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谈个人发展,
但是个人发展到底有哪些秘诀呢?
让我们来看看韦斯莱双胞胎兄弟俩,
都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要说谁是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开心果,那一定非弗雷德和乔治这对韦斯莱家的双胞胎莫属了。
这两兄弟,一头韦斯莱家标志性的红头发,“不喜欢”读书,爱开玩笑,爱搞恶作剧,不守规矩,经常在课余时间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和霍格莫德村探秘,学校里哪有秘密通道他们最清楚。他俩的O.W.Ls(普通巫师水平)考试只通过了三门,就连他们那一直不被看好的弟弟罗恩,都顺利通过了七门。
图片来自网络
罗琳阿姨给双胞胎的命运安排也有些悲催。
弟弟乔治在哈利年满十七岁的撤退行动中,为了掩护哈利,被咒语击掉了一只耳朵,不能再修复。虽然惨不忍睹,但是乔治却不以为然地开玩笑说,他这下可是真正的holy了(有洞=神圣)。中译本里,将这段译为“洞听”,乔治说他现在有个了大洞,用大洞来听,不就是“洞听”吗?他还对着泪流满面的妈妈说,这下可好了,你终于可以分清我们了。
比起弟弟乔治,哥哥弗雷德更加惨。
在他们的哥哥比尔和芙蓉的婚礼上,因为不喜欢那些繁文冗节,弗雷德一边扯着他长袍的领子,一边说道,“等我结婚的时候,我才不搞这下讨厌的名堂呢。你们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我要给妈妈来一个全身束缚咒,一直到事情办完。”
不过他的这个恶作剧梦想并没有实现,在伏地魔率食死徒与众人在霍格沃茨的决斗中,弗雷德还在为归队的哥哥珀西所开的玩笑而高兴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爆炸夺去了他的生命。弗雷德无法等到他的婚礼,也无法实施他的搞怪计划。
这样的结局真是令人唏嘘。要知道,双胞胎虽然考试成绩不咋地,但是确最有望成为魔法界的商业精英。他们俩堪称是个人发展的典范,其所做作为值得家长、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在职场打拼的成人学习。
他们告诉我们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发展需要有一个心态+打好“前三板”。
一个心态:我的发展我负责
这是个人发展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抱持的态度。
没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个人发展前三板,都会难以被付诸实施。你不能说,我要发展,然后这个事儿就交给老板了。
没有正确的心态,我们很难去制定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搭建明确的发展桥梁。你也不能寄希望于,我认真写个计划,制定个桥梁的搭建策略,就等着桥梁自动搭建好了。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要提升的能力,你要边做边学的事情,在目前的状态下,或许看上去很有挑战。没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没有“我的发展我负责”的勇气,是没有办法迎难而上的。有的时候,这件事也许简单到只是你不敢开口。
我在公司组织了多年的读书会活动,其初衷是为了配合下属、同事的发展,通过读书、彼此分享来提升相关的能力。我们的读书会活动,每周有固定的一小时时间,大家会提前约定好读书的进度,或者是具体的实践项目,然后需要各自在固定时间前完成具体的读书和实践任务,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和认识。
在多年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人时常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有时候是临时有紧急事件要处理,更多的时候,则是有会议或其他安排的冲突。并且我发现,不少时候,有冲突的当事人,一边抱怨无法前来参加活动,一边却又并没有做出协调时间冲突的努力。常常是自己收到了一个会议邀请,要不觉得参加的人很多,不好意思提出改时间,要不就是对方职级比较高,不敢开口。
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开口问一下会议邀请人,是否能够改时间,或者是否可以单独谈一下需要我做些什么,时间冲突就解决了。
相比这样的反面例子,我也看到过令我佩服的“我的发展我负责”的正面例子。有个同事觉得自己需要提升“战略思考”的能力,他希望可以定期跟职级比自己高两级的大老板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于是他就将这个写在了个人发展计划里,并且亲自去找大老板说,我可不可以每个月跟您约一个小时时间交流一下思想。大老板也还真答应了。毕竟发展同事是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责嘛。
史蒂芬·柯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也提醒我们,凡事要积极主动,多关注自己影响圈的事,少抱怨自己不能影响的事儿。
在积极主动这点上,双胞胎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在接下来我们要分享的个人发展的前三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个人发展的“前三板”。
第一板: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
虽然双胞胎的妈妈莫莉,一直希望双胞胎能够像他们的爸爸一样,取得魔法水平考试的好成绩,将来进入魔法部工作,但是弗雷德和乔治却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的愿望,是毕业后能够开一家玩笑商店,售卖各种好玩有趣的魔法用品。
还在六年级暑假时,他们就动过退学的念头,但是考虑到妈妈肯定不会同意,他们才没有立刻付诸实施。但是,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未来在学术成就之外。
图片来自网络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在孩童时代,往往是父母的意志大过天,孩子的想法常被压制,而到了长大成人,很多人满足于碌碌无为的混日子,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结果是到头来虚度一生,哀叹蹉跎了岁月,不要说逐梦了,连梦想都谈不上拥有过;或者说虽然看上去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到头来发现自己弥足珍惜的东西却丢失了;或者自己活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自己所不希望成为的人。
史蒂芬·柯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就强调“以终为始”的原则,他告诫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为自己的人生剧本负责。
当然,这不意味着目标不会发生改变。没有什么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经常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继而有明确的目标,会让我们活得更加充实。
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清晰的目标,以终为始,也是非常重要的起点。如果谈一辈子太长,我们至少可以想想在未来的十年、五年、三年,我们想要在职业上有什么发展,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满足于现状也是一种“个人发展”,怕就怕你一面野心勃勃,一面却总是抱怨时不待我,机不可遇,而当机会来临时,你却根本没有准备好,更不知道机会该往哪个方向找。
第二板:建立明确的发展桥梁
桥梁是什么?桥梁就是让我们可以从河的一端,顺利走向另一端的便捷的媒介。
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我们也需要搭建这样的一座桥梁,从而帮助我们能够一步步更加顺畅地走向我们的目标。
有的朋友会抱怨,在目前的坑里都蹲了好几年了,啥发展也没有,啥变化也没有。有的朋友会说,我想将来做什么什么,我想能够升职做我老板的位子。可是一到制定个人发展计划的环节,一谈起要学些什么,Learning by doing些什么,就一脸懵圈,甚至常常听到有人会说,又要做发展计划了,真是烦死了,都不知道要写些啥!
