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B姥爷。
前段时间有个热搜,说一位患者在哈尔滨肿瘤医院治疗3个月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回老家医院就诊,结果被老家的三甲医院拒了,理由是:“现在不接收有商业保险的病人,上级医院把负担都给到了下级医院。”
看到这个理由我很迷,因为百万医疗险的报销流程,是建立在医院已经收了费的情况下,跟医院没有利益捆绑:我们交保费,保险公司负责给我们报销自费部分的合理费用。
那为什么医生要说不收有商业保险的病人?
看了后续我才知道,后面那句“上级医院把负担给到了下级医院”才是重点。
这位患者原本在哈尔滨治疗癌症,要先做长达一年、总共十多次的靶向治疗后,才能进一步做化疗,考虑到每次来回跑对患者和家属太折腾,医生便建议患者先在老家那边做靶向治疗,等结束后再来哈尔滨做化疗。
随后患者找了当地一家医院,起初也聊得挺好,直到说在医院做完靶向治疗得回哈尔滨做化疗,才有了后续。
所以整件事,可能是出在DRG/DIP改革的医改上。
简单说一下医改这件事,过往不管医院怎么治疗,只要符合要求的费用医保部分都给报,花多少钱就给报销多少。
但医改则是计划按某种方式给所有疾病一个“明码标价”,比如阑尾炎手术,按照DRG的相关分组定价是1万,那每做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部门就给医院1万,超过的由医院承担,没超过剩余部分则为医院的盈利。
其实医改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观点,我简单说说个人看法。
其实医改跟前阵子的渐进式延迟退休一样,是个既定的事实。
我国的社保压力一直很大,一方面是生育率低、少子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远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这过度医疗的情况,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可预见医疗支出会越来越大。
根据中科院的预测,医保基金2026年收入会跟支出持平,开始没有结余,等到2035年,历史的结余会清零。
所以为了缓解医保压力,改革也必然。
不过医改主要涉及住院这块,而且还是由医院跟医保局直接结算,从患者住院的角度来看与过往的方式没不同的地方,还是该报销的报销该自费的自费。
但医改毕竟是调整了医院的结算方式,所以在试行的过程中,患者多少也会被“波及”到。
比如医院的某项额度用完,医生又有硬性考核要求,患者可能被拒收,这个在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
以及,可能有些医院为了压缩住院时间,原本病人要住院半个月才行,现在10天就赶出去了,病人得办理二次入院,或者是转院。
上面这些问题其实网上很多,我总结了可能会受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虽然网上有很多吐槽,但前面我也说了,医改就跟个人养老金制度一样,不是几句抱怨就能解决的,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文件,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将开展医改工作。
既然无法改变,那我们该思考的,就是针对即将到来的医改自己还做点什么。
1、如果是被公立医院拒收,这时可以考虑其他的医院,比如筛选还不错的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的特需部/VIP部。
但这些地方最大的问题是医保不能报销,而且治疗费相对更高,可能公立医院普通部挂一个号可能几十块,私立或者公立特需就要几百甚至上千。
2、后续我们大概率都是能顺利入院接受治疗的,医保也同样可以报销,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涉及院外购买药品、自行去康复机构等情况所额外承担的费用,建议配置商业医疗保险来应对。
商业医疗保险并非万能,但通过前置的购买,确实能让我们达到少花钱的目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就医被拒,或者去院外购药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医疗险来进行解决。
百万医疗险是标配,之前我在《想都没想就冲进去的不叫投资者,叫赌徒 》里提到过,如果配置了百万医疗险,比如长相安2号,那患者自费超出1万的部分可以100%得到报销,大大省下了一笔开支。
而且长相安2号也是当前我了解到,针对医改设计出来的产品。
首先,自带9种指定疾病康复医疗保险金,比如较重心肌梗死、严重冠心病等,在住院结束后180天内如果还要做康复治疗,可以到100多家指定康复机构治疗并报销费用,一年年2万额度,门诊每次最高300元,住院每天最高500元。
其次,可以附加恶性肿瘤院外特药,附加后还带上一个基因检测的责任,有医院的处方,去医院外的指定药店买188种癌症药品,可以0免赔100%报销。
最后,可以附加院外药品费用保险金,针对120种特定重疾的院外药,符合要求能100%报销,每年2万报销额度。
唯一比价遗憾的,是长相安2号 无法报销所有一切的费用,但把极端的情况纳入考量也算十分有诚意,建议还没配置百万医疗险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这款产品。
已经配置的可以不用换,预算够的话可以再买一份中高端医疗险,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相关的,或者是医改的其它问题,也可以直接预约顾问进行咨询,预约记得留意当地座机或0755开头座机就行。
最后提醒一句,百万医疗险的配置对身体健康要求比较严,如果不太清楚自己是否能买,一定要先预约顾问了解,涉及理赔相关,大家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