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 幻想家 科学家

文摘   2024-12-03 23:07   四川  

科学+ | 

幻想家 科学家

The Fantast

and 

Scientist

of Living

/

/

/

2024年成都市学生科学创新实践活动纪实



喜报


 成都市创新实践主题实践一等奖 


2024年11月14日,成都市实验小学和雅校区由3名学生——王语嫣、赵雅婷、李可馨组成的团队代表龙泉驿参加市级创新实践主题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成绩优异,夺得成都市一等奖!同时由学校科学教师制作的参赛作品—七彩梦幻塔也在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这是在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举办的2024年成都市学生科学创新实践主题活动。一整天的紧张赛事中,来自全成都市各区市县的24支参赛队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童年的活力与智慧的火花不断闪耀。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

——巴尔扎克

科学也许真的就在最初的梦想里诞生。让我们回过头去,去发现比赛的精彩瞬间。






Chapter 1


 回味瞬间,领略风采 


科学+ | 

幻想家 科学家

2024年成都市学生科学创新实践主题活动吸引了成都市众多学生科技团队的积极参与,赛事主题为“筑塔台、创未来”,旨在比赛引导着孩子们运用技术与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情境化、真实化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把需求转化为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随着比赛的正式开始,选手们迅速进入了状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根据抽签结果,王语嫣、赵雅婷和李可馨三位同学开始了现场制作环节。面对时间的压力和技术的挑战,她们展现出了高度的专注和默契,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后,选手们带着自己的作品站到了展示台上。结合详细的图纸和实物模型,她们向在场的学科专家、工程师以及观众详细介绍了方案的设计思路、创意来源以及背后的技术考量。王语嫣、赵雅婷、李可馨三人不仅展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她们清晰地阐述了设计理念,解释了每一个技术细节,让听众对她们的作品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是关键的测试环节。选手们需要按照比赛要求,依次进行抗风、抗震和承重能力的测试。在这些严格的考验面前,三名同学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无论是调整结构以应对模拟的自然灾害,还是确保塔台能够承受预定的重量,她们都表现得游刃有余。每一次成功的测试都让在场的人们为之振奋,也证明了她们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特别是在抗风测试中,王语嫣、赵雅婷和李可馨三人密切配合,迅速调整了塔台的角度和支撑点,确保其在强风下依然稳固。而在抗震测试中,她们提前预设了多种可能的情况,并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最佳的抗震方案。当塔台成功通过所有测试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委们也对她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个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不仅展示了出色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锤炼了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搭建塔台结构时,她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规划讲解时,她们相互补充,共同完善。这种高效的团队合作模式,使得她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并最终脱颖而出,夺得成都市一等奖。

此外,成都市实验小学和雅校区的科学教师团队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制作的作品“七彩梦幻塔”同样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并赢得了活动中的二等奖。这不仅彰显了教师们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也为学校的科学教育增添了新的光彩。




Chapter 2


 感恩拼搏,回首备赛 



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是队员与指导老师们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自确定代表龙泉驿出战市级赛事以来,在指导团队徐杰、刘潇潇、刘焱等老师的指导下,王语嫣、赵雅婷和李可馨三位同学便投入到了高强度的训练之中。为了备战市赛,她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室里。每天放学后,当其他同学回家休息时,她们却依然留在学校,不断优化塔台结构,提升讲解阐述能力。

Science

科学+ | 

幻想家 

科学家


技术挑战与心理压力


在准备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还要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劳。塔台结构的设计需要精确到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其在抗风、抗震和承重测试中的表现。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她们反复进行实验,不断调整设计方案,直到找到最稳定的结构。每一次细微的改动都凝聚着她们的智慧和汗水。


模拟讲解与表达能力


除了技术上的精益求精,队员们还特别注重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和表达技巧。她们知道,优秀的项目不仅要有好的设计,还需要能够清晰地向评委和观众传达设计理念。因此,她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模拟讲解,邀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担任听众,不断改进演讲内容和方式。通过不断的练习,她们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变得更加自信和流畅。


冲刺阶段的全力以赴


随着市赛的临近,队员们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她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训练室里度过。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深夜的灯光,都见证了她们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们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她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技术指导。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三位同学不负众望,夺得了成都市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们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团队辛勤付出的最佳回报。




Chapter 3


 科学组,好样的 


科学+ | 

幻想家 科学家

在学校科学代表队在成都市2024科学创新实践主题活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之际,全体队员深感自豪并衷心感谢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们。而这份荣耀的背后,离不开和雅校区长期以来的科学学科建设与教研团队的发展。秉承“以教育之力,开未来之美”的办学使命,坚持“在一起,有未来”的教育理念,学校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开放、品格良好、热爱科学学习、追求美好生活的少年。科学课程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环境、技术与工程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周围可接触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校园成为了科学教学的延伸场所,在这里,学生们能够直接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参与到具有目标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及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加法,科学组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校园生物知多少》和《小小工程师》,不断拓展课程深度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这些课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探索自然的机会,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

面对如何根据校园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这一挑战,和雅校区的科学教师们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紧密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积累了宝贵的跨学科教学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研组扮演着既是理论传播者也是实践先行者的角色。在过去的四年里,从初步尝试到全员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教师们不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教育理论的有效性。



Scientist









此外,科学组还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设立了四个关键领域:研讨之光、科研之路、模仿之韵以及竞技之火。这四个方面分别代表了集体智慧交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学习名师课堂艺术以及通过比赛来提升教学技能。例如,老师们积极参与区级微课题的研究,如《ADI教学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观摩国家级一等奖课例等方式,吸收并内化优秀教学方法;在各种公开课程展示和竞赛活动中,教师们展现了极高的教学水平,比如徐杰老师、刘潇潇老师和郑治霞老师就在区级课堂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全体教师参加创新实践教师竞赛活动,和学生一起打开思路、创新创造。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发展,不仅提升了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也推动了整个科学教师团队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结语


科学家始于幻想家,成长于实践中。和雅科学教师团队秉持着扎实勤勉的态度,在科学领域精耕细作,逐步明晰了发展的方向,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未来,成都市实验小学和雅校区将继续做好科学教育+,增加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和雅少年!




▻▻▻



撰稿:徐杰 刘敏

排版:杨倩

一审:饶诗璐

二审:陈英

三审:龚琴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
教育信息,互动往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