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话题:
哪部电影是你心中的「老登电影」?
作者|Vicky
《教父》是一部由意大利裔美国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于1972年上映的经典电影。这部作品被誉为影史上的里程碑,不仅摘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甚至直至今日都还是无数影迷心中的不朽之作。
在豆瓣的五星好评中,随处可见对这部电影的盛赞——「男人一生要看五次以上」、「男人圣经」等评论层出不穷。然而,就是这部备受推崇的「男人必看电影」,却在2023年风靡全球的「女性电影」《芭比》中,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当芭比们试图用「我从未看过教父」的提问来激发肯的「科普欲」时,这一带有戏谑意味的剧情设置,直接了当的戳穿了将《教父》中的经典语录看作「人生信条」的部分男性观众身上,一种骄傲的自我优越感。
《芭比》上映的一年后,以「女性视角」为题材的电影迎来创作新高。单从2024年大陆地区来看,从《热辣滚烫》,到《出走的决心》,再到纪录片《女人世界》和近期备受讨论的《好东西》,女性视角的电影在数量和市场讨论度上都均在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观众对于影片的评判标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观众对电影的评价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好看」或「卡司阵容强大」,而是将目光投向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主题表达和性别视角等深层议题上。尤其是在女性议题不断被热议的当下,电影是否尊重女性、角色是否具备独立性,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重要新维度。
正是借着这层新维度,「小妞电影」与「老登电影」两个概念应运而生。
近期,一份「老登电影」的名单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豆瓣Top250榜单中许多备受推崇的经典电影都被归入其中。对于这份名单,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它精准戳中了女性观众长久以来的不满;也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名单过于极端,有失偏颇,忽视了这些电影的真正艺术价值。
什么是老登电影?
「老登电影」这一概念源自对「小妞电影」的反击。
小妞电影(英文:Chick Flick,有贬义意味,暗示过于感性,或女性化的内容)特指一类以都市年轻女性为核心,内容通常以爱情、家庭、友谊等女性关心的议题为主,讲述女性成长、情感与人际关系的电影。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小妞电影」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市场上一大类型热点,收获许多女性观众的喜爱。
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部分男性观众对「小妞电影」的批评。认为这类电影过于「婆婆妈妈」,聊的都是「情情爱爱」,缺乏其他类型电影中「故事的深度」和「主题的多样性」。
作为回击,「老登电影」出现了。这一标签通常被用来形容以中年男性视角为主,探讨男性人物的权力、责任和内心困境的电影。它们往往有着浓厚的「中年爹味」,且专注于强调男性的奋斗、选择与牺牲。而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则相对单薄,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推动男性角色的发展,犹如「花瓶」,完全没有多元的个性,甚至在一些作品中,还带有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男凝」、「雌竞」、「物化」等诸多问题。
电影《教父》就这样凭借「单薄的女性角色」和「只关注于男性成长之路」的剧情,在「老登电影」名单上,直接被推向了「登前绝后」的宝座。
《教父》的故事通过维托·科里昂和儿子迈克尔·科里昂两位男性主角的视角展开,是一部深入探索男性世界的斗争,并宣传男性在家庭中所需承担责任的作品。但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却始终处于「辅佐」、「衬托」,甚至「从属」于男性角色的位置。作为主角迈克尔的妻子凯——三部曲中占比最高的女性角色,凯的功能全部用在了凸显迈克尔的多重性格和内心的冲突上,让观众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丈夫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巨大压力,尽管她有独立的情感表达,却始终无法摆脱被男性角色安排的命运。
而科里昂家族的小女儿康妮,按照当代价值观也无法被「同情」。比起凯身上的「衬托」与「辅佐」,康妮更为感性和软糯,易受情感驱动,她被丈夫家暴的行为展现了身为「女儿」的无力感和对男性主导社会的顺从,甚至被誉为美德的「忠诚」,也让她最终成为了家族利益和情感的牺牲品。
这种男女角色的分量与质量的不对等,看似使得《教父》被纳入「老登电影」的范畴之举无可厚非,但若我们深入剖析《教父》的另一面,则会发现,每一位女性角色实际上都代表了男性主导社会中的某一类女性:她们在男权体制下不得不选择隐忍、妥协,并为此挣扎,她们的故事其实是在反映男权时代对女性的压迫。
《教父》表面上讲述的是黑手党家族的权力斗争与「奋斗史」,但实际上,电影通过不断强调「保护家人」的大道理,展示了各男性角色因为贪婪、冷血,暴力,贪图权利、社会地位与好色等缺点,导致实施错误决策,最终使得最珍贵的「家族成员」分崩离析。这种批判使电影中的男性角色看起来是在获利,但本质上,这种「胜利」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对赌。
或许是因为《教父》过于贴近男性视角,导致部分观众无法正确认识男性角色所展现出的人性反思,但实际上,它只是一部将故事视角放在了男性身上,为观众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作品而已。尽管在创作性别视角层面有严重欠缺,但它无疑是一部充满批判、揭露权利副作用、探讨社会复杂性的电影杰作,且并未充斥着对女性的刻意贬低,或恶俗趣味。所以如果一部电影仅仅以其男性主导视角就将其定义为「老登电影」,则会忽略故事的另一层深意,而这样的判断未免有失偏颇,从而会对更多经典作品造成误读。
与《教父》不能被称为「老登电影」的理由类似,同样登榜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虽然核心围绕男性角色展开,但却是在通过展示士兵们的牺牲与友情,探讨了战争对每个人的影响和道德抉择;《肖申克的救赎》中虽然没有明显女性角色的存在,但其内容核心则为安迪与瑞德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的感情建立在对自由和希望的向往,以及两人共同的求生需求上,故事用极端的环境讲述了一个极为纯粹的人生救赎之旅,才是影片拿下高口碑的关键要素。
榜上的许多电影虽都以男性角色为主,但它们的情感深度、人物复杂性以及探索的社会问题,都远远超出了「老登电影」的定义。而真正的「老登电影」,则应该属于那些通过「满足男性低级爽点」、「开女性低俗玩笑」、「男权特色说教」、「贬低物化女性以凸显男性光环」和「假大空的虚伪英雄主义」来收割观众的电影。
当电影被「主义」们分类
聊完了「老登电影」的定义,我们不妨将视角再提高一个维度:
为什么电影正在逐渐被「主义」们分类?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各种新鲜的「主义」们宛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人们都在学习新概念,为某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立场站队。当这些主义的讨论开始侵入普及性广的电影业时,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一旦某部电影的基调不符合某种「思想」,就很容易成为部分观众呼吁「抵制」的对象。
然而,电影的创作,真的需要「主义」们的加持吗?
