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勺子|中国古代食具的考古学观察
[2]
点击上方标题阅读
[3]
筷子的历史及功能变迁
比起勺子和叉子来,国人对筷子有更为特别的感情,朝夕相处,每日为伴,“不可一日无此君”。虽然如此,我们对筷子的历史,却未必人人都能道得出究竟,论说起来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了。
筷子的古称为“箸”。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上说:当时民间会话有一些避讳的风俗,以苏州一带最为突出,如行船讳住、讳翻,所以要改箸为快(筷)儿,改幡布为抹布。这样一来,叫了几千年的箸就变成了“筷子”。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寤语》里也论及此事,而且说当时士大夫也出口言筷子,忘却了箸的本来名称,似乎说明筷子的称呼确实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对我们这个最讲究名实相符的民族来说,“筷子”一名恐怕是最不那么名符其实的了。
中国古代的箸,由考古学提供的实物证据而论,它的出现要晚于餐勺。自从筷子出现以后,它便与餐勺一起,为人们的进食分担起不同的职掌。
虽然箸的形状是那样的小巧,不过考古发掘获得的古箸数量却不小。年代最早的古箸出自安阳殷墟1005号墓,有青铜箸6支,为接柄使用的箸头。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发掘时,在商代晚期和春秋时代的地层里都出土有箸,有骨箸,也有象牙箸,箸面还装饰着简练的纹饰。春秋时期的箸还见于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墓中出土铜箸二支,长28厘米,首径0.4厘米,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
到了汉代,箸的使用非常普遍,它被大量用作死者的随葬品。考古发现汉代的箸除铜箸外,多见竹箸,湖北云梦大坟头和江陵凤凰山等地,都出土了西汉时代的竹箸。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出土竹箸16支,各长24厘米,直径0.3-0.2厘米,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马王堆汉墓也有竹箸出土,箸放置在漆案上,案上还有盛放食品的小漆盘、耳杯和酒卮等饮食器具。在云梦和江陵汉墓出土的竹箸,一般都装置在竹质箸筒里,有的箸筒还彩绘有几何纹图案。
东汉时代的箸,考古发现的大都是铜箸,少见竹箸。湖南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发现的铜箸二支,长35.2厘米,直径为0.6-0.5厘米,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在山东和四川等地的汉墓画像石与画像砖上,也能见到用箸进食的图像,例如新都马家东汉墓出土的“宴饮图”画像砖,图中三人跽坐案前,案上放置箸两双,左边一人手托一碗,碗中斜插箸一双,这表明当时箸的使用已是相当普及。1959年在新疆汉“精绝地”一座房址内,发现有木箸和木匕等,表明中原用箸进食的习惯很早就传播到了边远地区。汉代箸的形状,首粗足细,大体为圆柱形,长度一般为25厘米上下,直径多数只有0.3-0.2厘米。
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箸实物不多,不过由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大量绘有用箸进食画面的画像砖表明,魏晋南北朝时用箸也很普遍。
隋唐时代的箸考古发现较多,箸的质料有明显变化,很多都是用白银打制的,文献记载唐代还有金箸和犀箸。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银箸,出自长安隋代李静训墓,银箸一双长29厘米,两端细圆,中部略粗。浙江长兴下莘桥发现的一批唐代银器中,有银箸30支,长33.1厘米,直径两端为0.25厘米,中部为0.5厘米。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一批唐代银器上,有箸36支,有的长32厘米,直径0.6-0.4厘米,首粗足细;有的长22厘米,直径0.5-0.2厘米,首部鎏金呈葫芦形,刻有“力士”二字。隋唐时期的箸,大都为首粗足细的圆棒形,亦有首足较细中部略粗者,长度一般在28-33厘米上下,最短为15-16厘米左右,直径一般为0.5-0.3厘米。
