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盛江伟
图片∣网络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获取课件请添加文末微信咨询
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全面使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新高考试题越来越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方面呈现多套试卷并峙,多种题型并行的整体改革样貌,尤其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第20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关于“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这一具体内容上更是不遗余力。
笔者试就2023年新课标卷语言应用题“言语形式与意义表达”题型在继承、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做一点分析,以期能对今后的备考提供一些思路。
一
近年来,语言应用题中,对原文文本语句形式作出改编,让考生辨析表达效果优劣的题型屡见不鲜。结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的试题分析表述,笔者将这一考点概括为“言语形式与意义表达”。
此种题型可溯源到之前的整、散句互换,不过,以前只要求言语形式的置换,其答题套路早已僵化不堪。在之后的题型创新中,逐渐从形式变换的考查转移到意义效果的分析,这一角度变换为题型的固化突破带来更多的可能。毕竟,语言总是在不断创新突破中才得以发展。
而2023年新课标Ⅱ卷在这一考点上的设题考查尤为精彩。
试题文本如下: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本题第二小题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整体来看,本题已经突破了简单的“整散句式互换”和“形式和效果差异分析”的传统形式,采用的是散句与散句的比较,体现了试题的突破。就分析比较而言,侧重点自然是对原来语句表达精妙之处的鉴赏。分析思路如下:
一般来说,鉴赏词句精妙,“重复强调”是一个着眼点。这里不断重复的“着”字自然就是重点。“着”在本语境中对应现代汉语词条的解释是:助词,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结合文本分析:
第一,“着”字体现了“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一特征,这里含有动作的即时性和持续性;
第二,“着”字代表“舞、踱、鸣、顾盼、寻觅”等动作具有共时性,就像《口技》中一切声音的汇集一样,体现了皮影戏技艺的高超。这是从“着”的意义角度做分析。
如果单从音节角度考虑,“着”字此处应该读轻声,它补足了音节的功能意义似乎更突出,真正起意义决定作用的是“舞、踱、鸣、顾盼、寻觅”。它们的排列顺序,并没有语义上先与后顺序的讲究,只有一般规律下的先短而后长的语音逻辑顺序。
所以,这里可能有的表达效果是:第一,单音节和双音节形成音节上的协调匀称(如果把“着”也算音节之一,就是双音节和三音节,形成一一、二一的音节),但不应该是错落有致。第二,“着”的不断轻声重复,又构成音节近似于押韵的韵律美。这都是从音节角度来考虑的。
最后,从整个语段的语体风格上看,整篇文本呈现口语直白的文风,透露着轻快欢愉的情感,原文与整个文段更协调。而修改后的文段,句式工整但略显呆板,语体风格也不协调,语义和情感都有所减弱。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就本题而言,我们分别关注了两个语句单独和相互之间的句式问题(其中主要分析了由句式带来的语言音节的节奏问题),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等语体问题,结合上下文对皮影戏欣赏喜爱的情感语境问题,“着”字本身具有的语义价值问题,等等。
可以将其概括为语式、语体、语境、语义“四位一体”的考查。这种考查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核心素养中语言是基础的理念,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我们用这“四位一体”来尝试审视2022年全国乙卷语言应用题(节选):
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本题第二小题问: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本题妙在同一文本中出现两处相似句式,可直接比较其不同。答案解析认为,前一句一个“我”统领,在节奏上显得急切紧凑些,也符合下文“一下子冒出来”的语境。这其实是从句式语音节奏和前后文语境的角度分析。
而第二句中,多个“你”排列,有了音节的顿感,显示出不慌不忙的情态,类似于上题的“着”,是句式节奏的角度。“你”结合语境内容又可能呈现不同的对象主体,是语境和语义的双重角度。此题唯独没有体现语体角度,而语式和语境有所侧重。
二
通过对“言语形式与意义表达”这一考点的设题原则和考查形式的探究,在语式、语体、语境、语义这“四位一体”的原则下,笔者尝试对2023年试题的另外两个语段分别分析如下:
比如,在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第7题的选项,笔者认为有过度解读之嫌。
原题A项表述为: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其对应的文本是: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从语言的形式看,选项两句本身整齐划一,具有整句的节奏感,但是就全段看,节奏就不太协调,一共六种景致,句式两两一致,不符合“火车行进的动态感”的表述,在一句话中,就中间两节断章取义,似乎有刻意求解的味道。
如果撇开列车本身的因素不说,“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有一点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其在常态视角下也是可以呈现的。
而作为选择题选项的解读部分,刻意拔高技法效果解读,往往给读者(更多的是做题者)以“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除非与核心意义出现明显抵触,往往不会被理解为过度解读,这也是由“望而生畏”产生的俯就心理。
当然,这种解读本身的主观随意性似乎也会被读者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偷懒思维放过,这也是此题可能不太影响答题的因素,这是现在选择题鉴赏部分的通病,当另论之。
但就文本解读的严谨性而言,这里的“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可有可无,涉嫌过度解读。这里我们就是从整体节奏和独立语句语义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再如,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陈村的《给儿子》中有这样的语句: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我们可以设题:此句是否可以改成“那牛,那狗,那土黄色的土墙,那威力无比的太阳,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从短到长或者从长到短的整齐排列句式?对这道题的思考,就更具有语境和语义层面的深度了。
综上,如果我们愿意突破原有的句式固化套路,更多地关注语式、语体、语境、语义这“四位一体”的思维角度,我们会发现,语言文字应用考查的语文素养,不仅在语言本身,更可以延伸到文学、思维和文化等素养。
根据不同文本的特质,“四位一体”,因文设题而各有侧重,从不同风格的语式和语体中,联系不同文本前后语境,来把握语义具体表达效果的多种可能,在千姿百态的文本解读样态中,锚定素养方向,在变化中求稳定,在稳定中图变化,以应对越来越注重情境考查的新高考。
关于我们: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己,望如朝曙。“
日新语文”发愿温故知新、弃旧图新,以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
课件购买:
需要下载课件使用的老师,请长按文章末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管理人员微信,付费购买,若公众号管理人员未立刻回复,请耐心等候。所购课件仅供个人教学使用,请勿传播给他人使用、上传到学科网或百度文库。侵权必究,感谢您的理解。
版权声明:
出于学习和交流需要,本号使用了部分免费网络资源,如果无意中侵犯了原创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公众号管理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