根据定义,电影是一种包含视觉、听觉以及情感表达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通过连续的画面和声音来讲述故事、展现情感并反映社会生活。这意味着,评价一部电影的整体好坏,不能仅仅从故事的主题或性别视角出发,而需要整体考量灯光、摄影、美术、表演以及导演创作手法等多维度元素后,才能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而《教父》之所以在影史上广受好评,是因为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外,还有浓厚叙事氛围的灯光、尼诺·罗塔创作的经典配乐、对20世纪中期美国意大利移民的服装道具考究,以及演员们的精彩表现等多重元素的加持。
而就算单从叙事内容来看,电影们的创作还受着一个维度的限制——年代。
《教父》所描绘的是20世纪中期,意大利移民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挣扎与生存之道。故事以一个黑手党家族的权谋、爱恨为背景,揭示了意大利裔美国人在当时环境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种族歧视、社会边缘化等众多问题,而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变革频繁,越战、民权运动、冷战等冲突让人们对「美国梦」的信仰开始动摇。电影借用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撕开了美国梦的阴暗面,资本主义中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阶级的固化、生存的残酷与理想的腐蚀触发了当时人们对于忠诚、家庭、爱与和平的深度思考。而正是这样的思考,才能使得故事在不同的年代依旧不断引起人们的共鸣、感慨与讨论。
因此,我们不能单以是否「老登」的定义去判定《教父》的真正价值,这既是对这部作品的片面解读,也是对「电影」这项综合艺术的不公审判。
《让子弹飞》将荒诞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探讨了权力的腐败与民众的觉醒;《海上钢琴师》则是借由1900这个执拗的人物,从哲学视角打破单一叙事的束缚,用音乐展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矛盾纠葛;就连《黑客帝国》也是通过用矩阵(Matrix)的科幻设定,以「红色药丸」象征了人类对于真相的追求。
从深刻的人性描写到社会议题的揭示,再到形式美学的创新探索,这些作品通过优秀的影像语言,超越了性别、意识形态的限制。它们并非属于某单一「主义」,其内容都是「人类共同体」所追求的真、善、美。而如若电影创作被裹挟进某种流行「主义」的框架,为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刻意创作,其本质就离「艺术」二字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只会成为一把收割「主义」粉丝的镰刀。而真正的好电影从来不应被定义为某种「主义」的宣发工具,它也不能为刻意迎合某种观念或制造对立而叙事。优秀的电影应该是一部能够超越性别立场,触及人性、传递真情的作品。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而随着信息的爆炸,我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各种「分类」。从星座到MBTI,从男性主导叙事到女性视角的崛起,再到小妞电影与老登电影的对立,「回避性人格」、「NPD特质」、「问这几个问题的都是PUA」等等,每一个新「名词」的出现,似乎都为我们对于「人」的困惑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答案。
我们渴望将自己放入一个个标签中,以此在网络上寻找可以产生共鸣的同类,也会因此习惯性地对对立面产生疏远和排斥。分类或许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简化复杂事务、提高工作效率,但当它被搬到思想领域时,带来的往往是更多的偏见和误解。
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性本就复杂,思想与情感本就多面,所以形状不一的我们与他人擦肩而过时,难免会发生「磕碰」。但如果将这些「磕碰」都套用名词或标签,强行赋予其偏激的解释,那么它们很有可能在网络空间引发更大的冲突与对立。
与其不断争论电影应偏向「女本位」还是「男本位」,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人本位」。人性的闪光点应当超越性别界限。不刻意忽视、无视或弱化任何性别,在尊重、包容和平等对待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而若当我们反向思考,为何这些年各种新兴「主义」都在接连不断往外冒时,不妨借用《教父》中的一句台词:
「这不是私人恩怨,桑尼,这只是生意罢了。」
《传媒1号》原班打造视频评论新号:
《主编浅度》
“ 视频号同步上线,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