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民
地名是民族文明史的记录和见证,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地名不仅标识着不同种类的地理实体,而且还承载着普通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考证地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背景,理清地名历史脉络,探寻古老地名和传统地名生命力犹存的真谛,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本文主要对庆阳市境内的县(区)地名来历脉络加以研究探寻,以期与同仁共享其中的乐趣,表达幸福归属之情。
一、西峰
“西峰”乃“西戎”之转音。西峰来历应取自于秦霸西戎的故事,今日之秦霸岭即秦穆公会西戎、北戎之地(《清顺治庆阳府志·山川》,511页)。现今秦霸岭有,而西戎无。西戎乃春秋时对今庆阳一带少数民族的称呼。早在尧舜时代,这块地盘为禹贡雍州属地之一部,这里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戎族存在时间较长,先后有“戎翟”、“昆戎”、“彭戎国”。《庆阳府志》记载,周定王八年(前461年),秦与韩、魏“剪灭诸戎”,实际未被消灭。《括地志》记,“宁、原、庆三州为义渠戎之地,周祖不窋公刘居之”。周定王三十五年,秦厉公伐义渠戎。秦始皇时,蒙恬领兵掠地,西逐群戎。唐初征服吐蕃,原在青海的党项族被迫迁入庆阳、宁夏、陕北一带,庆阳一带仍是“西戎”聚居地。唐以后,特别是经过五代和宋,由于连年战争、饥荒,移民迁徙,汉族大量入庆、原、宁诸州,异族汉化,这里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的地区。北宋时,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与宋对抗,掠城占地,向原州、庆州进兵,成为汉族和西夏民族争夺对峙的边境要地。庆阳曾是古代诸戎繁衍之地,宋朝廷仍视为“戎”地,西夏争夺犯境,宋则派兵抵抗。北宋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及南方广大地区,相对于宋都东京而言,庆州一代仍属于西戎。
西峰的名称来历较晚,明洪武年间始有西峰之称。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庆阳府志》安化县的村市中有石社、温泉、董志、赤城、驿马关等村镇,尚无西峰的名字出现。明代洪武年间开始,西峰逐渐成为西安北去宁夏的要冲和商贸集散地,而董志、驿马的商贸集散地位置渐被后来发展起来的西峰取而代之。“(清同治)五年夏六月,回勇至西峰镇,统张在山驰御”(《庆阳府志续稿》172页),证明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5),已有了西峰镇,经晚清直到民国,发展成为陇东重镇。1935年成为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1949年成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85年成立县级西峰市,2002年为庆阳市所在地,西峰市改为西峰区。
有一种说法,西峰得名和藏官寨(寨子城)有关,寨子城是最早的城,为明嘉靖年间陕西布政司下属参议陈其学所建。陈其学,山东登州人,进士出身,为防御侵犯,由陈其学督工,嘉靖三十年,筑起了赤城堡、温泉堡、秦霸岭堡,秦霸岭堡俗呼为张官儿寨(明嘉靖庆阳府志141页)。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庆阳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其后十多年,水旱虫灾连年不断,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烽起,庆阳、银川一代动荡不安。“套骑二万,入环庆,杀伤人以数十万计”(庆阳县志)。寨子城筑成不久,即更名为藏官寨。明万历时,安徽凤阳府定原县人张泰,号西峰,在庆阳府任百户长,因行伍变迁,弃官定居于藏官寨,乐善好施,祈雨拜佛,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得百姓爱戴,人们就改藏官寨为张官寨,将寨子城外的村子“西戎”转音呼为“西峰”,以纪念这位大好人。
在其附近,驿马、彭原都在汉唐时有之。董志镇,乃四达通逵、贸易辐辏之地,明嘉靖二十七年参政汪尚宁筑董志堡(明嘉靖庆阳府志141页),说明在明时已有此名。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平定回民起义之后从安化县析董志县,以董志为整个大原命名,使董志塬声名远扬。
二、庆城
庆,以礼表示祝贺之意。庆阳地名来源于周先祖不窋窜于此,孙公刘“复修后稷之业”,使“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此郡位值北山之南,故曰庆阳。(明嘉靖庆阳府志·地名,24页)
“庆”繁体作“慶”,《说文解字》曰:“慶,行賀人也。从心从夂。吉禮以鹿皮爲贄,故从鹿省。” 清代段玉裁注:“賀,以禮相奉慶也。从心从夂,謂心所喜而行也。吉禮以鹿皮爲摯。士冠禮,聘禮,儷皮。”由此可见,庆的原始意义是,因为他人有好事有吉利的事,用鹿皮做礼物以示祝贺,非常真诚虔诚,说明“慶”与游牧打猎生活关系密切。“慶”字最早出现于周先祖的第四代“慶節”名中,也是一个例证。
夏时,周先祖不窋在此地建北豳城,教民稼穑,树艺百谷。秦时置北地郡。隋开皇十六年置庆州,隋末起,宋、元、明、清相继设置府、州,沿用弘化、顺化、安化县名,县城位于州治内。1913年废除府、州,安化县改为庆阳县,2002年庆阳地区改为庆阳市以后,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
