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由来

文摘   2024-09-10 10:46   甘肃  

 

 点上方空谷亦兰免费关注

 与您相约,与您分享






空谷亦兰

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由来

教师节,是专门为教师设立的节日,旨在向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通过评选和表彰奖励等活动树立典型、引领风尚、提升教师职业尊严和荣誉感,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中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汉晋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的孔子诞辰,皇帝均会举行祭孔仪式。此后,历朝历代,祭孔规格不断上升,孔子诞辰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节,祭孔大典成为事实上的教师节庆典。


1931年,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议定每年66日为教师节,该提议未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公开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并颁发《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并未在全国推行。


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由于缺少特指性,实际未被执行。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开始拨乱反正,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开始提高。20世纪70年代末期,周建人、叶圣陶、冰心等民进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撰写文章、发表谈话,呼吁和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从1980年起,一些民进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们意识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在新中国重新设立教师节。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敬。19803月,胡耀邦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尊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1981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的党派提案。17位提案人分别是: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三、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按原件签名顺序)。提案中提出的教师节日期建议为四月一日或六月六日。这份提案认为,将劳动节与教师节合并,没有教师节单独的活动和特点,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并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建议应该单独设立教师节。


1982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5日为教师节。


19836月,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民进界别的19位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这些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审查的意见为:“建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关于设立教师节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


198410月,万里、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1984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也再次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12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联合提议设立单独的教师节。


1985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10日为教师节。受国务院的委托,教育部长何东昌在会上就建立“教师节”问题作了说明。他说,确定每年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目的是为了开展表彰教师功绩,激励教师的光荣责任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以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活动。


19859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2004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将该年教师节主题确定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自此,每年教育部都会确定教师节主题及相关活动,历次教师节主题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985年设立教师节起,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部门,均会对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作出表彰奖励。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教师节,尽管时间并不相同,但各国设立这一节日的初衷都是向教师这一职业致敬,尊重老师,尊重教育,并促使全社会更加关注教育问题。


 


                                    


        

“空谷亦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约 稿:13629341693

         xp1362934(微信)

         13919609632(微信)

“空谷一兰”迁移“空谷亦兰”



往期回顾


“空谷亦兰”刊首语

王钊林:魂牵梦绕忆宁中

付兴奎:宁县一中我的那些老师们

鲁万虎:终生难忘一中情

刘大新:我永远眷恋这片育人沃土

刘国才:宁县一中的老师、同事们 

张智勇:我们的追梦时光

平和良:怀念宁县一中杨重礼老师

石小平:在宁县一中初为人师的日子

张智勇:清杰老师

闫晓峰:在缺失中成长

王德泰:我伴一中六十春

李存孝:早胜女子学校

上海人扎根庆阳六十载



空谷亦兰
读书 教育 乡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