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宣武老年医学论坛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作年会”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璎教授做的专题工作汇报《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诊断的意义》,深受广大同行的喜爱。现把报告全文分次刊登于“主观认知下降”微信公众号,以飨读者。
如果拿癌症打比喻,大家就好理解了,阶段1和2的AD好比癌症早期,3和4是中期,5和6是晚期,晚期癌症治疗效果大家可想而知。而国人意识到异常,想起来就诊时,80%以上的患者都已经进入了中、重度痴呆阶段,好比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此时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又会心灰意冷,误以为AD不可防治。我前面说的心脏病专家的母亲就是在晚期才被发现的。而他本人很可能已经处于阶段2或者阶段3了!只要检查量表、脑核磁和Aβ,就可以明确诊断。虽然贵为医学专家,然而,他并不真正了解早期AD,头脑中没有主观认知下降这根弦,也就不能早期诊断。很遗憾,终将错过早期开始治疗的黄金时间窗。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特别想知道,生活中如何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是否处于了AD临床前期呢?
接下来,我就通过下面这3张片子给大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SCD的定义是什么?201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Jessen教授率领SCD国际工作组统一了SCD的基本概念,定义如下:
1.自我感觉与自己之前正常的认知状态相比,认知功能持续下降,并且与急性事件无关。SCD定义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SCD是一个纵向的概念,人在生下来的时候,认知功能一定得是正常的,否则就无所谓SCD了;这里说的“认知能力持续下降”,是除外了抑郁、焦虑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随心情波动的,或者停药后可逆的认知功能下降的自我感觉;与急性事件无关,就又除外了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手术全麻或者一氧化碳中毒等急性事件导致的急性认知功能下降的自我感觉。
2.还要经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校正后,标准认知功能检查表现正常,或者有异常,但是,很轻微,尚未达到MCI的诊断标准。我们知道SCD是主观的认知下降的自我感觉,如果客观认知有损害,而且都达到了MCI的诊断标准,那么就有可能是痴呆前期,即阶段3的MCI,而不再可能是AD临床前期阶段2的SCD了。到底是不是AD临床前期阶段2的SCD,后面2张片子会继续说。这张片子就搞清楚什么是SCD的基本概念就好。
3.所以以上两条必须同时满足,才符合SCD的基本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有了SCD,就一定意味着已经是AD临床前期的SCD了吗?不一定。因为要考虑AD临床前期SCD,仅仅符合SCD的基本概念还不够,还差1个必要条件。
本人有幸参加撰写的SCD国际工作组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的《SCD特征》一文指出:SCD的临床特征7条,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尽早自我识别AD患病风险的必要临床信息。不需要高大上的仪器检查,只要患者和熟悉患者的家庭成员,也就是知情者结合起来就可以进行自我风险评估,简单实用。具体就是:
1. 一定要有记忆下降的自我感觉;
2. 这种感觉在近5年内出现;
3. 这种感觉在60岁及以后出现;
4. 对这种感觉很担心;
5. 这种感觉持续存在;
6. 因为这种感觉而主动去医院记忆门诊就医了,即使一次量表筛查都正常,也不能说明没有问题。应该嘱咐患者动态监测,每年查一次量表,看变化趋势最有意义;
7. 知情者也证实患者的记忆力比从前有下降,或者有老年首发的抑郁、焦虑等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以上七条,其中第四条就是必要条件。只要有担心,就要高度重视,尽快查淀粉样蛋白,因为时间就是大脑,一旦确定是AD临床前期,就要尽快开始治疗,按下AD进展的暂停键,拒绝AD。
SCD临床特征只是患者在生活中能够尽早识别AD风险的重要临床信息,用其来诊断AD临床前期必要,但不充分。2018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AD协会指出,只要Aβ阳性,就意味着具有了AD病理改变,进入了AD连续疾病谱。因此Aβ阳性的SCD,才能诊断为AD临床前期SCD。
阿姆斯特丹VU大学医学中心主任,van der Flier教授指出:AD临床前期标记物,应主要用于有主动就医意愿的SCD人群。记忆门诊的医生要为患者的未来做好预测与应对措施。这句话明确提示我们,对于主动来记忆门诊就医的SCD患者,要做Aβ生物标记物检查,如果Aβ阳性,即使目前认知功能都正常,也不能大意,要尽快开始AD治疗,以免错失临床前期开始治疗的黄金时间窗。
早期发现,是为了早期干预。下面就是早期干预的实例。
再说一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这是又一位通过主观认知下降微信公众号找到我的人。也是我们在海南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研究的第一批志愿者其中之一。她是一位66岁女性,自我感觉记忆力下降快5年了。因为有家族史,担心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终于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了我们的“主观认知下降”微信公众号,果断关注。后台搜索,看到了更多关于AD的科普文章,还按图索骥加了我的微信,求入组。
检查结果,很不幸,Aβ阳性。冠状位磁共振检查MTA=2分,可见她的大脑代偿功能多么强大,海马都中度萎缩了,临床上还只是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阶段。
时间就是大脑,要尽快开始治疗,我对她说您赶上了好时候,现在临床前期有药可治了,您可以口服甘露特纳,药物治疗加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她的依从性特别好,立即执行了医嘱。
让我们一起祝愿她未来会有很好的生活质量,不会像妈妈和姥姥那样进展到中晚期,因为她在临床前期得到了明确诊断并开始了治疗,按下了AD进展的暂停键。
这是一位非药物干预15年保持认知功能不下降的美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丹尼尔.吉布斯医生的个人实例。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不能说明问题。本团队2020年对既往发表的AD临床前期非药物干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后,发表了综述结果:SCD阶段开始非药物干预有效!
2021年本团队又在JAD发表了对三组人群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05名被试,包括38名NC、53名SCD和14名认知障碍患者CI。使用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每位被试粪便标本中的肠道菌群。研究发现,认知正常对照组NC,主观认知下降组SCD和认知出现了客观损害组CI,三组人群随着认知功能下降,其alpha多样性在逐渐减少。与NC组相比,产生抗炎症因子的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在SCD组中显著降低。提示在SCD阶段的患者,其肠道菌群就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为我们今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可以通过在SCD阶段重塑肠道菌群保留认知功能的思路。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瘤胃球菌科等粪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示出从NC组到SCD组、再到CI组的渐进性下降的趋势(表格所示)。并且,与NC相比,抗炎的粪杆菌属的丰度在SCD组中显著降低(表格所示)。此外,alpha多样性分析也显示,从NC到SCD、再到CI的渐进性下降(图2)。
本课题研究中的发现,也在具有淀粉样蛋白阳性证据的SCD被试中得到验证。(未完待续)
下面是首页搜索频次高的延伸阅读 (点开蓝色字体即可阅读系列原文):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