唐代银箸(江苏丹徒丁卯桥)
宋代的箸,考古不少发现。如江西鄱阳湖北宋大观三年墓出土银箸2双,长23厘米,直径0.4-0.3厘米,首为六棱柱形,足圆柱形。四川阆中曾意外发现一座南宋铜器窖藏,一次出土铜箸多达244支,铜匙111件,铜箸长24.8厘米,直径0.6-0.2厘米,首部亦为六棱形,足圆柱形。成都南郊的一座宋代铜器窖藏中,发现铜箸32支,长20.6厘米,直径0.6-0.4厘米,为首粗足细的圆柱形。
考古发现辽金元代的箸也不少,如吉林农安万金塔墓中发现的辽代铜箸8支,箸长16-16.5厘米,首径0.4厘米,足径0.15厘米。首端平齐,足部尖细。辽宁建平张家营子勿沁吐鲁辽墓发现银箸1双,长19.9厘米,直径仅有0.2-0.08厘米,是少见的纤细箸。金代的箸,在辽阳三道壕一座金墓中出土铜箸1双,长26.9厘米,直径首足均为0.15厘米,首部呈六角形。元代的箸略有增长的趋势,如安徽合肥的一座窖藏中有银箸110支,其中长25.6厘米的有106支,长24厘米的4支,直径均为0.5-0.35厘米,首部截面呈八角形。
宋辽金元的箸,型制比起以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大都是圆柱形或圆锥形,也有了六棱形、八棱形,比较重视箸首的装饰。长度一般为23-27厘米,最短的为15厘米,直径一般为0.35-0.2厘米上下。
明清两代,箸的形状有了明显变化,流行款式大都是首方足圆形,也有圆柱形的。明代开始有了类似现代这样的标准的首方足圆箸,箸的长度也略有加长。如河南陵宁华岗发现明代木船内存放的木箸一支,长31厘米。又如四川珙县悬棺中发现竹箸一支,首方足圆、满髹红漆,四方头部为银色,长28厘米,上题14字:“江山□高,日月□长,五子□,阿旦沐”。
清代的箸,由帝妃使用的箸品可见其豪华。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其中筷子有:金两镶牙筷六双、金镶汉玉筷一双;紫檀金镶商丝嵌玉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十六双;紫檀商丝嵌玉镶牙筷二双;银镀金两镶牙筷一双;包金两镶牙筷二双;铜镀金驼骨筷八双;铜镀金两镶牙筷二双;银镀金筷二双;银两镶牙筷大小三十五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一双、象牙筷十双;银三镶绿秋角筷十双;银两镶绿秋角筷十双;乌木筷十四双。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清代箸的款式,与现代箸已少有区别,首方足圆为最流行的样式。箸面还出现了图画题词,工艺考究的箸不仅是实用的食具,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使用筷子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因为它是世界上所有进食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两支箸之间没有任何机械性联系,全靠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恰当掌握,辅以无名指的协作,方能运用自如。五指并用的人,我们常常也能见到,儿时养成的就是这样的习惯,《相书》上说“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者贵,五指用箸者大富贵也”,那是一点准儿也没有的。
古代中国人在进食时,餐勺与箸通常是配合使用的,两者一般会同时出现在餐案上。依“三礼”的记述,周代时的礼食既用匕,同时也用箸,匕箸的分工相当明确,两者不能混用。箸是专用于取食羹中菜的,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箸是用于夹取菜食的,不能用它去夹取别的食物,还特别强调食米饭米粥时不能用箸,一定得用匕。
到了汉代,餐勺和箸也是同时使用的,人们将勺与箸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墓中。《三国志》记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说了一句“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刘备两人而已”,吓得刘备手中拿着的勺和箸都掉在了地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找到了汉代末年匕箸同用的一个生动例证。汉代以后,比较正式的筵宴,都要同时使用勺和箸作为进食具,如唐人所撰《云仙杂记》述前朝故事说:“向范待客,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赏赐与贡献,匕箸也是不能分离的物件,如《宋书·沈庆之传》记载说:“太子妃上世祖金镂匕箸及杵杓,上以赐庆之”,金镂匕箸一定是非常名贵的。就是平日的饮食,对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而言,也要匕箸齐举,不敢马虎。