庆者,贺也,以礼相奉庆也。以“庆”命名,也是庆阳一代古老淳朴民俗民风的体现。《史记·周本纪》:“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民赖其庆”,即由于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使“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老百姓感激他,依靠他,以礼相奉庆,诗人歌乐思其德。此后,公刘的儿子也取名“庆节”,当与此有关。并不是取得什么胜利而庆祝之意。
三、宁县
“宁州”,因“公刘惠泽丕布,黎庶以宁” (明嘉靖庆阳府志·地名,24页)而得名。
“宁州”、“宁县”取“使州县安定”之意。
宁县,汉置泥阳县,东魏置华州,寻改置班州、邠州、豳州、宁州,晋建兴间没于戎(明嘉靖庆阳府志·建制沿革,20页)。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皆为宁州。1913年宁州改为宁县。
宁的繁体字为“寜”或“甯”,寜本作“寍”。从宀(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寜”为“寍”,“寜”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寜”简化字。“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本义为安宁、平安之意。
在这里意思是“使…安定”,宁州,使州县安定。如:宁人,即安定民众;宁边,即使边境安定。魏晋时,这里是匈奴、鲜卑、羌、夷、胡和汉族杂居之地,频岁饥疫,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或战争,改名“宁州”即取“使州县安定”之意。宁州,山川险固,为关辅保障。(《清顺治庆阳府志·形胜》507页) “联络关陇,襟带邠岐,川谷高深,地形险固。岭北有事,州每当其冲。秦并义渠,渐启榆中之塞;唐保豳宁,卒挫吐蕃之锋。《志》称易守难攻,信矣”(《乾隆新修庆阳府志》64页)。
四、 环县
环县,因水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河水萦回环抱,故名” (明嘉靖庆阳府志·地名,24页)。
“隋初,改置环州”(乾隆新修庆阳府志54页),这是环县第一次用“环州”命名。后周广顺二年三月(952年),因避太祖郭威之讳,改威州复为环州,“环江,在县西二里,委曲环抱,石桥交跨,小港分流”(乾隆新修庆阳府志71页)。此处对环江的介绍仅仅是县城一段的描述,不够准确详实,作为一条河流,应该全面注明发源地、流入地、长度、流向、径流量、流域面积等。《环县地名资料汇编》讲环县因“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改名”,殊不知五代唐宋之时,还没有“环江”这个名称,叫“马岭水”(汉置马岭县),怎可能用“环江”来命名呢?不论城西这条河或者水叫什么名字,一条河环绕西北、西面、南面,“水”与“城”委曲环抱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种山川形势,这个城叫“环”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设州即叫环州,设县即为环县。此后,马岭水因马岭县的废止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记忆,环江的名称叫得越来越响了。应该说,环江因“环州”“环县”而得名,不是“环州”“环县”因环江而得名。至于为什么叫“江”而不叫“河”或“水”,则反映了干旱地区人们对水的渴望和寄托,希望它像湿润地区的江一样奔腾汹涌,长流不息。
在此前后,还有几处叫环州的,最容易造成混淆的是隋唐时期属灵州的那个环州,实际应写“环洲”,地点在今天宁夏中宁县东北的鸣沙镇。那个环州,是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会州置环州的,“以大河(今黄河)环曲为名”,此处确实“西枕黄河”,而且“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曰鸣沙”,后来很多人在考证环县建置沿革时,误以为此环州就是环县之环州,并且将会州、鸣沙等地名附着于环县。
环县在古时称“方渠”和“通远”。“方渠”这一地名汉时就有了,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又分马岭置方渠县(县治移至今县里),归属庆州,直到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威州治于此停止,使用时间达一千年左右。环州在五代周后期,曾降州为通远军。通远者,通向远方之意。北宋时期,“通远”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关。通远其名,从五代到宋、金直至元至元七年,是一个县级建置。“通远”地名使用了三百多年。
五、镇原
据《元·地理志》载,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镇戎州与原州合并,取镇戎州的“镇”与原州的“原”,起名镇原州,州治定在临泾县城,即今镇原县城。镇原州当时辖临泾、彭阳、东山、三川4县。
据《明·地理志》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廷将镇原州降格为县,把州西的部分地盘划归固原县,镇原县以州城为县城,隶属巩昌府,后改属平凉府,清乾隆四十二年改属泾州,民国初改属泾原道,1926年直属甘肃省政府,1928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西峰专署,1949年属甘肃省庆阳地区,2002年隶属庆阳市。
