?我看见“打卡”“出片”这几个字,都有ptsd了。讲道理,能从一个奇奇怪怪的角度拍出大片效果来,绝对是有审美有思考的,哪怕你拍一张正常视角,再拍一张你“出片角度”,教教大家如何创意摄影,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这不也很好吗?哪怕你说我就是PS魔改,那这也是需要技术的,也可以给大家分享PS技术啊。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其实就是艺术的一部分,你的创意摄影玩得好,我一样给你点赞。但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你来骗、来偷袭,让我开车几百公里去一个狗屎一样的“打卡地”,那我就必须批判一下这个现象了。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来深入探讨一下。我应该算是小红书比较早期的用户,亲眼见证了它的堕落,深感痛心。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小红书简直救我狗命:我作为一个北漂996的打工人,是真的不会做饭也从没做过饭,我在封控期间是手把手跟着小红书学做饭,看我那时候灶台干净的,都用来堆书了,是真没用过哦。那个时候小红书简直太有用了,姐妹们的分享欲太强了,生怕我学不会,我是真的从零基础进化成了至少能在封控期间养活自己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那么多人些如此详细面面俱到的笔记,不图吃不图穿,就图一句楼主好人一生平安,这不跟无私奉献的字幕组一样么,还有跟当年天涯、贴吧里各种给后辈职业生涯指点道路的哥哥姐姐们也一样,这就是网络共产主义精神。但是,个人用户可以“用爱发电”,平台想要做大做强却必须符合资本游戏。任何一个平台都不可能保留在小而美的阶段,必然要向盈利、财务报表、股东大会负责。这就是所有平台“堕落”的根源。在这样一种压力传导之下,平台的运营策略必然会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就是越来越追求流量,越来越追求数据报表上的繁荣,以便能够在资本市场更好地装点自己。于是,这一种压力终于传导到了用户端,因为平台流量扶持的倾斜越来越功利性,导致在用户中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四平八稳的内容没人看了,大家越来越追求刻奇,越来越追求哗众取宠,越是就到了这种弄虚作假的“诈骗笔记”的阶段。更有甚者,当大家对这类“诈骗笔记”越来越免疫之后,小红书甚至一度出现了“XX一定避雷”“XX这辈子不会再来”的标题,吸引你点进去了之后,还是那种“诈骗笔记”的老套路,令人烦不胜烦。更进一步地,这种哗众取宠的内容吸引走了大多数流量,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四平八稳写干货的,却连一句“博主好人一生平安”都听不到了,于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进程完成了。这个问题并不是小红书一家的问题。知乎最为明显,我也最为痛心。知乎曾经是以“求真”为灵魂的干货内容平台,现在竟然要靠假得不能再假的虚构故事来赚钱了。我不反对平台赚钱,我知道只有平台赚钱才能给我们发东西的渠道,但是知乎这样直接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直接放弃了自己在互联网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和特质,我是难以理解的。而小红书有自己特有的问题,就是它是一家以“消费主义奇观”为核心驱动的平台,早期的“实用笔记”时代早就过去了,只有能够激发大家买买买/种草/去旅游的“视觉奇观”类的内容才会获得平台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小红书真是互联网之“白区”,比其他“白”得多了。就比如我前几天“毛选”这篇文章,大家都看见过,在微博、抖音、知乎、B站都能顺利发出来,单单它一个小红书说“违规”,它还好意思叫“红”书。好几年之前,小红书还没这么严的时候,我在上面连载毛选的读书笔记,数据可好了,那时候零基础做起,纯自然发酵。结果连载着,连载着,就开始夹了,它还不全夹,可能隔三四篇夹一篇。但是毛选的文章都是连着的,每篇我都标了号,然后就一堆读者来问,那篇那篇怎么没更新啊,每问一遍我就得解释一遍,是被屏蔽了,不怪我。后来我烦死了,索性就不更新了。我一直吐槽夹总、陈睿,但是别管夹总还是陈睿好歹让咱读毛选啊,明面上的样子还得装,小红书这纯属装都不装了。还有这个,我想破头也想不出,凭什么就违规了?匪夷所思。上面部分其实是两点内容:所有平台做大之后的共性问题,以及小红书平台运营倾向性的特例问题。下面来分析第三个问题,就是时代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小红书“诈骗笔记”这一现象,我想到了一个比喻:虚拟影像对于现实世界的“殖民”。这其实还有更简单明了的一个词概括:景观。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理论。景观(Spectacle)一词源自拉丁文的“spectae”和“specere”等词语,意为奇景、奇观、被观看、假象。虽说普遍翻译为景观,但必须要时时注意其中“假象”的意味。景观既可以表现为一种客观的景色,也可以指代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通俗点理解,景观就是一种脱离本质的虚假,一种被资本构筑的表象。在后现代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表现为“被展现的图景”。在后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已经不需要通过劳动者的饥饿和匮乏进行剥削,于是在生产过剩的年代中构筑景观,从而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欲望成为了当务之急。德波把景观对我们世界的入侵称之为“另一场鸦片战争”,借用毒品般意识形态的复制,原本“总体的劳动”变为了“总体的商品”,消费定义了你的生活、价值与人生。