在唐宋时代,筵宴上仍然要备齐勺和箸,人们在进食时对两者的使用范围区分得依然非常清楚。在甘肃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图》壁画中,绘有男女9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前准备进食,每人面前都摆放着勺和箸,摆放位置划一,相当整齐,可见勺与箸是宴饮时不可或阙的两种进食具。我们还读到唐人薛令之所作的《自悼诗》,诗中有“饭涩勺难绾,羹稀箸易宽”的句子,将以箸食饭、以勺食羹菜的分工说得明明白白。我们还在明代人田汝成的《西湖志余》一书中,得知宋高宗赵构每到进膳食,都要额外多预备一副勺箸,用箸取肴馔,用勺取饭食,避免将食物弄脏了,因为多余的膳品还要赏赐给宫人食用。高宗皇帝是否有这样的德行我们不必细论,不过这里将勺箸在古代的分工又一次说得非常明白,这应当是可信的。
敦煌宴饮壁画线图
到了现代社会,正规的中餐宴会在餐桌上也要同时摆放勺与筷子,食客每人一套。这显然是古代传统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这传统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勺与筷子各自承担的职掌发生了变化。勺已不像古代那样专用于食饭,而主要用于享用羹汤;筷子也不再是夹取羹中菜的专用工具,它几乎可以用于取食餐桌上的所有肴馔,而且它也用于食饭,与吃饭不得用筷子的古训背道而驰了。虽然如此,餐勺与筷子在两种进食具之间的那种密切的联系,古今都是存在的。我们还可以断言,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未来世纪的中国还会继续存在,我们还没有发现这种联系将要中断的迹象。
我们由考古发掘获得的证据,知道华夏民族历史上拥有过世界上各国所常用种类的进食具。在所有以往使用过的进食具中,筷子具有比之刀、叉还要轻巧、灵活、适用的优点,我们的历史曾经淘汰了叉子,现在的许多场合正在淘汰勺子,但筷子依然稳如泰山,一丝也没有动摇。筷子陪着我们的民族走过了3000年以上的历史,它还要陪着我们走向下一个世纪、再下一个世纪。我们还高兴地看到,筷子正在超越自我,走向手抓的和用叉的人群,走向广阔的世界。
♡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
|请点击标题阅读 “饮食考古” 系列 |
2. 中国人为什么发明筷子
3. 中国人用饼铛的历史有多久
5. 烹制美食三千年|青铜汽锅
6. 饺子|2000年的中国味
7. 烤肉串的故事
8. 宋代厨娘好风光
9. 围观海昏侯|汉造中国酱
10. 围观海昏侯|天大食官
11. 一碗面条的故事
12. 端午|美美粽娘
13. 壁画|河西东厨的魏晋食尚
14. 包子与馒头的历史瓜葛
15. 筷子纵横说
16. 鏊子煎出的中国滋味
17. 美酒金樽|汉晋时尚谁人识
18. 千年面食的文化基因
19. 端午日的狂欢与忧伤
20. 浸润着咸味的文化遗产
21. 散说|汉代酒事
22. 人间百味,桌上盐台
23. 蒸食起源| 中国的蒸汽时代
24. 餐桌内外的风景
25. 古人的年饭
26.古代中国的分餐与会食
27. 考遗|中国餐叉出没记
28.茶酒辩|能饮一杯无
29. 丝路胡瓶|改变了中国饮者的姿势
30.销夏|冷饮冰食溯源
31. 御宴上的“怀归令”
32. 饮食考古 | “过中”考
33. 烹饪之始
34. 漫谈|一勺一筷中的文明史
35. 汉代食仪
36. 饮食考古|至味中国
38. 饮食考古|与动物同行的人
39. 老饕苏东坡
40. 饮食考古与中国文化
41. 昨日盛宴
42. 御宴礼仪
43. 屈家岭|中国最先发现的大米故乡
44. 饮食考古|陶烹源起
45. 中国羊膳文化简史
46. 小食|由古文字即、既说起
47. 君子与庖厨
48. 食新|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50. 吃瓜的古人
51. 三代的酒及其他
52. 勺子|中国古代食具的考古学观察
53. 叉子|中国古代食具的考古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