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戏
文| 郑万峰
爱上看戏,源于父母看戏,喜欢用戏中故事教育我们。十三、四岁就步行、翻沟、踏着院子坝的冰面跑到对面院子玉皇庙上去看戏。上庆阳师专时候东湖公园、后官寨演戏晚上常溜出去看戏。工作以后,看戏兴趣更浓。有一年暑假早胜李家请到陕西杨凌秦剧团,我骑着自行车一连看了4个晚上。
记得小时候,漫长冬夜,睡在暖暖的土炕上,不识字的母亲在油灯下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们讲秦腔戏中的故事。陈世美中了状元不认结发妻子秦香莲,杀妻灭子,最后被包文拯的铜铡铡了;张继宝做了官,不认养父母,被雷击了。记忆最深的还是《状元与乞丐》,文凤被算状元命,文龙被算命为乞丐,从此两个家庭两重天,文凤好吃懒做,赌博偷盗,最后沦为罪犯,文龙人生坎坷,刻苦努力,最后中了状元。
农村唱戏多与庙会是有关系的。看戏,是众所周知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儿时看戏,不是逢庙会,不是农闲天气凉爽的季节,也是很难看上一场戏的。农村生活季节性强,农事繁多,农活繁忙,只有农闲时间,才演戏看戏,一来庆祝丰收,二来娱乐。农村人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在小麦收割后的农闲季节,村里就开始酝酿筹备演戏了,联系“台口”(剧团的档期)。
孩提时代,村子里最隆重的活动就是唱戏。也不是年年就有戏看。物以稀为贵。缺吃少穿的年代娱乐活动少,看戏看电影更是缺的。那时候,串村看戏成为一景,为看戏跑个十里八里路那是常事,因为当时的交通方式除了自行车就是步行,这种“执着”的精神很是难能可贵。这也从侧面也折射出当时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以及大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迫切需求。一听到村里或邻村有演戏看戏的消息,常常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这是一个村子里的大事,一般是提前一两天就搭戏台了。这个时候,各家都要接娘亲、接闺女、接老姐妹来看戏,趁机会叙叙旧,唠唠家常,亲热的不得了。小孩盼着家里来了客人会带来好吃的。大人们则打扫卫生,收拾庭院,买酒割肉,蒸椒叶馍馍、炸油饼、洗面筋等,待一切都安排妥帖,就静等着庙会那天迎接亲戚们的到来。在许多人家眼里,来自己村里跟会看戏,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小时候,看戏,主要是看热闹,喜欢到后台看演员化妆,看他(她)们往脸上抹粉,挽头发,插首饰或戴冠戴胡子戴帽子,或穿戏服穿靴子,或者拿某一种道具在那里试着舞动……直到看足了,看够了,管台者挥动双手不让看了,一大群小孩子才欢笑着离开到戏台前去。早年宁县秦剧团在甘肃、宁夏是很有名气的。从大人口中知道了宁县剧团的诸多秦腔名家,《铡美案》中饰演包公的李德山(又名五学);《薛刚反唐》中的饰演徐策的尚志高;《逃国》中饰演伍员的屈海山;《斩皇袍》中饰演赵匡胤的窦福民;《斩秦英》饰演银屏公主的窦凤琴;饰演赵飞、花仁义的丑角演员赵志民等。小时看戏,听不懂一句唱词,却总被戏里的氛围所吸引、所感动,乃至生爱、生恨。虽然看不懂台上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为什么干什么,但是,那人流滚滚人挤人、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的壮观场面,一直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农村庙会一年一会,日期一般固定不变,会期长短不一,一般三日以上,也有五天、七天的。庙会的费用除了香钱,往往还会募集资金,这就需要乡亲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早胜塬的戏,每年从正月初九早胜院子玉皇庙上初九会(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开始,一直延续到收小麦前。正月十三是来院财神庙会,五月十三早胜街庙会,四月初一、七月十八南北活娘娘庙会。麦子收后,从七月初四寺底村二郎神庙会,七月初七遇村庙会,七月十五小户曹家玉皇殿庙会。无论哪个村,都是正会这一天最热闹,也是庙会高峰期,是人最多的一天。剧团要集中人力、物力、最大限速唱好正会当天的戏,也谓之剧团的“亮箱戏”,这天除了午、晚场,下午还得演几出折子戏。
早胜塬上规模比较大的庙会当属初九院子上九会,政平三月三庙会、四月初一活娘娘庙会盛况空前,四里八乡甚至外地的人慕名而来,到庙里进香,祈福保平安,盼望一年风调雨顺。看戏的人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从乡镇公路到戏台的数百米村道上,是鳞次栉比的货摊。还有耍猴的、套圈圈的、摇麻糖会的,人围着一大圈,有跃跃欲试的试试手气的,更多是看热闹的……值得一提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诱人香味,蒸的、烤的、炸的、煮的,应有尽有。来往的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招呼声不绝于耳。现在每逢这些节会,都要出动交警,疏通交通、维持秩序。
秦腔唱腔高亢洪亮,讲究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腔随字走,一韵到底,清脆明快,顿挫有序,棱角分明,根据人物性格,创造出不同的唱腔。“文戏”乐曲悠扬,轻拉慢唱,文质彬彬;“武戏”,则唱声洪亮,拳来腿往,刀光剑影。依稀记得儿时看过的戏,《窦娥冤》《周仁回府》《闯宫抱斗》《八件衣》《生死牌》《三滴血》《打金枝》《狸猫换太子》《二进宫》《五典坡》《穆桂英挂帅》《打金枝》《屠夫状元》《梁山伯与祝英台》《哑女告状》《七品芝麻官》《游龟山》《七品芝麻官》《下河东》等。虽然对于这些戏剧,具体内容已难以说得一清二楚,但是,对于简要的剧情还是能记得八九不离十。
