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大塬是大自然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恩赐。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地上长庄稼,地下藏石油,还有储量丰富的煤和天然气。丰富的农产品,深厚积淀的农耕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使得以面食、蔬菜为主,辅之以五谷杂粮精工细作的素食餐饮独具魅力。
自周先祖在这里“教民稼穑”,生活在大塬上的人们,从自有的资源出发,在承平年丰的日子里,以由衷的自豪和坚定的传承,在锅碗瓢盆的交响变奏中,摸索出一道道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佳肴,流传至今。
冬小麦是黄土大塬最主要的农作物,只要有小麦面,家里的主妇们就可以用蒸、烙、炸、煮等多种方法,做出千姿百态、令人目眩神怡的各种面食来。
蒸食类主要有蒸馍、花卷、包子、蒸糕、蒸饺、蒸面等。蒸馍是最经常食用的主食,细粉小圆馍尤为好吃,酵面发酵,揉搓到位,蒸出小馍圆而软、白而嫩、嚼有筋,遇红白喜事,于蒸馍顶点一豆粒般红点或米粒状梅花点,看起来犹如新雪衬梅,吃来别有韵味。花卷则擀面为层,逐层着以香油,稍使姜黄,然后数层相叠,加以特别旋卷。若遇丰登喜庆或走亲访友,则着意制作、竞技斗巧,能做出状如莲花、如海棠、如梅花、如菊花、如佛手、如果蔬、如水波、如云景等多种形状的彩馍,望之让人下不了口,舍不得吃。
烙饼是仅次于蒸馍用量的干熟食品,适于出门远行携带,包括烘烤、烙蒸等不同加工方法,品味各有不同。形状有大似满月的“烙馍”,有小如浮萍的“干粮”,有厚过三指的“锅盔”,还有薄如亮纸的“煎饼”。有酥而软的起面(酵面)饼,柔软而劲道的死面(不发酵)饼,脆而香的烤烙饼,柔而嫩的烫面饼、千层饼。早胜塬上的“狗舌头”饼、炉齿饼,烘烤的点心,都是闻名遐迩的烙饼点心佳品。
塬上油料作物丰富,以油菜为主,其次为荏、麻子、胡麻、芸芥等。油菜伏天种,秋长叶,冬育根,次年春间出新苗,谷雨之后结籽,芒种前后收割。每到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一茬一茬金黄的油菜花,在绿茵如海的麦田衬托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四处弥漫着独有的花香。塬上人把植物油叫“清油”,油菜籽油是“清油”中的上品。油炸食品以清油为主,家庭多食用“油饼”,市场上以“油糕”、“麻花”居多。早胜镇南新城豆家的油糕几代人传下来,形成了皮酥内筋,糖芯爽甜,温热入口,不腻不淡,色味俱佳的特色。每逢集日,当街支起一口滚油锅,一丁点油糕发面放入掌心,双手配合,边旋边捏形成凹状放入糕馅,避免粘手,手指还时不时在滚开的油锅中蘸一下,看得人心惊肉跳。每年端午节半夜三、四点就开始做准备,天一亮就上到街市上支油锅,能卖出近万个油糕。一个小油糕摊子,三天一个集日,一月摆上十次,长年累月下来,一家人就从地坑院搬出来,四合院内盖起了小洋楼。
每逢过年,家家都要油炸果子做下酒菜,用蛋清、大油、细面等揉在一起,捏成佛手、三角、耳骰等多种花样,只有寸余大小,着以植物姜黄点染着色,炸熟后色亮、酥香,是酒菜中搭配的一道小甜点。
