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民企的现状和痛点

文摘   旅游   2024-08-21 13:49   坦桑尼亚  

前言

前几天好几篇关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随笔,而这次非洲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来考察非洲的政商环境、税务政策、投资机会的,这一篇终于要切入正题了!

非洲行系列:
坦桑随笔
肯尼亚随笔(一)
肯尼亚随笔(二)
肯尼亚随笔(三)
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一)——非洲员工一年父母亲要死七八次!
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二)——非洲人对中国人友好吗?
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三)——中国人在非洲赚什么钱?
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四)——中国在非洲民企的现状和痛点

《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写了(一)《非洲员工一年父母亲要死七八次!》和(二)《非洲人对中国人友好吗?》,(三)中国人在非洲赚什么钱?》,留了两个伏笔,一个是关于各种税的,另外一个是关于全球转移定价设计以及资金流转安排的。
以上两个内容,你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花几十万美金都不会给你讲清楚的,我做了详尽的调研并结合我二十多年甲方乙方实操经验总结出来的心得。会设置成收费阅读,收费只是象征性的,只为了显示尊重。今天写的还是一篇免费阅读内容——中国在非洲民企的现状和痛点?
长期主义和人才

短期主义是不需要人才的,在港口城市现钱现货,英语都不用会讲,直接计算器上数字按按就行了。开个中餐馆、华人超市,很多也都是国内七八线城市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农业人口。
我们今天只讲规模稍大点的公司、带点制造加工的、投资有点重的、打算在非洲中长期发展的公司,或者国内上市公司(或者A+H)在非洲的业务板块。我之前的多篇小作文提到过,凡是打算长期在非洲发展的公司,或者说在非洲“赚到了大钱”的公司,动不动就给你来个几个亿、几十亿的税案!
显而易见的,这些公司派驻非洲的人员是严重under qualified的,现在流行讲六边形战士,派驻非洲的尤其需要全能六边形战士,但是现状是很多人就连一条边都是残的。
按照清北复交MIT哈佛算一层,985算第二层,211算第三层,一本算第四层,二本算第五层,野鸡大学算第六层,大专算第七层,大专以下算第八层来算,长期主义的公司派驻非洲的管理层应当是从第一层到第三层的,而实际情况很多公司是用的第七第八层的人。很多干脆就是大股东、二股东在国内务农的远房亲戚。
因为非洲山高皇帝远,老板的管控有点“鞭长莫及”,所以会倾向于把“自己人”放在关键岗位和核心管理层。而这样的位置,岂是随便一个老农或者大学都考不进的人能力所及的?
不会英语只是诸多短板中最不重要的一项,即使你英语专业八级,税务局、海关的文件中洋洋洒洒几十页全英文,每个字你都能看懂,就能知道该如何操作,哪些事项需要申报获批,哪家公司去报税吗?
一件生意该不该做,能不能赚钱,直接销售收入减去采购成本就行了吗?关税多少,增值税多少,哪些进口的进项税是不需要交的,哪些销项是不需要交的,哪些进项税需要转出的?这些政策在人家的政府官网上都有,你知道去查哪一条规定是和你想做的业务相关的?
也就是说,做一个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不出来,财务模型搭不出来,蒙头去做了,到最后才发现这项业务不赚钱!

随便给大家举个例子:这里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不像我们外高桥那么严,没有围墙、铁丝网等物理边界,只是划出一片区域建的。由于没有严格的物理边界,出去的货和废料也不会一件一件称重,都是靠BOM表来控制来料是否消耗完毕的。

要求交BOM表的时候,老板就吩咐手下技术人员去准备,技术人员不明就里,想邀功,就把物料消耗按照理想状态来做,损耗做的非常小。报给海关和保税区,过了几年来查,发现库存多了几百吨(实际库存原材料已经消耗完了),结果吃了几亿的罚单

一句话总结:用短期主义的团队来干长期主义的事情!

专业服务和知识付费

除了自身团队的能力非常有限之外,寻求不到外部专业机构的有效帮助也是一个痛点。在非洲,专业服务(professional service)两极分化的非常严重。

一头是我老东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地的分支机构,收费非常高,除非是A+H的大国企在当地的分子公司,不得不聘请四大为他们服务之外,一般民企是无力负担(unaffordable)这么高的服务费的。而且还存在语言沟通、服务范围、专业能力、“个性化服务/定制服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非洲人的智商是一个问题,加之英联邦合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中国民企很难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那里获得他们想要的灵活的服务”来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一头就是中国人在当地开的小事务所,一般就是一两个中国人(不一定是CPA或者ACCA)聘了几个当地的注册会计师(用来签年度审计报告/statutory audit report的)。他们收费很便宜,和中国客户的沟通零障碍,也能帮客户“灵活的”解决部分会计、税务问题。但也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对英联邦、IFRS了解不够,按照中国传统会计、审计习惯经验来处理英联邦国家会计、审计实务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由于这些小所合伙人本身并非国内顶级会计师,也不是IFRS的专家,更没有主导或参与大型A+H的上市项目,对于跨国公司业务特点、会计、审计要点、痛点没有相关经验。所以不具备服务大型跨国公司、大规模制造业公司的能力。一般中国民企往往仅聘请他们进行年度对外报表的编制和年度法定审定(这两项业务其实是有独立性问题的),发生税案的时候,可能聘请他们协助与税务局进行沟通。而真正能够产生巨大价值的增值咨询服务,由于种种原因反倒开展不起来(可能是个市场机会)。民企老板们往往会低估这些增值服务的作用,也没有多大的付费意愿,总以为请人吃个饭,饭桌上问几句就能解决。直到大的税案爆发,才会引起重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如说:非洲的英联邦国家税务官员对应收、应付对冲就非常敏感,减少应收账款,必须看到现金进账,你说他们死脑筋也好,但是监管机构就是这样的观点,你只能服从他。很多中国民企,采购、销售实质上都是自己的关联企业(形式上未必是),懒得打钱销账(事实上跨境支付也会有问题,可能肉包子打狗),长期挂账的应收、应付按照中国习惯进行对冲,这样又惹上大麻烦了。

解决方案

国内各行各业内卷升级、无利可图、甚至越做越亏,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美国、欧盟针对中国的关税、非关税壁垒、反倾销调查升级,大量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海外迁移是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最多的是搬迁去东南亚,也已经开始卷的不行,相关国家的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也在飞速上升。未来,大量产业搬迁去非洲可能成为新的趋势。

随着非洲各国税收征管的趋严,以及中国民企投资规模的扩大,改变以往土法上马的习惯,配备业务能力优秀且富有国际化视野、跨国公司管理水平的管理团队,将会成为未来赴非(大中型)民企的标配。

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大量海外IPO、投资并购中培养出来的大批优秀的财务、会计、税务、法务、咨询、投行等人才,由于2020年之后赴美上市之路被打断,A股池子出水多进水少IPO几近停止等原因,大量失业赋闲。来非洲创立中高端咨询服务机构,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敬请期待《肯尼亚、坦桑尼亚投资环境调研报告》后续文章!

码字不易,欢迎朋友们关注、留言,感谢点“赞”、点“在看”、点“转发”。

喵会计说投资
12年四大会计师,9年上市公司CFO,6年一级私募投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