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众生看待沙白的离开,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
没有完美受害者,同样也没有完美病人,更没有一言一行都经得起大众拿着显微镜审视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
看过好几篇对此事抱有完全不同态度的文章,比如小西,我突然理解他为什么没有女朋友了。
我没有恶意,晚婚晚嫁或者不婚不嫁的人往往都是不愿意将就的人,比那些困在一段不死不活感情里的人活得更好。
小西对于人生伴侣一定有很高的要求,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满腹经纶,长得虽然算不上多帅,但是斯斯文文。他曾经不止一次在文章中流露出难觅另一半的苦恼,我也曾经很不理解,如果我是小姑娘也会爱上他呀,为什么这样优秀的男人没有女朋友呢?
原来他是“不普通而自信”,这里的“自信”特指“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因为我读了更多的书,在智识上更优越,所以我当然是对的,所以你要听我的。
比如关于沙白他在公众号忘川边的但丁写了三篇文章,篇篇引经据典。从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到韩国诺奖获得者韩江的作品《素食者》,再到最后一篇搬出好像和他很熟的康德,洋洋洒洒写了九千字,认为沙白伤害了甲乙丙丁。写九万字又怎样?掉了再多的书袋我也没有看到一句假如你换到沙白的处境,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都具有极强的个体化差异,除非你穿上对方的鞋子,在对方的生活中走一遍才能体会。
任何其他人包括医生,选择权都不会高过真切承受疾病痛苦的患者。这也是上篇文章为什么开始标题打算是《思想不要交给别人,病体托付给医生》后来又改掉的原因。相信医生的治疗就可以了,医生担不起被患者托付生命这样大的责任,我们任何人都是自己身体和精神的主宰。
就像陈海贤老师说得那样:我尊重沙白的选择,我也尊重其他患者的选择。一个人的选择,从来不是对另一个人选择的否定,哪怕他们做了相反的选择。
沙白有足够高的经济实力去购买更高质量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如果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不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她又怎么会选择放弃生命?
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道德审判,不缺站在宇宙中心、道德制高点、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的宏大叙事,缺的是共情与理解。
在这件事情上,看不到小西和众多指责沙白的写作者们一点点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特别是一个叫阿宝的烧伤科医生,让我明白,不要对任何一种职业有滤镜,是不是善良的人,和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
他言辞激烈地指责甚至污言秽语地辱骂,仿佛沙白不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杀人了。
要跟小西说一句抱歉,拿你跟随便什么人比较了,你很多文章的观点我都认可,这次有了不同的观点不影响我认为你的号值得关注,取消星标都是不可能取消的。不过作为过来人想忠告一句,当然大概率你不会听到,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收获爱情,而同情心和同理心也是一个观察社会的写作者更应该具备的品质。
从医疗角度看,沙白在得了红斑狼疮后依然晒太阳和剧烈运动,并且最终发展成尿毒症,这不是一个服从性很好,配合度很高的病人。
那么假如二十岁得病的沙白每天躺在见不到阳光的暗室里,躺了五十年就能躺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5岁。那样的五十多年是不是沙白想要的?换做小西和这个烧伤科医生,你们想不想要?环球旅行、晒太阳、运动变美就是掉进了消费主义陷阱?
在临终关怀机构工作过的人说,很多人临终前都在为没有做过的事情,为没有勇气去尝试的未知而后悔,很少听到为做过的事情后悔。
所有谨小慎微,严格遵照医嘱的病人都能活到颐养天年、寿终正寝?有没有得了这个病一直规范治疗,却还是没有撑过20年的病人?
毕竟对于很多疾病现有的医疗技术是有限的;毕竟医生也只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毕竟人体是个如此复杂的体系,不同个体得了同一种疾病,使用相同的治疗手段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限。
如果有一天我陷入完全失能、神志不清、被不知道什么人随意处置的境地,那还不如在自己清醒的时候就决定以什么方式结束。
安乐死和最后的拔管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生命的放弃。不同的是,选择安乐死的沙白拒绝了插管的过程,所以也就不用麻烦别人拔管罢了。
说沙白不为父母考虑是个自私的人,想一下最后的她还能做些什么,谁在照顾谁就不会这样说了。
自始至终她的家人都选择让她自由地做自己,却还有那么多人要用所谓的“纲常伦理”去约束她。
咱们再换个角度,一个得了红斑狼疮这种凶险疾病的病人,没有申请低保和大病救助,没有给政府和社会增加任何负担。她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至少比张海迪要大吧,却依然坚持学习。
她学了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去新加坡留学,走过四十多个国家。她是年薪过百万的托福考试讲师,她乐观开朗,和病魔搏斗二十多年,脸上却丝毫不见被病痛折磨的愁容和哀怨。
我们健健康康又有几个可以做到这样?别说几国语言,我们吭哧吭哧学了十几年英语,不也只会读写,是听和说都不太行的哑巴英语吗?
至于指责沙白想接受表妹肾脏移植,所以就是赞同买卖器官或者就是无比自私、冷酷无情甚至十恶不赦的人知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
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是一位美国乐坛天后,她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2017年接受了肾移植手术。戈麦斯的闺蜜,演员弗朗西亚·莱莎为她捐肾,帮助她度过了难关。
当然沙白没有这种幸运,她没有遇到合适的肾源而且医生也不建议她做肾移植手术。
还有些人担心她选择安乐死会加重别的患者焦虑和悲观情绪,动摇患者求生意志,这也要看你怎样去理解。
她反复在视频里强调:“所有红斑狼疮患者请好好吃药,不要学我。”她那样不遵医嘱也恣意洒脱地活了二十多年,谨遵医嘱的病人是不是生存期更长,所以应该更加乐观呢?
很多医生对待生死比别的职业的人看得更加透彻,他们大部分很理性。自己的亲人生病不会选择过度治疗和创伤性抢救,尽力会让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减少痛苦,平静地离开。
医疗为了维持个体生命存在,也为了保障个人有尊严的结束生命。通过医学干预,减轻末期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尊严,医学界一直在为此努力。
安乐死是在囿于现代医学水平的前提下做出的一种“无奈之举",注定自其施行以来,必然受到众多的非议、争论乃至遣责。
安乐死在我国是非法的,所以沙白选择去了瑞士,正因为在很多国家不被允许,所以才有讨论的价值。
持枪、代孕、性交易在我国是非法的,在一些国家是合法的,堕胎在中国是合法的,在部分国家却是非法的。谁对谁错?这些各国法律条文的不同都可以讨论,只是有时候不方便讨论罢了。
人类文明的最高阶是共存,允许他人和我们不同,允许是共存的基础。所以允许你们指责和谩骂沙白,也请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对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我们忌讳讨论死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是死亡是每个人生命中必将经历的事情,无人可违。唯有好好活过,才不会惧怕死亡。
人生也许没有意义,但是生命是有质量的。沙白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我想这就是她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总结自己一生的原因。沙白自己最有权利评判自己的人生,哪怕别人认为人生不够长就是不够好,她认为自己度过了极好的一生,那就是。
我们没有维特根斯坦,但是我们有徐霞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写道,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沙白的赴死带来了社会对于生命意义的讨论与思考,而这也正是这场事先张扬的安乐死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