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凭借极具隐喻意味的画作,以及有关用贱金属炼制出“贤者之石”这门“伟大技艺”的详细说明,问世于16世纪的《日之光芒》堪称炼金术杰作中最著名和最精美的作品。本书囊括了现藏于大英图书馆的“哈利MS 3469”抄本的22幅精美插图,另配有神秘哲学专家乔斯林·戈德温对德语原文的精彩翻译。
《日之光芒》是否出自传奇人物萨洛蒙·特里斯莫辛之手?究竟是谁创作了《日之光芒》中的原始画作?插图中具有隐喻意味和神秘色彩的象征符号代表着什么?通过比较研究保存至今的多份抄本,四位炼金术领域的学者提出了引人入胜的新理论,一一揭晓了这些谜团。
日之光芒
世上最著名的炼金术抄本
[澳]斯蒂芬·斯金纳(Stephen Skinner)
[波]拉法乌·T.普林克(Rafał T. Prinke)
[英]乔治亚娜·赫德桑(Georgiana Hedesan)
[英]乔斯林·戈德温(Joscelyn Godwin) 著
李岩 译
2024年6月出版/128.00元
ISBN 978-7-5228-3411-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试读
节选自“《日之光芒》简介”,作者斯蒂芬·斯金纳
在所有带插图的炼金术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或许要数于16世纪问世的《日之光芒》(Splendor solis,英文译为The Splendour of the Sun)。其插图极具隐喻色彩,对于如何用低贱的原始材料打造出“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这一“伟大技艺”,也给出了详尽的说明。这份抄本还能够帮助现代读者深入文艺复兴时期炼金术士的内心。尽管如此,在本书之前,尚没有哪个版本的出版物能同时做到以下三点:价格公道,完整地将《日之光芒》译为英文,并翻印所有插图。现已推出的《日之光芒》的大多数版本,都是翻印自1920年出版的某个黑白版本。眼前的这一全彩版本,则配有乔斯林·戈德温(Joscelyn Godwin)对《日之光芒》最终确定版本(即“哈利MS 3469”,现收藏于大英图书馆)的全新翻译。我们希望此举有助于填补前述空白。
大英图书馆馆藏《日之光芒》扉页
在这一版本中,我还将对《日之光芒》的插图以及原始文本加以概述,以揭示该抄本的某些内涵,帮助读者理解其内容。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拉法乌·T.普林克(Rafał T. Prinke)与乔治亚娜·赫德桑(Georgiana Hedesan)的文章。前者介绍了有关《日之光芒》的历史及作者身份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后者则揭示了瑞士著名医生、炼金术士兼占星家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与《日之光芒》之间的渊源。两人的文章都颇具启发性。最后,赫德桑还编纂了一份术语表,对《日之光芒》提到的炼金思想家以及炼金术作品进行了总结。对于读者而言,这份术语表将颇有裨益。
《日之光芒》一书在20世纪的经历
在20世纪初,《日之光芒》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黄金黎明协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的推动。该协会致力于秘术研究,由三名该领域的行家里手于1888年创立。其中一位创立者名叫S.L.麦格雷戈·马瑟斯(S. L. MacGregor Mathers)。他对各种神秘仪式很有研究,且著述颇丰,他创作并出版的作品包括了多部魔法书。牧师兼炼金术士W.A.艾顿(W. A. Ayton)也是黄金黎明协会的早期成员。马瑟斯和艾顿两人似乎都对《日之光芒》很感兴趣。据说在1907年,马瑟斯甚至还利用卡巴拉(Kabbalah)和塔罗牌(Tarot),对《日之光芒》中的文本以及象征图案做出了注解,并将这部分内容配上《日之光芒》的原文一道出版。不过不幸的是,我未能找到这一版本《日之光芒》的副本。甚至在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我都找不到该版本的踪影,可见其发行量一定很少。出版于1920年的那一黑白版本的《日之光芒》,其译文据信出自朱利叶斯·科恩(Julius Kohn)之手,而他正是艾顿的学生。
科恩翻译的这一版本并未引发太大反响。直到彩色印刷技术于20世纪末普及之后,读者才得以一睹《日之光芒》插图的真容。科恩在翻译《日之光芒》时,还额外增添了用塔罗牌对其加以解读的内容。他深入研究了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收藏的炼金术抄本。其中某份抄本收录了17世纪的古文物研究者埃利亚斯·阿什莫尔(Elias Ashmole)的多篇译文。这些文章的作者据信是特里斯莫辛(Trismosin)。此外,对于以植物为原料的炼金术、磁疗以及颂疗等20世纪初的热门话题,科恩也都很感兴趣。
《日之光芒》插图-伟大技艺的纹章
1981年,亚当·麦克莱恩(Adam McLean)在其开创的《炼金术原始文献精选》(Magnum Opus Hermetic Sourceworks)这一精彩书系中,推出了《日之光芒》的限量版。到了1991年,法涅斯出版社(Phanes Press)再版了该书,并增添了麦克莱恩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这堪称是20世纪与这一抄本相关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不过,这一版本也有不足之处:插图仅为黑白两色,系参考早先于汉堡出版的版本白描而成,远不如本书中的插图细致入微。更为重要的是,德国的雕刻师还省略了某些插图上的拉丁语文字以及富有象征意味的边框图案。此外,这一版本的译文参考的文本也不如“哈利MS 3469”版本出色。
