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治海:寒衣节

文摘   2024-10-30 21:39   甘肃  
 点上方谷亦兰免费关注

 与您相约,与您分享






寒 衣 节


雷治海



“故人泉城且莫待,满把纸钱寄幂乡”,饱含深情的表达了人们在寒衣节思念逝去亲人的悲伤之情。在中国汉文化传统中,寒衣节,也就是每年的农历十月一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民间传说,这一天阴间放假,让逝去的人到阳间和亲人见面,来取亲人送给他们的钱和衣物。这一天,逝去的亲人会托梦给自己的子孙,告诉他们自己在阴间的生活。甘肃庆阳深处关中地区,受汉唐文化传统影响,历来民间十分看重寒衣节。


我的老家在庆阳早胜原。据史载,唐朝庆阳为京畿要冲,唐玄宗为弘扬孝道,下令每年九月初都要“荐衣于陵寝”,把做成的冬衣供在祖先牌位之前,以这种方式弘扬孝道,逐渐演变成拜坟祭祀、烧衣敬祖的习俗。在我童年记忆中,农村大塬阡陌交错,人们多沿沟而居,俗称沟畔。绕沟多有院落,每家有一门楼,沿沟建有土墙,孩子们一般不上大原玩耍,喜欢绕沟畔村庄玩,俗称胡同。
在我幼年印象中,村庄到处充满欢乐,每到下午,胡同里到处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爷辈和父辈很多故事,以及童年很多往事都印在脑海中。每年春夏秋冬的很多事件历历在目,爷辈在记忆中相对貌相模糊,但父辈音容宛在。在我的印象中,农村对“十月一”的重视程度,远比现在的清明节重视一些。那个时候,我的家族较大,人口较多,多集中住在沟畔胡同。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之前,也就是农历九月底的几天,我的大大(父亲的堂兄弟)们,都会念叨“十月一”反倒很少听到寒衣节,多称“十月一”。在我的印象中,有那么几年家族是特别重视“十月一”。在这一天到来之前的农历九月底,大大们都叮嘱我的娘娘们,让她们提早做些准备,比如安排各家蒸一些面做的祭品,比如寿桃、花馍、面饼,涂上绿蓝红等颜色,准备在十月一上坟。那个时候,因为农村穷困,一般不会用鲜花、水果之类,最多用几个苹果。

寒衣节的头几天,一些远在外的兄长,由于通讯很困难,一般都无法问到。近处俗称“姑娘姐”亲戚,我的叔辈们,如大大、二大、四大、五大、六大,会利用赶集日,或者街上唱大戏,互相传话,托亲戚捎话问信,看十月一日这一天,哪个“姑娘姐”回娘家上坟,也托人给在外的堂兄弟捎话,问这一天会不会回家。在九月底的这几天,街镇明显也热闹了许多,明显感觉会有特别的日子要到来,卖香纸、黄表、纸衣服的摊位多了不少。到农历二十八或二十九,九月最后两天,我的父辈们就会互通信息,互相告知,“十月一”寒衣节这一天谁要来娘家、兄弟和侄子谁要回来。我们这些年龄最小甚至还未上小学的几个小堂兄弟,在十月一这一天都充满期待。原因是小孩子都喜欢热闹,在这一天能见到半年甚至一年见不到的一些姑姑、姑父,还有一些堂兄和嫁出去的堂姐。所以到这一天,从早到中午,都喜欢到各家跑一跑,看谁都回来了。

寒衣节的这一天早上,我的父辈早早就准备好香、纸,上坟用的献品。同时也做好家里来客的准备,最明显的标志,这天早上绕村庄喊卖豆腐的人,都会在各家门口停一下,各家都会买些豆腐。然后我的几个大大,就会不时在胡同口看,盼亲戚的到来。传统上到中午时分,各家亲戚和要回家的堂兄们就早早回来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就会绕着胡同跑来跑去,站在大人们身旁,听他们拉家常,叙说今年各家的变化,粮食的收成,还有他们的生活情况。言语之间,亲情浓浓,关心之情,溢于言表。约到中午刚过,记的我二大、四大还有我五大、六大,就会统一集中侄辈和来的“姑娘姐”,走在最前面的人提一个带玻璃的方灯笼,紧随其后的一个人,提一个笼,装一些麦草。再后面人端一个大方盘,端着蒸的寿桃和面点。后面人拿小木盘装着香、表、纸,所有人走成一长串。大多男性走在前面,女性走在后面。走成一排,结队前去坟院。在我的记忆中,十月一集中上坟是连续了好多年。我记的前面点纸的多数是我二大和五大,我的堂兄有二哥、六哥、七哥和八哥。所有上坟的人表情都很庄重,双膝脆地,烧香点纸,为头的的大大和堂兄还会对着坟头说些“爷、奶,我们给你送纸来,请你穿好吃好”之类的话。当时我们年龄很小,虽然不知其中的道理,但下跪是认真的,同时也不时看一下大人的表情。现在回忆起来,“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是完全可以表达当时人的心情的。


十月一日送寒衣,亲人诉说相思情,上坟回来,免不了大家要坐到一起,互相诉说对上辈人的回忆的思念,也聊一下近一两年的生活,相互问候一下各人的生活和在外情况,充满了浓浓的乡情,虽然各人各家情况不一样,但大体都如出一辙,生活不会有巨大变化。中午各家都准备了比较好的饭菜。一般最好的饭,就是臊子面,还会炸油饼。到下午,姑娘姐们就会回家。前多年由于年龄和工作原因,确实对父辈当时的心境理解不是很深,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情的增加,还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才深知民间为什么非常重视寒衣节。我们是大汉民族,汉朝建立后,一直沿用十月为岁首的传统,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但十月一作为祭祀节日,已经约定俗成,在民间形成习惯。时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老家人越来越少,几乎可以用寥无几人来形容,每回到老家村庄,可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样的心境来表达,心中总不免升起惆怅萧瑟之情。下一辈的孩子多在外,也少有回乡。每回十月一,完全可用“高高坟头草,谁与回头望”来形容。记的大前年,远在贵州异乡,深处南国,寒衣节的夜晚,听着流淌的河水,望着各十字路口跪地送纸的人们,才深切体会到思念亲人的痛楚之感,才会理解古人为什么会确立寒衣节,就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记忆过去,不要忘记逝去的亲人,更不要忘记血脉的传承。

作者简介:雷治海,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空谷亦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编辑:空谷一兰

约  稿:13629341693

         13919609632(微信)

“空谷一兰”迁移“空谷亦兰”





往期回顾

张智勇:村头即景

付兴奎:文字的故乡

石小平:柿子熟了


空谷亦兰
读书 教育 乡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