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部观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关注民生,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发布经典文章。大美西部观察往期发文精选已结集出版《大美西部观察文集》。 ■“大美西部”签约作家(作者)2024年招募方案
■大美西部签约作家雷小河回复袁富民老师
老伴的娘家,
一份难忘的记忆
马文廷
老伴的娘家在陕西乾县杨汉村。一个宁静的村庄,有多少人口,不知道,只知道该村有六个小队。比我们杨安村还多三个小队,与我村相邻,仅有二公里的路程。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距乾县县城5公里。杨汉村曾是杨汉公社、杨汉乡政府所在地,撤乡并镇后,杨汉乡并入大杨镇,现属乾县大杨镇辖村。
老伴的娘家,那里不仅是我与老伴相识相爱的起点,更是我们共同回忆的源泉。现在我们都老了,已步入了古稀之年,但每当我和老伴回她娘家时,我们不仅是在寻找故乡的记忆,更是在重温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岁月的人和事。这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情感的依恋!杨汉村与王居村、杨安村、双庙村、杜村、牛池村、月新村相邻。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每当提起这个地方,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座古老而庄重的宅院,以及那些热情好客的亲戚们。记得第一次踏入那个家门的时候,我就被那里的温馨和亲切所深深打动!七十年代初,那是一个充满纯真与激情的年代。我和老伴的恋爱,如沐春风,温暖而明媚。每每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甜蜜与幸福。我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时光,都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那段恋爱的心情,就像那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力量。老伴对娘家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提起那个她成长的地方,眼神总会变得温柔而深邃,仿佛能透过时空的隧道,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那里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那里的大街小巷,还有那些陪伴她度过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她常说,娘家是她的根,父母是她的最爱,兄妹是她的至亲,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深深的情感都如影随形,永远不会消逝。我见证了许多温暖的瞬间。每当节日来临,我和老伴都要去她娘家,在那里,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老伴亲手制作的佳肴,畅谈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欢声笑语,那些真挚的情感交流,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除了节日的欢聚,老伴的娘家也是我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在那里,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工作的繁忙和压力,享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无论是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还是坐在庭院里品茶聊天,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在老伴的娘家,跟随她的父亲我的岳丈大人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她的父亲,一位离休老干部,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他饱尝了人间的痛苦和无奈。她的父亲1936年从西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被傅作义召进了部队,抗战中跟随傅作义赴前线抗击日寇,也曾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抗战胜利后随傳作义将军驻守北京城,曾官至国民党军队师政治部主任,随傅将军北京城起义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山西省临汾军分区司令部任文补教官,享受正处级待遇。1958年反右运动是一段充满波折与磨难的时期。用老岳丈的话说“当年解放全中国的狂潮席卷而来时,我曾经意气风发的起义跟了共产党,反右运动中,做为一个军队基层干部,瞬间被卷入了这场历史的漩涡。那一刻,我仿佛被抛入了一个无尽的黑暗深渊,四周是冰冷的石壁,头顶是压抑的云层。而我,只能在其中挣扎、摸索。每天,我面对着无尽的劳作和冷漠的目光,内心的火焰仿佛被一点点熄灭。我开始质疑自己,质疑生活,甚至质疑这个世界。我问自己,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曾经的理想、信仰和热情,都在这场风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受到冲击的老岳丈,脱掉了军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老伴的母亲也带着她们兄妹搬出了军分区大院,住进了被安置的民房中。遇到了六十年代的饥饿时期,吃不饱饭,当时政策正是下放城市人回农村的时候,她的父亲向组织提出返回陕西农村老家的申请,被批准后她们全家就回来了。
当时组织的决定,老岳丈没有被开除公职,而是以教师的身份介绍回到了原籍,起初老岳丈被安排到她们村的小学教书。老人家虽有工资可全家人都被取消了商品粮户口,由于当时的生产队没有接收她们全家,所以村子不给她们一家分粮食,那个苦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祸不单行呀,到了六四年社教运动中,老伴的父亲又被从教师岗位上开除了,同时还被带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要说是坏事反过来又变成了好现象,随着老父亲的被开除,人民公社的下辖生产队接收了她们一家人的户口,开始给她们分口粮。老伴的哥哥一个初中毕业生当时从临汾被派往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当了一名农垦工人,直到退休后才回到老家。老伴一家在十年动乱中又承受了一场非人性的摧残,她的母亲含冤离开了人世。她的父亲还受到了又一轮的冲击,社教运动中被扣上的右派分子的帽子戴牢了。老岳母去世后,老丈人说:“我可不能再出事,一定要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不能让孩子们失掉了母亲,又没有了父亲”。这些话语是老岳父给我亲口说的!