痴迷终身
从十几岁起,我便对炼金术产生了兴趣。当时我便喜欢上了翻阅各种神秘的图案,而这些图案往往与炼金活动有关。比如说,正是17世纪的炼金术著作《静谧书》(Mutus Liber,英文译为Silent Book),以及书中一幅幅奇异的图案或曰“象征符号”,激励我怀着有朝一日能将其读懂的梦想,踏上了搜寻尽可能多炼金术图案的旅程。
德意志医学博士米夏埃尔·迈尔(Michael Maier)自诩为“帝国宗教会议伯爵”和“自由贵族”,他于1617年出版的作品《亚特兰大的逃亡》(Atalanta fugiens,英文译名为Atalanta Fleeing)配有一系列象征符号,这同样令我着了迷。每个象征符号都配有一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警句。然而如此一来,这些图案的神秘意味不减反增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正是“揭示自然化学奥妙的新象征符号”(Emblemata nova de secretis naturae chymica,英文译为New Emblems of the Secrets of Natural Chemistry)。有些图案画的是火蜥蜴、神秘园,以及被砍掉脑袋、烧死、溺毙或者活埋的国王。这部作品的出版时间比本书重印的《日之光芒》仅仅晚了三十五年。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可以清晰地发现,在这两部作品的图案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如都出现了一座双向喷泉、一位正在戏水的国王,以及一个雌雄莫辨的人(阴阳人)。此类象征符号贯穿于炼金术的历史之中,但其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对其加以解读,既令人为难,又令人着迷。炼金术士们可绝不希望你轻而易举就能过关。
与此同时,我还对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御用数学家约翰·迪(John Dee)博士及其同事爱德华·凯利(Edward Kelley)产生了兴趣。他们声称自己在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发现了一个装满红色粉末的烧瓶,外加圣登士丹(St. Dunstan)撰写的炼金术作品。约翰·迪和凯利还声称,凭借这些红色粉末,他们成功地以多种方式将贱金属变成了黄金。此类说法并不罕见,也很少有人会信以为真。不过不同寻常之处在于,约翰·迪和凯利坦承自己无法制造出红色粉末,而只知道如何利用这种物质。凯利后来和约翰·迪分道扬镳,并且收获了巨大的财富与声名,还被波希米亚的鲁道夫二世(RudolfⅡ, 1552~1612)封为骑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凯利的炼金水平的确精湛。甚至还有一则颇为有鼻子有眼的故事声称,他曾将一个铜质炭炉的一半变成了黄金。这些传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促使我更为笃信,炼金术并不只是摆弄图案与象征符号的笔头游戏,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艺。
《日之光芒》插图-腐烂的太阳黑漆漆
直到1970年代中期,我才终于结识了一名炼金者,此人使用专业化学设备来进行此类实验。他自称 “拉皮杜斯”(Lapidus),还要求我发誓守口如瓶,绝不泄露他的身份。他在伦敦开了一家皮草店,距离贝克街地铁站很近。他将皮草店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间当代炼金术士的实验室,并且谨遵蓬塔努斯(Pontanus)、阿特菲乌斯(Artephius)以及阿里·普利(Ali Puli)等人经典著作的指示,一步步地进行炼金实验。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对于古代炼金术士而言,衡量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在于,他能否令手中的材料实现一系列特定的色彩变化。我亲眼看到,拉皮杜斯再现了理想中的一系列色彩变化,并且十分接近于大功告成,这令我不禁着了迷。使用实验室设备来加热,可以令材料长期保持特定的温度,避免上下波动,这样一来,拉皮杜斯就不必依靠马虎的助手给煤炉扇风或是洒水,困扰古代炼金术士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此外,通过使用耐高温的派莱克斯(Pyrex)蒸馏瓶与烧瓶,他也不再像前辈那样,常常会遭遇玻璃器皿报废的问题。尽管如此,他还是走了许多弯路,最终才选定了正确的材料。
1976年,我们合作撰写并编辑出版了一部关于炼金术的作品,书名叫作《追求黄金》(In Pursuit of Gold)。拉皮杜斯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许多发现。我们还对许多炼金术抄本展开了讨论,《日之光芒》也在其列。如今再次审视这部炼金术的经典之作,我不禁又回想起了拉皮杜斯成功再现的那一系列色彩变化,尤其是在烧瓶内壁上升腾出了“孔雀”的图案,真可谓璀璨夺目。见证了拉皮杜斯的技艺之后,我便只能从物质转化这一最为实实在在的视角出发来看待炼金术了。因此,在审视《日之光芒》这部精彩绝伦的抄本时,我也会遵循这一立场。我首先将驳斥某些显得异想天开的解读。这些观点的依据是卡尔·荣格(Carl Jung)的原型理论以及塔罗牌。
新书速递
特装设计师:@董然
特装工艺:书口喷绘
添加小编微信备注“特装”进群抢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