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中国古代食具的考古学观察

学术   2024-08-15 19:26   北京  

器晤 总469 题





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流行最广的是这样三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与叉子和筷子配套的还会有勺子。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部。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是筷子的创制者,是筷子传统的当然传人。
我们使用筷子的历史是何时开端的,古代中国人是如何进食的呢,古代是否还采用过其他什么进食器具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应当说并不很困难,我们有浩如烟海的典籍,仔仔细细一查,一定会有理想的答案。其实不然,历史学家们并不是不屑于回答这看来似乎不怎么要紧的问题,史籍中确实并不容易找到完满的答案,我作过这样的尝试,我知道这种努力的收获是微乎其微的。是考古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我们得到了许多古籍中没有载入的重要信息,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古代进食具实物,将我们所要寻求的答案明晰地展示到了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远古时代的人类最初并不知道要凭借什么餐具享用食物,甚至还没有发明任何容器和取食用具,连严格意义的烹饪尚且没有发明,自然也不可能会有规范的进食方式,人们随手将食物取来送达口腔,一切顺其自然。人类在这一时代的饮食方式,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应当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到了饮食生活发展的一定阶段,进步中的人类的进食方式开始有了一些变化,不仅发明了烹饪用具,也创制了一些进食器具。除了仍然有一些至今还在直接用手指将食物送达口腔的部族以外,人们大都或先或后地创造或选择了一种乃至几种进食用具。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将自己所创造或接受的进食方式形成传统保留起来,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内涵,使它代代相传。
由考古资料提供的证据表明,古代中国人使用的进餐用具,主要有勺和筷子两类,还曾一度用过刀叉。这些进食器具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是筷子,它的使用至少已有3000年上下连续不断的历史,筷子被外域看作是中国的国粹之一。田野考古学提供的证据表明,古代中国人使用餐勺的历史也十分悠久,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勺与筷子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进食器具,也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餐勺历史9000年

根据考古发掘提供的线索,中国古代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耕文化出现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富有自己的特点,由此而生发的饮食传统也有自己的特点。原始农耕时代的先民们,在创造独到烹饪方式的同时,也创造出了讲究的进食方式,制作出小巧的餐勺作为进食具。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生活在黄河流域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农耕部落的居民,大多都形成了使用餐勺进食的传统。考古工作者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非金属的餐勺,有些地点出土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些餐勺大都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形状常见匕形和勺形两种。匕形勺为扁平长条形,末端磨有薄利的刃口;勺形的窄柄有平勺,制作较为讲究。两种勺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很多餐勺在柄端都穿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在这两种勺中,以匕形勺发现的数量较多,表明新石器时代居民使用最多的是长条形的勺,它的制作相比而言要简便一些。
在黄河流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般都有餐勺出土,其中以磁山文化所见年代最早(距今7000年以前),磁山文化的餐勺大体都属长条形,最大的长20厘米。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一些遗址中也有骨质餐勺发现,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骨器中包括有餐勺27件,它们多用骨片磨成。这些餐勺也是长条形,有的尾端有穿孔,最大的长16.7厘米。分布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400年),它的居民普遍采用骨质餐勺进食,另外还见到一些用蚌片磨制的餐勺。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将餐勺作为死者的随葬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些餐勺出土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是握在死者手中。在江苏邳县刘林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出土了57件餐勺,它们大多是墓葬中的随葬品。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4800-4000年之际,为考古学家划分的龙山文化时代。在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很多龙山文化遗址中,都见到餐勺出土。在黄河上游地区,仅在时代较晚的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上下)中见到较多的餐勺。在甘肃永靖县秦魏家和大何庄两个遗址,出土骨质餐勺128件,一般长在20厘米上下,柄端一般都有穿孔。这些餐勺大都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作为一种必备的日用品放置在墓穴中。在发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餐勺几乎都放置在死者的腰部,看样子齐家文化居民平日里要将餐勺穿上绳索悬在腰际,便于随时取用。
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也有使用餐勺的传统,不过考古发掘见到的实物远没有黄河流域的多。这可能是因为特殊的埋藏条件,南方潮湿的地下环境不容易将小件骨器由数千年前保存到今天,不过也有少数遗址出土了比较多的骨器。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400年前)居民,使用的骨餐勺表面磨制光洁,柄部都有穿孔,长度在20-25厘米之间。几件带柄的餐勺,柄部刻有精美的花纹,其中一件刻的是双鸟纹,被研究者们看作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河姆渡还出土了一件非常标准的勺形骨质餐勺,这可以算作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一件勺形餐勺。同时还发现了2件鸟首形的象牙餐勺,勺头扁平,柄部雕刻成鸟首状,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史前餐勺珍品。

河姆渡文化象牙匕

(浙江余姚河姆渡)

凌家滩文化玉匙
(安徽含山凌家滩)
在北方地区,也有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早期青铜时代遗址,出土过形状不一的骨质餐勺。东北地区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新开流文化(距今6000年前),它的居民虽然并不是从事农业耕作的,但是也习惯于用餐勺进食。黑龙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发现了几件长条形餐勺,餐勺柄部两侧都刻有齿状装饰,尾端有穿孔,一般都不太长,多数不足10厘米,最长的也有近20厘米的。
兴隆洼文化骨匙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