如果是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倒也罢了,如果一边盼着要发展,一边又不知道写些啥,那就糟糕了。没有桥梁,那也就只能望河兴叹。
那么这个桥梁如何搭建呢?我们先来看看弗雷德和乔治都做了些什么。
因为弗雷德和乔治的愿望是开一家笑话商店,主营产品是有趣好玩的魔法产品,所以能够为大家提供有趣好玩的产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拳头项目。对于这一点,弗雷德和乔治在校读书期间,就从没间断过努力。
他们一直在尝试着研发各种新鲜有趣、能够符合或者引领学生们需求的玩意儿。
他们发明了飞舌太妃糖,花了很多时间在尝试发明用于逃课的吐吐糖-速效逃课糖。如果你吃下这种吐吐糖那橘黄色的一半,你就会呕吐。等你冲出教室到医院去时,你再吞下那紫色的一半它又让你变得活蹦乱跳,这能够让你获得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你喜欢的休闲活动。他们发明了金丝雀饼干,那是一种施了魔法的蛋奶饼干,吃了的人会变成金丝雀。他们发明的东西还有昏迷花糖、鼻血牛扎糖、无头帽、韦斯莱嗖嗖一嘭烟火、最高级的迷情剂“神奇女巫产品”等等。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研发新产品,双胞胎还在学校里通过张贴海报、在《预言家日报》上刊登邮寄业务广告的方式,接受订单,售卖自己发明制造的产品。之所以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筹措开店的启动资金。
韦斯莱家经济拮据,双胞胎无法拼爹。他们也没想过要拼爹。在筹集资金上,他们可谓想了不少办法,连去参加魁地奇世界杯时,都不忘利用机会与魔法部高级官员巴格曼投注打赌,期望能够赢上一笔。当然赌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由于巴格曼赖账逃走,他们辛苦攒下来的钱都打了水漂,但是他们的行动是可以切实看到的。摔跤不怕,怕的是不迈步。
回到我们自身的个人发展,我们可以借鉴的,是我们需要想清楚,要达到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需要拥有什么样的经验,接下来我们才能进一步思考,哪些技能我们可以增强,哪些技能我们需要提高和弥补,又该如何进行,我们可以通过边做边学,来积累哪些经验,我们又可以从哪里获得支持。
第三板:发展人脉
人脉无须我多解释了吧。有的时候,成功与否,就在于你上头是否有人。不管你买不买账,这点都是毫无疑问存在的。而且,不只是国人讲人脉,老外其实也讲究,只不过老外可能换了种说法,叫“Build Relationship”。其实,还不就是“人脉”。
你看,弗雷德和乔治,还不就是因为跟哈利关系不错,而自己的弟弟罗恩跟哈利是铁哥们,哈利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把那笔他不想要的三强赛争霸赛的一千金加隆的奖金,给了双胞胎兄弟俩。没有这个人脉,哈利哪里会想到他俩!
那么怎么发展人脉呢?关于这个话题,简直可以写一部厚厚的大书,所以咱们留待以后探讨(其实是我也不大懂。。。)
保持正确心态,打好前三板
个人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过程也不保证会一帆风顺,同时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要考量。
但在所有因素里,“我的发展我负责的心态”是支撑各项行动的基础,“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搭建明确的发展桥梁”,“发展人脉”可谓是个人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前三板。
弗雷德和乔治的个人发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心态+前三板的基础上的。
他们有乐观的天性,他们努力尝试研发新产品,在学校期间为了研发新产品招募了不少一年级新生参与实验,也在自己身上做了不少试验。他们发传单,贴海报,刊登报纸广告,下赌注赢钱,这一切都为了心中的那个开店的目标。他们不为母亲的愿望所动,不为大家都追求的目标所动。
在凤凰社一书中,也就是哈利入学的第五年,双胞胎的第七学年里,他们在给乌姆里奇制造了一个大麻烦后,当着众多师生的面,骑上了自己的飞天扫帚。“弗雷德看了看周围那些挤在一起、沉默、警惕的学生们。‘要是有谁想购买便携式沼泽,就是楼上演示的那种,到对角巷93号—— 韦斯莱魔法笑料店去就行了,’他响亮地说,‘那是我们的店址!’”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开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们终于在对角巷开了一家名叫“韦斯莱魔法把戏坊”的店,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生意火爆。
如果你想要做好自己的个人发展,比照双胞胎兄弟俩,和我所总结的一个心态+前三板,好好思考一下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