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讯 | 人文地理学课程跨校虚拟教研室开展“索尔的文化景观理论教学及案例选取”交流活动

文化   2024-06-14 21:02   江苏  

2024年5月22日19:30,人文地理学课程跨校虚拟教研室依托腾讯会议平台,组织了“索尔的文化景观理论教学及案例选取”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交流关于经典理论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困惑,促进学生提升理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提升理论教学能力。活动邀请河南大学别乾龙老师做主题分享,人文地理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孔翔教授主持活动。



主题分享

别乾龙老师围绕“索尔文化景观理论教学与案例选取的思考”这一主题,充分交流了教学思考和具体的教学设计。


别老师首先表达了对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问题的认识,如学生对前沿理论和专业术语了解较少、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较弱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调研结果,进一步提出学科经典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如学生感觉经典理论抽象难懂而普遍存在畏学情绪,学习和探究兴趣不高、理论学习的参与性低,制约了教学效果提升。别乾龙老师继而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等方面分享了个人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基于学情分析,从价值与发展、思维与创新、方法与能力、知识与技能等四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将索尔的文化景观理论及其时代价值和意义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环节有味、内容有理、方法入微、效果入心的教学过程。特别展示了如何选择地方特色文化景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研究价值的思考,并将课堂案例分析延伸至课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迁移,达成教学目标。如,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红色文化景观意义的一致性,体现文化景观的价值;以开封城罗城(考古现场模拟)讲授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分析方法;将课堂上组织的“当导游——中原文化景观讲解”活动,延伸至课后的探究活动。案例分析贯穿理论研究意义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领悟理论研究价值,与增进课程思政深度相得益彰。


研讨交流

别乾龙老师的教学设计得到老师们充分肯定,特别是在丰富的地方性案例剖析中理解经典理论价值、将文化景观意义研究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等的设计思路具有借鉴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如何理解案例选择、案例分析与理论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如云南师范大学的华红莲老师认为,别老师将抽象的经典理论变得生动、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经典理论的理解,然而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经典理论作为课前自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达到教学目标?文化景观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如何探讨文化景观生产的意义与人地关系重塑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国家重大战略、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体现两性一度的需求等。华东师范大学于漪老师认为,别老师将经典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可以进一步形成科研成果。孔翔老师针对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案例选择的关系,明确指出:教学设计应建立在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聚焦有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再选择案例;案例数量不一定多,充分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文化景观意义和价值,实现为学生解惑就好。别乾龙老师及时做了回应。


此次活动聚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价值。讨论交流的过程提升了老师们对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方法的认知,促进课程理论教学水平和课程思政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学科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今后,教研室将更多地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持续发挥建设人文地理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实践价值。


关注我们


人文地理霞客行
人文地理的视角、生活和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