其实考验家庭主妇日常手艺功夫的,是煮食的各种面条。塬上人家所谓的家常便饭,是指蒸馍、米汤、面条。面条种类繁多,有切面、削面、搓面、拉面、揪面、挂面、饸饹面。切面中又分为细面、宽面、韭叶面、旗花面。其中的细面最具特色,也最见手艺。用上好的小麦粉,和面时要放少许用草木灰做的“灰水”,因其碱性,水不能多,用力反复揉压成块状后,用湿毛巾盖住放进瓷盆“醒面”,揉揉醒醒反复几次,等面完全均匀地和在一起后,才能放到大案板上,用擀杖推成薄如亮纸的一大张。擀面时要边擀边撒上玉米面“面泼”以防粘连。擀成的一张细面大如伞盖,双手用擀面杖挑起,能把擀面者遮得看不见上半个身子。然后叠成一拃宽的长条,一只手按面挡刀,一只手拿着木把铁托安着割麦刃一样锋利的专用切面刀,垂直方向,刀头着案,上下开合,刀刀见底,一次断开,每次间隔相等,不能忽宽忽窄。切细面的刀功,非一日之功。许多年轻媳妇把面擀开了,要叫老婆婆来切面。有的老婆婆即使老到要跪在案板前的凳子上,也能把一张面切得细如发丝整齐如一。
面食中最有名的“臊子面”,必须是细面来做。煮熟后的面条要细而长,还富有筋力,从煮面锅里搭捞面条,个矮的人要踮脚扬臂反复几挑才能放进碗里。出水如粗线数根,入碗似银丝一盘,浇入用黄花、木耳、豆腐、红白萝卜丁、五花猪肉做的肉丁臊子汤,面不溢汤,浮而不乱,最后撒上些许香菜末儿和葱花。木耳黑,葱花白,辣椒红,香菜绿,五色相间,辣红葱白油而不腻,一筷挑起吸食,其声如哨,香在口中,美在心里。
过去塬上人夸年轻媳妇好,一定说得是心灵手巧、针线茶饭手艺好的“巧媳妇”,而不只是模样俊俏的“俏媳妇”。茶饭手艺要好,好在粗粮细做的手艺上。过去的年月,谁家也不可能一年四季顿顿有白面吃,能做好玉米、高粱、糜子(有硬、粘两种)、谷子(有酒谷、饭谷)、荞麦(有甜荞、苦荞)、莜面、燕麦和黑豆、白豆、黄豆、绿豆、红豆、豌豆、扁豆、蛮豆、小豆、豇豆多种豆类以及洋芋、红薯,就显手艺了。
玉米、糜子的面粉发酵后蒸成的发糕,叫“黄儿”,金黄、酥甜,后味微微带酸。粘糜子、酒谷发酵后蒸成粘糕,搓成五寸来长的棒状,放在阴凉处,能存放好长时间。吃时切成薄片儿,用浅油烙炸,略显焦黄,涂上天然蜂蜜食之,亦是过年才吃的一道美食。荞麦凉粉,高粱搅团,糜子面窝窝头,豆子炒面,粘米炒面,豌豆面糊汤,黄豆豆腐,洋芋粉条,也都各具风味,都是天然环保的美食佳肴。小时候大人中间就没有个戴眼镜的,肥胖的也很少,也没有听说要吃什么维生素补充营养,可能就是这些粗粮淡饭的功劳吧!
在副食上,以蔬菜为主,肉蛋次之。因为蔬菜以自家种植居多,上农家肥,不施化肥农药,所以长期以来,吃菜以生调生拌为多,熟炒较少。
青辣椒、大蒜、萝卜、韭菜、黄瓜、芹菜、芫荽、笡莲、茄子、葫芦、白菜、莲花白、葱、洋姜、青笋、西红柿、菠菜、黄花菜、豆角以及野生的小蒜都可以盐醋为料,生调或蒸熟就食。深秋时节,以青白萝卜、青辣椒及葱合为一体调拌的“三大王”菜最具特色。三样菜品均切成细丝,调以盐、醋,或热泼少许熟油加以拌和,清脆分明,三种辣味如同油画颜料中同一色系中的深、浅、淡,三辣俱在其中而又层次分明,脆嫩辣香,余味深长,就着热蒸馍,喝小米粥,几筷子入口,不禁使人唏嘘下汗,食欲大开。
漫长的冬季到来之前,储藏、腌制蔬菜,就要为越冬做准备了。把秋季收获的冬瓜,顺长轴方向旋切成圆筒状的薄条,在太阳下晒干,分成小把放在干燥处,食用时用水稍泡,切成寸许的小条,烩入面条中,似素似荤,脆中带香。油菜的叶子在霜打之后,摘回晾干,也是做烩饭吃的好配菜。土豆、黄萝卜、白萝卜、洋姜则在地下挖有专门的菜窖储藏起来。在黄土地上开一米见方的口子,挖下两米多深,人口多储菜多,还可以斜刺里往水平方向挖,然后一层储菜一层黄土掩埋起来。需要时揭开菜窖的盖板,从土中刨出来。又厚又湿的黄土层,像一个既防冻又保湿的大棉被,使蔬菜免干受冻,还保持了水份,啥时候吃都新鲜。
韭菜、大蒜、洋姜、大白菜、包心菜则可以腌制起来。把大白菜稍许在太阳底下晒晾一下水份,然后在开水锅里过一下,用半人多高的大缸,盛上井水或山泉水,放入盐、生姜、花椒、干辣椒等调味品后,再放入大白菜,用大块石头从上面压住,让水完全把菜淹没,封住缸口,在窖里放上月余,冬天里家家都要做的“浆水菜”就可以发酵充分食用了。一朵腌好的大白菜,如同镀上一层金黄色的松香,由翠绿变成金黄,切成细丝,拌上喜好的佐料,食之爽口、清脆、微酸、性凉,正好给冬季火炕煨燥的身体清热泻火。