镇原州的前身——镇戎州。北宋初年,西夏逐渐强盛起来,陇山地区一线成为宋、夏交界地带,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起初,宋王朝袭用旧制,在山内建有渭州(今平凉)、泾州(今泾川)、原州(今镇原)。宋夏发生好水川和定川寨之战,宋军连连失利,引起朝野关注。宋廷接受王尧臣的上奏,加强了宋、夏交界一带的军事力量,建立了军政合一、平战结合的相当于县级的军政机构——军,以保境安民。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把原州所属平高县划割出来,成立了镇戎军。
镇原州的前身——原州。原州是北魏正光五年(524年)所置。辖境相当于现在甘肃的镇原、平凉和宁夏的彭阳、固原一带。州治开始设在高平县,北周改名平高。唐朝末年州治迁到临泾。五代、北宋时原州仍在临泾。《平凉府志》记,大原为“镇原县古大原也”,大原立州即称原州。
六、华池
华池,水名。“在县(合水)东北一百里,源出保安县,流入鄜州界洛河”(《清顺治庆阳府志·山川》516页)。即今之葫芦河,是北洛河的主要支流,上游称二将川,先后有荔园堡川、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苗存川等几条水注入,入富县后汇入北洛河。在古汉语中,“华”即“花”,华池的意思是像花一样美丽的池水。华池河沿线水流蜿蜒曲折,山川秀美,鸟语花香,四季景色各异。
关于华池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王母娘娘有两位侍女,很得娘娘欢心,王母准许她们下界游玩。两位侍女来到人间山清水秀之处,发现一汪潭水,碧波荡漾,林茂草丰,花香四溢,百鸟啁啾,两位仙女尽情的嬉戏沐浴之后,重返仙界。从此,这一池水,久旱不枯,久雨不涝,水质甘甜,能沁心明目,医治百病。之后,人们就把这个池水叫“花池”,再后来,设立了县,即叫华池县。
西魏大统六年(540年),始置华池县,治在今林镇东华池村之库多汗城。库多汗城位于二将川与豹子川交汇处东侧,与东华池城隔河相望,依山傍水,形势险要。隋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华池县,三年后县治移至东华池城。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华池县。1934年于南梁复置华池县。1962年五置华池县,县城驻地柔远镇。华池县在历史上曾经历了“五置四废”的变化过程。
七、合水
合水之名来源于庆阳府。“旧在府治,以二水合流得名。今县治东西二水亦合。”(明嘉靖庆阳府志·地名,第24页)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合水县,治在今庆城西。庆城镇形胜为“二水合流,群峰环峙”。这里所说的“二水”,即东河、西河,东河,源出沙漠、白马、怀安、柔远川及延庆、灵沟水,南流入安化县城东,会于西河,南流至合水县马莲河。西河,源出环县,合马岭川诸水,至府西城下,与东河合(《乾隆新修庆阳府志》67页)。东河,即今之柔远河,西河,即今之环江。这是合水县名的最初渊源。
唐天宝元年,合水县治迁至今老城镇后,形胜为“城当大山之北,负尖岭,面平岗。远近各有水,皆发源于子午山。自岭以西,皆西流;岭以东者,皆东流”(《乾隆新修庆阳府志》64页)。县城所在地,恰恰是二水分流,群峰环峙。
唐武德六年(624年),改合水县为合川县,增设蟠交县、乐蟠县;天宝元年(742年),改蟠交县为合水县,乐蟠县并入合水县,治在今合水老城镇。1949年县治迁至西华池镇。
八、正宁
汉代,县域建立独乐、阳周二县,是正宁建置的起始,阳周县治在今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县为罗川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梦群仙现于“罗底”,派使臣在罗川县挖得玉真人像27尊、心星1座,取“真人安宁”之意,改罗川为真宁。宋、金、元、明、清初仍以真宁为县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世宗“胤禛”之讳,改为正宁。正宁之名始见史册。1932年县治由罗川迁至今正宁县山河镇。
“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地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凭着对这一方水土的深沉挚爱,我认真查阅方志和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写成了以上文字。因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本文仅仅只是对庆阳市县区地名的管窥而已,诚恳地期待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2015.06.08)
作者简介:
曹新民,男,生于1964年,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长期在政法机关工作,爱好文史,在有关刊物发表诗词文章多篇。
“空谷亦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约 稿:13629341693
XP1362934(微信)
13919609632(微信)
“空谷一兰”迁移“空谷亦兰”
往期回顾
“空谷亦兰”刊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