就这样,景观运用“形象的修辞”“视觉性意指”和“充满诱惑与挑逗的言说方式”,在“真实”和“本质”之上制造众多的“伪真实”和“伪本质”,而这样一种景观的存在,反而让真实和本质成为了幻象和虚假,成为了一个本末倒置的社会。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众多商品的被赋予了身份、象征、时尚、荣誉、价值肯定等种种光环,而没有这种商品景观的真实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则被贬抑为贫乏、落后、过时与不堪。德波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工业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了物与物的关系——在后工业时代中进一步异化为了虚拟的视觉图景,景观成为了“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景观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自我分离:本质已经并不主要,“所有活生生的东西都变成了表征”“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聚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景观”最典型的体现在于本质与表现的分离,或者说表现体现了一种虚假的本质。德波借用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构架,精确总结了当今景观时代的特质:“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生胜过本质”。在景观世界中,真实世界沦为影像,影像却升格成为真实的存在。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社交网络发布自己的照片时,总喜欢进行或多或少的美图,这一影像就成为了你本身相貌的“景观”。久而久之,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就会把这些p的妈都不认识的照片当做为你,而你本人长什么样子已经不是首要问题。这就是德波所说的“颠倒的世界”——景观已经取代了本质,成为了新的本质——原因就在于所有人都追求景观,本质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但是,这个不重要的前情提要在于社交网络的景观之中,一旦脱离了这一大景观环境,所谓“线下见光死”就是来自于本质(你本身相貌)的“反击”。理论的内容太过于枯燥,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专门去看一看那篇文章。为了让文章完整,最后还得说一个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我们怎么战胜“景观世界”呢?这个问题我也回答过很多次了,尤其是在AI时代——AI技术可以营造景观的时代,这个问题越来越迫切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艺术】,去呼唤人【独立性】【主体性】的回归。这里的【艺术】是一个广义的艺术,是人人都可以参与、融入进日常生活、塑造人之所以为人的【艺术】。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上世纪60年代的实践。当时法兰克福学派的先贤们,为了反对资本主义无孔不入的侵蚀,成立了“景观国际”组织,模仿“共产国际”的名称,反对由资本缔造的景观世界。景观国际核心成员列斐弗尔提出了口号:“使日常生活成为艺术”——解构和批判被资本和景观构建的虚假欲望,解放人本已的真实欲望,以呈现人们自己更真实的本性。让艺术融入生活,让创造性和思辨性回归,用艺术的创造性去解构可复制的景观,并建构我们的生活、去构建积极本真的生存情境、去呼唤“本质”的回归,把曾经的枪对枪炮对炮的阶级斗争,转换为艺术化的“日常生活的革命”。美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资本造物普遍为丑陋而廉价的复制品,恰恰缺少了“美”的存在,那么就需要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去补足缺失的美。景观国际在其著名的《情景主义宣言》中指出:当代社会哲学的缺席、批判性与独立思考的丧失,让人们蒙蔽于一种虚假的自觉与自愿,于是虚假景观横行统治世界。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呼唤哲学的回归,要用艺术的本质影响生活,要在整个社会发动一场深刻的、广泛的、文化上的革命。“艺术革命”的理念是受到了同一时期遥远的东方,共产主义领袖提出的“文化革命”的伟大理论构想,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砍掉黄四郎的“替身”,既要肉体革命,也要精神革命。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审美素养的重要性。资本主义会生产批量的流水线产品,消费主义洗脑会干扰大众的审美,比如说supreme这个大logo,就是丑到爆的玩意,然而却包裹了一个时尚、新潮的符号,让审美被规训的男男女女们趋之若鹜。很多消费主义的戏法在不断重复的诵经仪式中被强化,人们把它当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只要出现了,便是对的;只要不断被展示,便是好的。这时候就需要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子一样说出实话:他什么衣服都没穿啊!就比如说我今天就要说:把一个大logo印在白T恤上,毫无美感毫无设计可言,还卖得贼贵,这是个屁时尚啊,low爆了。所以在普遍消费主义、异化劳动的年代,个人主体性的回归,就是反对资本主义和商品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