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来年打虎?且慢,调理脾胃更关键

健康   2024-11-01 07:00   广东  

有约君说

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

经历过春生夏长,

在秋收冬藏的季节适当进补,

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确实有助养生防病。


但进补也有讲究,

补不得当很可能适得其反。

不同人群该如何辨证施补?


10月24日晚,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健康中国·我们行动”广州站“粤养越安心”健康大讲堂第三期活动在安利广州旗舰体验馆开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李华锋副教授做客讲堂,从中医的角度分享了“秋冬养阴”与“秋冬进补”如何统一,并为大家支招如何调理好脾胃,辨寒热、察虚实、分人群,辨证施补以达到更好的进补效果。


秋冬该如何进补?

“传统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季节阴生阳藏,是进补好的时节。”李华锋介绍说,现代人认为寒冷的秋冬季,由于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热量消耗少,胃肠功能较其他季节强,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话深入人心,但到底该如何补才有效?李华锋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秋冬进补分两种,第一种是一般性滋补,第二种是针对性或治疗性滋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李华锋副教授


一般性滋补:

针对平时身体健康、无特殊不适的人群,为了保持健康状态而采用“春阳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以调养五脏为主。


针对性或治疗性滋补:

主要根据阴阳及脏腑的虚损来滋补的人群,比如——

补气:可用黄芪、人参、五指毛桃;食材方面,萝卜(土人参)是不错的选择。


养血:可用当归、红枣、龙眼;食材方面,牛肉、猪血、鸭血、猪肝等红色食物有助于补血。


滋阴:可用百合、川贝、西洋参;食材方面,老鸭、蜂蜜等有助于滋阴。


补阳:可用枸杞、巴戟、鹿茸;食材方面,虾、乳鸽、核桃等有助于补阳。


秋冬进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选用食补与药补相结合,通过药膳、膏方、天灸、汤饮、按摩、泡脚等来增强效果。


“比如膏方,它是中医复方制剂,通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工序,精制而成。”李华锋说,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均可进补,尤以秋冬为佳,且以膏方为佳,既有滋补作用,又有治疗预防作用,但要进行体质辨识,辨证使用。


“秋冬养阴”与“秋冬进补”

如何统一?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但夏天我们喜欢绿豆汤、西瓜、凉茶等,而冬天我们又以牛羊肉,参芪虫草桂圆的温补为主。是不是自相就矛盾了?到底哪个正确呢?


“其实,我们实际的养生原则是要顺应自然之道。”李华锋解释说,春季和夏季,人体的阳气是向上向外升发的,体内阳气易不足,吃姜有助于温阳;而到了秋冬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趋于里而封藏,易损人体津液,胃肠也易积热,因此中医强调秋冬要养阴,萝卜清润,便很适合秋冬食用。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在提醒健康人群要顺应时节,积极防病与养生。李华锋说,养生也讲究“三因制宜”,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除了顺应季节的变化,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地域加以调整。所以,秋冬进补不是都要一味地温补,也不是都应一味地滋阴润燥,而是要辨证施补。


“如果进补不当,很可能虚不受补反而伤身。”他举例说:

比如广东人很喜欢食用的山药,中医认为它甘平无毒、健脾祛湿,不少人秋冬进补前会用山药来煲汤、熬粥吃,帮助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更利于补品的吸收。但山药也不是什么人都适合,比如便秘的人群,吃了山药可能加重便秘,就得不偿失了。


秋冬进补

调理脾胃是关键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华锋说,古人常常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忧伤难耐,饥困劳役,以致多伤脾胃。


而作为现代人,虽然不缺食物,但我们又面临着其他的问题。比如:

生活和工作节奏快的人群爱点外卖,有时忙起来一日三餐不规律,错过饭点后又很可能大吃一顿;


另有部分人养尊处优,很讲究吃食,每天膏粱厚味,烟酒不断,也很伤脾胃;


还有不少人常喝冷饮吃凉食,导致脾胃功能薄弱,这类人如果大量进补,特别是补肉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胃口差甚至食厌食、腹泻。


因此,秋冬进补之前需要调理好脾胃。李华锋强调,要重视脾胃功能,辨寒热、察虚实、分人群,遵循饮食规律循序渐进来补,比如:

辨寒热:寒性体质者可适当多食用苹果、葡萄,这两者平性偏温;热性体质者可适当多食用梨、萝卜,这两者有凉润之功。


察虚实:阳虚者多见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小便频,大便溏,食补可选羊肉,鸽子、核桃、韭菜、海参、泥鳅等;阴虚者多见虚烦不眠,口咽干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食补可选鸭肉、鳖、龟、藕、银耳、麦冬等。


分人群:比如女性宜喝滋补气血的汤,男性宜喝补肝益肾的汤,中老年人宜喝健脾养胃的汤,儿童宜喝富含蛋白质的汤。


脾胃的保健在于节饮食、调情志、少劳逸。此外,李华锋提醒:想通过服用膏方来进补,更需要调理好脾胃功能。有些人脾胃运化较差,舌苔厚腻,困倦乏力,胃口差,胸脘满闷,这种情况就暂时不宜服用膏方,否则不但不能吸收,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他建议这类人可在服用膏方之前服用一些健脾和胃、理气化湿的“开路方”,先调好脾胃。


因为,滋补类的膏方一般来说比较呆滞粘腻,难以消化,先调理脾胃,可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他指出,特别是一些脾胃不好,有上腹饱胀、胃口差、舌苔厚腻的人群,更应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另外,可“投石问路”,在服膏方之前先服几剂基础剂以观其效。


现场互动:

这类人宜气阴双补

很多人都听说过“阴虚火旺”,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李华锋解释说,“阴虚火旺”其实描述的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的一种状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阴虚火旺的含义和调理方法。


正常情况下,阴阳应该是平衡的,相互制约,相互滋养。但人体内的“水”(阴液)不足,无法滋养和制约“火”(阳气)时,阳气相对过旺,就像“火”失去了“水”的制约会往上窜。表现在人身上,通常会出现眼干、口干、鼻子干、嗓子干,甚至大便干燥等症状。这些都是因为身体的“水”不足,无法滋润身体各部位。同时,由于心火无法下行,还可能导致腹部寒凉、小便频繁,甚至水肿等。


“秋冬季节,这类阴虚火旺的人群进补时更要注重养阴。”李华锋介绍说,养阴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山药、莲子、百合、川贝、石斛、麦冬、太子参、沙参、玉竹等。但养阴的食物往往稍偏寒,如果单纯用这些食材或药材来养阴,可能致使体内阳气更加不足。因此,建议在养阴的同时也加些黄芪、人参、五指毛桃来补气,以气化阴,这样就能气阴双补,养阴效果会更好。




调养脾脏的同时

也应注重改善消化代谢

秋冬季是调养脾脏、改善消化代谢的黄金时期。安利营养讲师黄雄的介绍,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负责气血生化,与胃共同承担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代谢则关乎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他提醒,久坐少动、压力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干扰消化代谢,影响健康。改善方法包括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和维持健康体重。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和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以此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安利营养讲师黄雄


每天早上,吃个营养丰富的早餐对消化代谢至关重要。黄雄认为营养丰富的早餐的应包含优质蛋白、脂类、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植物营养素和益生菌。例如,鸡蛋、牛奶提供蛋白;坚果、橄榄油补充健康脂肪;全谷物、果蔬富含纤维;同时,多样化食物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


总之,通过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改善消化代谢,为身体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保持健康。


(资讯)

健康有约
由广州日报携手华南各大医院实力医界名家联合打造,提供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