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岩画的发现与研究

学术   历史   2024-11-15 09:23   北京  

器晤 总476 题





中国古代岩画非常丰富,早在公元6世纪的古代文献中已有岩画发现记录,当时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就记录了河流经过的20多处岩画地点。中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岩画研究还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的事(此为1998年旧文),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参与岩画考察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出版了大量岩画著作,岩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已经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

岩画的发现与区域特点

近代对中国古代岩画的考察与研究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本国和外国学者分别在福建与新疆地区发现了一些岩画地点。本世纪下半叶开始岩画发现越来越多,比较重要的地点有50年代发现的广西左江和60年代发现的云南沧源岩画。70年代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发现大量岩画,80年代以后又在宁夏、甘肃、新疆、西藏、江苏等地发现了许多岩画地点。由于许多学者的努力,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粗略统计在近20个省区(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江苏、福建、台湾、香港、澳门)内的40多个县境发现有岩画,岩画点总数达500处以上,画幅超过5万。

内蒙古白岔河岩画

内蒙古阿拉善岩画
广西花山岩画


中国发现的岩画遍及东西南北边缘地区,在这广阔的分布范围内,各地岩画在风格和题材上表现有一定区别,有的研究者根据这些区别,将中国岩画按分布划分为四个区,即东北农林区、北方草原区、西南高原区和东南沿海区(盖山林,1997)。东北农林区岩画的画面较小,以凿刻或绘法成画,描绘的多为孤立的动物和人物,以鹿类动物为主要表现的对象,反映了游猎部落的活动。北方草原区指内蒙古至新疆一线,岩画发现数量很多,内容非常丰富,多用敲砸方式成画。画面上的动物东部以鹿类多见,西部以牦牛为主,多数画面表现了游牧和狩猎活动。西南高原区岩画以表现舞蹈、放牧和狩猎的人物活动为主,有的画面很大,相当多的地点以色彩成画。东南沿海区岩画只有零星发现,以表现宗教崇拜的题材为多,用磨刻和敲凿方式成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宁夏贺兰山岩画

新疆岩画

西藏岩画

岩画的研究

对于中国岩画的研究,学者们围绕岩画的艺术风格、制作方法、年代分期、题材内容、文化含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题材、年代和含义是最吸引人的课题。

中国岩画的题材,以表现岩画创作者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主,包括古代猎人、牧人和农人的生业活动和宗教行为等。

中国对岩画年代学的研究,除采用考古学的类型比较方法外,还运用动物考古的方法由绝灭动物属判断早期岩画的年代。同时还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尝试测定岩画年代,如采用14C方法对彩绘岩画的年代进行测定。

中国岩画的年代,各地有早有晚。东北地区岩画多属中世纪时代以后,表现的是渔猎人的生活。北方地区岩画早期属史前时期(距今30000-4000年),主要表现原始猎人的狩猎活动;大量岩画属距今4000年以后的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和纪元以后的作品,表现的是草原猎人和牧人的活动。西南地区的岩画部分可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多数晚到纪元以后。东南地区的岩画多属新石器-青铜时代。

中国发现的岩画大多数处在现代少数民族居住的边境地区,这也是古代山地和草原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岩画正是这些少数民族古代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们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实轨迹。经过研究证实岩画主人的族属,至少有匈奴、突厥、吐蕃、蒙古、彝族等十几个民族。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学者们在中国岩画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古代环境变迁的考察。从岩画占到80%的大量动物图像中,可以寻找到不同地区动物种群的变化,由此可以考察植被和气候等生态环境的改变及这种改变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岩画研究机构与出版物

中国进行岩画考察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并不多,多数调查和研究工作都是由各相关省区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列入计划,由一些有兴趣的学者开展具体工作。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的考古和民族学研究部门,在部分大学中,都有一些长期从事岩画研究的学者。

1985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美术研究室开始将“中国岩画”列为科研项目,对中国岩画地点进行了广泛考察。在这个基础上1992成立了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陈兆复教授担任,这是中国唯一的岩画研究机构。1994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前主席阿纳蒂(Emmanual Anati)教授访问了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中心出版物有刊物《岩画》,它是作为国际岩画委员会机关刊物《国际岩画通讯》的中文版,除了选刊《国际岩画通讯》上的文章外,约有一半篇幅发表中国岩画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该中心在北京、山东和天津等地多次举办岩画图片展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就此制作了特别节目,呼吁全社会关心岩画研究事业。

中国出版的岩画著作在近些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学者们在各个岩画分布的重点地区,对岩画都进行过多次调查,采用科学方法,尽可能地收集资料。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专门性的著作,详细报道了岩画资料,各地一些重要岩画资料已全部公布。有一部分学者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岩画的考察和研究上,发表了许多论文,出版了大量研究著作。

中国岩画方面的著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20余部:

1963

《花山崖壁画资料集》

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1976

《香港古石刻-起源及意义》

秦维廉

1985

《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

汪宁生

1986

《阴山岩画》

盖山林

1987

《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

覃圣敏等

1988

《中国阿尔泰山岩画》

赵养锋

1989

《广西左江岩画》

王克荣等

1989

《乌兰察布岩画》

盖山林

1989

《中国岩画》

陈兆复

1990

《贺兰山岩画》

王系松等

1990

《中国岩画艺术图式》

宁克平等

1990

《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

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

1991

《万山岩雕-台湾首次发现摩崖艺术之研究》

高业荣

1991

《中卫岩画》

周兴华

1991

《中国岩画的发现》

陈兆复

1992

《中国岩画学》

盖山林

1992

《贺兰山岩画》

许成

1993

《岩石上的历史图卷-中国岩画》

盖山林

1993

《中国岩画》

盖山林

1993

《西藏岩画艺术》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1993

《贺兰山与北山岩画》

李祥石、朱存世

1993

《外国岩画发现史》

陈兆复、邢琏

1997

《中国岩画图案》

盖山林等

1997

《太平洋岩画》

李洪甫


从这些出版物可以看出,中国岩画研究在最近10多年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事岩画调查和研究的学者增加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提高。作为一个学科研究体系,岩画学在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学者们不仅注意本国岩画资料的收集,也关注世界岩画研究的发展趋势,

中国岩画研究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与1991年在银川召开的“91国际岩画委员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的推动也很有关系。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4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这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岩画学术会议。世界各地岩画的发现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介绍到中国,对国内岩画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岩画的保护

中国通过野外调查发现的岩画线索越来越多,同时也发现许多地点的岩画都面临人为的或自然的破坏,人们普遍感到保护问题越来越紧迫。

中国对岩画采取的保护措施,大体有三种。一是调查记录,用文字、照片和拓摹方法获取详细资料;第二是原地保护,为避免现代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坏,采用加固、防护等封闭方式就地保护,有的则建立现址博物馆;第三是搬迁保护,如长江三峡水库工程涉及到不少古代岩刻,不便就地保护的就实施搬迁保护。



1998年8月2日,在印尼苏拉威西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画专题会议上的演讲
撰文|3N3N
  编辑|YanYan
出品|器晤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





请点击标题阅读 “考古与发现” 系列

1. 一件玉璧撩开传奇古国的面纱|三星堆
2. 一柄金杖统率着一个神秘的王国|三星堆
3. 始皇之弓今何在
4. 颜值爆表|天门石家河发掘250多件玉器
5. 惊喜震撼|专家热议天门石家河史前玉器
6. 发现天珠|西藏首次出土古象雄天珠
7. 西海考古小札|彩陶如山
8. 考古新发现|西周玉印现四神
9. 和田旧事|与一个采玉人的百年邂逅
10. 佛门秘藏|法门寺地宫探幽
11. 一片彩陶掀起的学术大波
12. 谁发现了中国第一凤
13. 学了考古干什么
14. 亲历|黄河磬王显形记
15. 考古人在干什么
16. 亲历|到西藏,去考古
17. 马王堆|锦衣玉食千户侯
18. 半坡范式|史前考古学的重大创获
19. 约你穿越到史前
20. 史前造神运动中的三次艺术浪潮
21. 石兴邦|从半坡攀上峰顶
22. 石峁石雕|远古神庙的踪影
23. 亲历|叩问玉门
24. 世界遗产|良渚古城
25. 申遗成功|谁发现了良渚
26. 四代人80年|打开良渚古城
27. 新晋国保单位|细石器文化南进路标
28. 从跨湖桥到河姆渡
29. 考遗|偶遇成唐与唐尧
30. 古蜀象牙之谜
31. 史前人类的家园
32. 考古快评|龙凤相遇三千年
33. 用30年时光,他跋涉到1万年前
34. 史前西藏|从卡若到曲贡
35. 考古快评|上山文化万年原瓷猜想
36. 考古快评|新列世界考古大发现的艺术鸟
37. 中国西部岩画中的牦牛
38. 考古快评|最古老的野猪题材岩画
39. 热点|又见三星堆
40. 快评三星堆|奇奇怪怪青铜器
41. 答问三星堆
42. 考古快评|车辚马萧到巴国
43. 考古快评|八千年井头山宽头石斧
44. 亲历|遇见史前大灾难
45. 华北细石器“边脊石核”初论
46. 大遗址记忆的大历史扫描(上)
47. 大遗址记忆的大历史扫描(下)
48. 考古快评|玩一次泥巴便成永恒
49. 考古快评|郑家湖战国墓三角纹观察
50. 快评三星堆|神灵在高天
51. 快评三星堆|青铜鸟人神坛
52. 快评三星堆|合体顶尊青铜神坛
53. 屈家岭|中国最先发现的大米故乡
54. 中国古代梳篦简史
55. 考古快评|成都: 得名二千多年前
56. 三星堆快讯|重光的太阳神坛
57. 快评三星堆|凤头龙尾巫者法器复原猜想
58. 雅江边的朗色林,你还好么
59. 蜀道考古的过去与未来
60. 考古快评|凌家滩仰韶文化彩陶观察
61. 三星堆|青铜人像服饰排璋新观察
62. 西藏考古|琼结藏王陵
63. 小南山|中国玉文化的第一个时代高潮
64. 三星堆符号 | 神兽三叉纹观察


器晤
考古人3N3N(王仁湘)公号:用心于器,晤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