“浆水菜”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蔬菜加工方法,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周礼》中更是记录了七种蔬菜做的“菹”(音“组”),菹就是腌渍发酵、不易腐坏的酸菜。古人把菹分为两种,切细后腌的叫“齑”(音“积”),整颗腌的叫“菹”,一颗大白菜,也承载了上千年的历史。
早胜镇寺底村出产一种韭菜,必须多上鸡粪,一茬长成后,叶长肉厚,令人惊奇的是,韭菜叶的顶部寸余是成90度直角弯回来的。冬季腌菜,人们都要找这种“镰刀韭菜”。摘掉烂叶,不能用水淘而用毛巾擦净,切成寸余,和红青辣椒丝拌匀,撒上粒状的海盐,压入阔口的瓷坛中,一周过后即可食用,亦是冬季吃面的下饭好菜。
黄土里刨食不易,人们就祈求神仙保佑风调雨顺,对大自然充满敬畏。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敬“灶王爷”。烙白面“干粮”,献在灶台侧墙上贴着的灶神像前,上香,叩头,祈求来年能吃饱肚子。从小教育孩子一粟一饭来之不易,爱惜粮食,敬重食事。饭前净手,端坐桌前,食不敲碗,卧不进食。进餐时不许择食,端上什么就吃什么。吃馍不能剥皮,碗上残食必须用舌头舔干净。吃烙焦的馍馍,舍不得浪费,哄娃娃说“焦馍吃了拾钱哩”!小时候我们都抢着吃焦馍,吃了走路时就低着头,看从地上能捡个钱么。直到大了,才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服,放炮仗,吃白馍馍、臊子面、土暖锅。正月初一天一亮就赶紧把面吃了,因为稍微一耽搁吃得迟了,村里拜年的人就来了,得陪上给先人磕头散糖果,这姓走了那姓来,就再没个能把饭吃完的空时间。初一中午吃土暖锅,把用卤汤炖的豆腐、萝卜、粉条、黄花、木耳装入锅底,上面盖上炒到七分熟的五花肉片,暖锅的胆芯装上点着的木炭,不一会儿整个暖锅就烧得热气腾腾,突突声响。吃暖锅一定要配上四碟小菜,豆芽、蒜片、腌韭菜、红白萝卜丝,菜要垒高显尖,醋汁要浸漫四边,凉菜要垒得高汤汁满,俗称“水围城”。娃娃是上不了桌子的,大人给个白馍加上两片肉,再放上一点腌韭菜,那味道能记上一整年。
暖锅一定要用一个木盘和四个小碟一起端上来,稍微讲究人家的端饭盘子都刷上暖红色的油漆打底,上面还画着山水鱼虫花鸟。冒着香气燃着火焰的灰黑色紫砂暖锅矗立在盘子正中央,四个小碟捧月般放在四角,二尺见方的一个小木盘子,似乎端上了一个山水自然五谷丰登的大世界。父亲生前是一个爱吃不短嘴的人,念叨起家乡的美食,总说现在啥都做得太粗糙不讲究了。临终前一年,即使在病中,一个人吃再简单的饭,也要家里人收拾个盘子端上来。他坚守的,恐怕就是家乡饮食传统中那独有的韵味和魅力吧!
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形成的饮食文化特点也不同。相互比较,无所谓孰优孰劣。用自己地方所具有的食材,合理地搭配,科学地加工,使其有益健康,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美味可口,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如今地球都快变成一个村庄了,高度市场化全球化正在消弭着地方文化特色。无论如何发展,最令天下游子魂牵梦绕的,恐怕还是家乡那一口无可替代的美食吧!
来源:庆阳文旅
“空谷亦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约 稿:13629341693
XP1362934(微信)
13919609632(微信)
“空谷一兰”迁移“空谷亦兰”
往期回顾
空谷亦兰”刊首语
郑万峰:早胜端午节
郑万峰:早胜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