看戏,夜戏最好,白天一般天气热,坐不住。晚上看戏,逛会的闲人少,受外界干扰少,总有聚精会神的“带入感”。晚上因为有灯光罩着,背景更逼真,幕布颜色更好看,演员的头饰更闪亮,衣服也更飘逸,有时候,演神仙戏,再放些烟雾来,就更像天上或山中仙境了。而且,夜间较静,演唱效果更清亮,弦乐效果更响亮,能传出很远很远……乡村看戏,前排是坐着看戏,中间是站着看戏。台口两边是站着挤着看戏。如果戏好,还有站在板凳上,台口一些年轻人趁着人挤人的势头,有的人甚至有意挤起了“人浪”(活台)。儿时看戏,常常是由大人带着去看戏,小孩子往往不能单独行动去看戏,原因就是怕被人挤、被踩踏。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实,看戏也一样。儿时看戏,自然以看热闹为主,对于欣赏唱词、唱功、唱腔、唱段和故事情节等,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人群中总有懂戏的观众,喜欢一边看一边给旁边的解说。称为“戏母子”(记戏多,生旦净丑都熟悉),看戏遇到总喜欢赶紧往跟前凑,如同看球赛听解说。听着讲解,看着演出,慢慢就进入了。到了一定年纪,看的戏多了,知道一些看戏的门道、看戏的奥妙。诸如“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还有乐队有六人、七人、九人乐队之分,内行的人看戏,总会问问“乐队是多少人”,就知道剧团的规模与声势了,就知道当晚看戏的热闹程度和热闹场面了。看完戏在回家的路上,还沉浸在戏中,走一路评价一路。甚至看完戏两三天,还会有邻里乡亲对演员的唱功、武功、唱腔等评头论足,意犹未尽。可见乡亲们对农村文化生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往往是对演出到了高潮的演员和观众而言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中也有人起哄吹起了口哨。如此,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演员的投入演出和对剧情的生动演绎。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演员进入了角色。有时也不免为角色掉下眼泪,真可谓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如此,真是疯子演戏,傻子看戏。其中剧团的亮箱戏《金沙滩》该剧行当齐全,剧情激昂。既有酣畅淋漓的大段唱段,又有炽烈火爆的开打。最能表现秦腔慷慨悲壮,以苦音见长的“舍子”段,为了保家卫国,顾全大局,杨继业宁可让大郎和二郎替宋王去赴宴,赴宴就等于去送死的这种大义民族气节。伴随音乐渲染,场面让人悲痛欲绝,生死离别。《虎口缘》中“未开言来珠泪落,叫声相公小哥哥”是天真无邪的稚气稚语。《白蛇传》中的“西湖山水还依旧”那诗情画意含蓄矜持的表达,委婉缠绵,那颇有细语绵绵的感觉。
说起看戏,就会想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社戏》中这样描写: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地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农村庙会演戏,都是露天剧场。不但规矩,而且有一套独特的程序。一般正会的头天晚上挂灯,为之“挂灯”“开台戏”。当帷幕开启,要唱一折神戏或一本神戏,为酬神、敬神、祈福,是一种特有戏俗,演出的目的主要是为沟通神和人,以满足民俗信仰的需求。比如《刘海撒钱》《香山寺还愿》《黑虎坐台》等,先是祭场,做一些祭天祭地祭众神的动作,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保佑演出顺顺利利、观众平平安安。每场戏的前面,乐队演奏秦腔牌子曲,督促后台做好开演准备,几声紧板便是开演的信号,加演“折子戏”之后,本戏演出开始。
时光流逝,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网络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看什么节目、视频就更方便了,不出家门就可以炕头看戏。我在偶然间关注了“秦腔爱好者”公众号,每天都能看到精彩唱段。受网络的冲击乡戏日渐衰败了,群众看戏的品味也不断提升。有时间有演出,锣鼓声节奏依旧铿锵,戏台下人头攒动的景象很少重现,只留下了稀稀落落的老年看客。一些剧团养不住人,只好解散或者化整为零唱了小戏,沦落为办丧事人家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繁花落尽,背后是无奈的凄凉。但遇到陕西来的好戏,春荣张家为父母贺寿,请来西安易俗社演出,那看戏的真是人山人海,深受群众欢迎。
家乡戏,犹如用糜子酿造的老酒,醉人醇香。不知怎的,每每听到熟悉的唱段,我会想起小时候看戏的场景!那的确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乐于看戏的情结呀!
儿时喜欢看戏,中年不变。到现在只要听到附近那个村子有戏,只要时间保证,定要带上马扎子,有时还会约上一二戏迷,步行或驾车看上一两场,坐在戏院子,一边看一边品评着,回家有时落得一身灰土,心里也是乐滋滋的,有时候有些事是难得喜欢!
2024年8月
郑万峰,宁县早胜人,民盟盟员,高级教师,市县政协委员,喜欢文学,爱好旅游、摄影。
“空谷亦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约 稿:13629341693
XP1362934(微信)
13919609632(微信)
“空谷一兰”迁移“空谷亦兰”
往期回顾
“空谷亦兰”刊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