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意思是说“霜”并不是从天上降下,而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体现了天冷以及昼夜温差变化大的情况,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节气。霜降节气的特点在于早晚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加剧,秋燥现象明显。
霜降 | 四方食事
霜降时节,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并藏匿起来。中医强调,霜降时气候变化极大,需要健脾胃以固后天之精。煮温后甘温、健脾、益血补心的莲藕,脾、肺、肾三补的山药以及鱼汤都是滋补的不二之选。
吃柿子。霜降时,成熟的红柿子成为一些地方的应季美食。在当地人看来,食用红柿子不仅能抵御寒冷、保暖身体,还能补充筋骨。泉州的老人更是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而其他地方则认为霜降不吃柿子,冬季嘴唇易裂。
吃鸭子。在闽南地区,霜降被视为进补的重要时机,类似于北方的“贴秋膘”,在此期间,鸭子的销售异常火爆。闽南有句谚语叫作“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体现了人们对这一节气的重视。
霜降 | 寒露凝霜
霜降节气的显著特点是早晚温度较低,中午较为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波动增大。而在西北、东北的一些地区,初冬的寒冷已开始显现。
霜降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是指豺类动物开始猎捕其他动物,以备过冬;二候草木黄落,草木逐渐枯黄凋零;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冬眠的昆虫开始藏入洞穴,不再活动。这一节气象征着万物为过冬做好准备。
霜降时节,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秋收的最后阶段,即使是耐寒的葱也无法继续生长,因为俗语有云:“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而南方则正值农业的繁忙期,“三秋”生产如火如荼进行中,单季杂交稻、晚稻收割、种植小麦和油菜、采摘棉花以及整地备耕都在此时展开。
霜降 | 传统习俗
送芋鬼。在广东高明地区,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扫墓祭祖。《清通礼》写道:“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意思是在霜降的时节,祭拜洒扫坟墓,称作扫墓,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登高远眺。霜降时分,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被秋风清扫,空气纯净,此时登高远眺,远离城市喧闹与尘埃,大口呼吸山间清新的空气,肺腑通畅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又可以观赏山间美景,转换心情。在这个时节登山可使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北京昌平太极拳培训基地
推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