老人家的内心深处开始涌现出一股力量,那就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他必须活下去,这种信念像是一束微弱的光,虽然不足以照亮整个黑暗,但却给了孩子们希望和勇气。我的老伴和她的妹妹们开始尝试与这束光对话,与它交流,从中汲取力量。他老人家白天在农村劳动接受改造,晚上还要承受红卫兵的打骂罚站。老伴的父亲不愧是当过兵的硬汉子,当他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一生三次被整,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和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的原则,而是选择了勇敢地对待这一切。他深知,自己曾经是为国家、为人民付出过的人。他教育子女要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农田里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希望之花。他们全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段经历虽然艰辛,但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生存而要好好活。老伴出生在临汾,当年随父母和兄妹一家就居住在临汾市,也曾一同被下放回到了故里,1972年我和老伴结婚了,我们俩人也承担起了照顾她们家的责任。当时老伴的大妹妹正在上初中,她想放弃学业回家照顾老父亲和她的小妹妹。是我的老伴硬是让她的妹妹坚持读完了初中考上了高中。老伴的小妹妹,我们结婚时孩子只有9岁,是老伴经管孩子成长。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老干部们逐渐得到了平反,起初是中共乾县县委宣传部给老人家发了个平反的文件,恢复教师公职。当老人家正在县上办理手续的时候,山西省军区来了两名干部,直接把老人家接走了,在山西省军区老人家得到了彻底的平复,恢复了军职,我的老伴和她的两个妹妹都随之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商品粮户口,也都安排了工作,就这样老伴她们一家人就离开了农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老伴的父亲离休后被异地安置又回到老家乾县,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杨汉村故乡。老人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选择了继续学习和充实自己。他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结交新朋友,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2013年95岁高龄的老岳父离开了故乡,又一次外出,不过这一次不是1936年的参军,而是去了天国。老伴的哥哥从新疆退休后,带领全家也回来了,他兄嫂都有退休工资,三个孩子都学有所成,成家立业后都在各自的单位上为社会贡献着各自的能量。老伴的二个妹妹现在也都已退休,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孙子辈更是优秀。老伴的大妹妹在乾县县城居住,小妹妹一家在北京生活。现在的我和老伴,虽然已经步入了晚年,但精神状态依然饱满。老伴用她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激励着我们的孩子们和孙子们,她告诉娃们,要问前辈学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它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属于自己的彩虹。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要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证明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如今,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乾县,离开了我的故乡和她的娘家,但那里的一切仍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老伴给孩子们说,“每当想起那个地方,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温暖。那里不仅是我的家,更是我心灵的归宿”。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家乡和亲人。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和亲情都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对于我来说,老伴的娘家就是这样一份特殊的存在。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的时光。老伴虽然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绪,但面对故乡的变化真让人赞美不绝: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杨汉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贯穿东南西北,道路两旁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宽敞的街道,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一家比一家显得格外漂亮、得体。还有以前的公社商店如今被大型超市取代了。超市里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村里还建了文化广场,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东头的学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学校只有一排土木结构的房屋做教室,现在学校建成了两排砖瓦房,每间教室里都装上了空调,为孩子们上小学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村南边建有一所高级中学和杨汉初级中学,郎朗书声滋润着村子里的年轻人,杨汉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年年都出大学生!老伴的三个堂弟和四个侄子侄女都是大学生。老伴爱故乡,用老伴的话说:“故乡的景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天蓝、水清、地广、人和”。杨汉村土地全是水浇地,旱涝保收;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乾县有了高铁站,杨汉村距高铁站开车只需5分钟的路程,乘高铁二十多分钟到达西安,逛完省城当天就可返回。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村里家家都有了摩托车和农用交通工具,多数家庭还买了小汽车。现在老伴和我居住在繁华的古城西安,每天数着满街的高楼大厦,心里牵挂的却全是故乡的一切,故乡的美,故乡的纯,故乡的真,铭刻在心。老伴爱娘家,爱故乡,她常说娘家的人是热情的。每年我和老伴从省城返乾县,虽然说岳父母都不在了,但我们一年还要去几次她们村,一是春节走亲戚,二是跟她娘家的四月初二古会,三是麦收后看忙罢,另外清明节还要给老人上坟。每当我们从乡亲们的家门前走过时,老伴就主动上前和村邻们打招呼,走东家串西家,还要带上礼物给她们的自家户老人拜年。这时,我这个老女婿也没有闲着,给这个递烟,给那个送糖。老伴的娘家人总会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或拉我们入屋说家常。我们这代人把故乡叫老家,杨汉村是老伴的娘家,要说也应该是我的故乡。由于这里距县城很近,加之我的家距杨汉村仅有二公里的路程,村连村,地连畔,我们两个,村里的人都很熟悉,加之勤走动的原因,老女婿在丈人家也很吃香。过去我和老伴都曾在县城工作,每每回我家也都要经过她们村,她的家自然而然也就是我的家。老伴爱娘家,我也爱她的故乡。我喜欢这个村子,热爱这个村子的人,更爱看见她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旧貌新颜,梦里萦绕!作者简介
马文廷,男,1949年5月20日生,乾县人,大学本科,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乾县人民政府体育、文化、文物、旅游局系统工作,1998年底调省管单位乾陵博物馆、乾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7年调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工作。文博副研究员职称,2010年退休。△作者 马文廷大美西部观察所刊原创文章均系作者授权发布,文内所持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非本平台观点。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欢迎分享本文!转载开白请移步后台留言联系。
■八集纪录片《路遥》合集。
■我们为什么要出版《大美西部观察文集》
■14位名家:寄语题字话文集/都有谁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