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餐勺进食的证据,属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餐勺的起源应当还要更早,估计在大约一万年前。

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出土的精美玉器中,有数件匕,将餐勺出现的历史提前到了九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匕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
古代中国人发明餐勺进食,与农耕文化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出现的年代不晚于距今一万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别适宜于湿润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种植。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热腾腾的粥饭,特别是半流质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某种中介器具,于是最简单的餐勺便被发明出来了。

史前时期餐匙
中国古代进食方式的确立,与农作物品种和烹饪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史前广泛的粒食传统,特别是粥食方式的确立,使餐勺的出现成为必然的事情。因为有了迫切的需要,于是人们随手检来兽骨骨片或蚌壳,起初也许并没进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时间一长,人们不再满意骨片长长短短的自然状态,开始对合式的原料进行加工,于是真正意义的餐勺就制作出来了。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逐渐提高,餐勺也就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了。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中原地区仍然承续着新石器时代使用餐勺进餐的传统,不仅继续使用骨质餐勺,而且出现了铜质餐勺。自冶铜技术出现以后,中国历史很快跨入文明时代,文明时代的人们将所获得的铜首先用于制作装饰品和饮食器具,作为进餐用的餐勺也开始用铜打造,骨质餐勺在铜质餐勺出现后逐渐被取代。中原地区在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在二里头文化至殷商时期,骨质餐勺仍然是一种受到普遍重视的进食器具。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一些王室陵墓中,出土过不少精美的骨质餐勺,根据统计,总数已达近千件。到了西周时期,骨质餐勺的使用已不如过去那样普遍,考古发现的标本不太多。在陕西长安张家坡发掘到2件长条形骨质餐勺,其中一件为牙质,端部很薄,微微向上翘起,柄部尾端还刻有精美的几何形纹饰,长29厘米。
骨质餐勺的慢慢消失,是铜质餐勺逐渐增多的必然结果。最先出现的铜质餐勺,形制多仿照长条形骨质餐勺。在包括关中在内的中原地区,从西周时代开始,开始流行使用一种青铜勺形餐勺。这种餐勺的特点是,勺头呈尖叶状,柄部扁平而且比较宽大,有的柄上或勺上铸有几何形图案,或者镌有铭文。它们的规格也比较大,长度多数在25厘米上下,有的长达30厘米。在陕西扶风县庄白一号铜器窖藏中,出土了2件勺形青铜餐勺,它们的年代在同类餐勺中是比较早的。这两件餐勺柄部有几何形纹饰,在勺体上还镌有所有者的名字,有铭文自名为“匕”,全长32.5厘米。在河南和北京等地,也出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尖叶形青铜餐勺,形制与中原和关中地区见到的完全相同。
到了东周时代,尖叶形青铜餐勺使用还相当普遍,直至战国末年才逐渐消失。考古发现的这种餐勺,属于春秋时代的有:湖北随州刘家崖出土2件,规格较小,长度分别为12.5和16.5厘米;山东滕州后荆沟出土2件,餐勺出土时放置在铜鬲内,长度为25.5厘米。尖叶形餐勺一直到战国时代早中期还能见到,不过使用的地区限于中原周边及临近地区,战国时代的中原地区已不再使用这种样式的餐勺。

春秋楚国王子午铜鼎与匕
(河南淅川)
西周至春秋时代比较流行的尖叶形餐勺,到战国时逐渐被一种长柄舌形勺的餐勺所取代。这种新样式的餐勺,实际上早在春秋前期就已经定型了,只是使用还不那么普遍,流行的范围不广。在陕西宝鸡市福临堡属于春秋早期的一座秦墓中,就出土了一件这样的餐勺,它的柄部较细,柄尾仍然比较宽大;勺体已不是尖叶形,改为椭圆状的舌形。这种宽柄尾的舌形勺餐勺,还发现于一些战国早期的墓葬,它是西周时代的宽柄尖叶形餐勺向战国时代的窄柄舌形餐勺的过渡中,产生的一种中间形态的餐勺。
窄柄舌形餐勺,大约在春秋时代晚期就已经定型生产出来,云南祥云县大波那铜棺墓中发现5件这样的餐勺,都是用铜片打制而成,规格大小不等,长度在18.4-28.7厘米之间。从战国时代开始,窄柄舌形餐勺成为了中国古代餐勺的主流形态,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虽然在以后的各个时代,餐勺在造型上或多或少有些改变,但基本上没有突破窄柄和舌形勺的格局,这是很值得回味的一个问题。
战国舌形餐勺在山西长治分水岭、河南汲县山彪镇、河北邯郸百家村、湖北江陵天星观、云南晋宁石寨山等地的战国墓葬中都曾出土过。这些地点见到的青铜餐勺均为窄柄,多数为扁平的窄柄,有的制成了棒形的细柄,这就使餐勺变得更加实用了。战国餐勺还采用了漆木工艺,出现了秀美的漆木餐勺。漆木餐勺同青铜餐勺一样,造型亦取窄柄舌形勺的样式,整体髹漆,通常还描绘有精美的几何纹饰。在四川青川郝家坪的一座战国墓中,就出土一件正背都绘有彩纹的漆餐勺。
大一统的秦汉时代,人们进餐时使用的餐勺,无论在器具的造型或制作材料的选择上都大体承续了战国时代的传统,考古发现较多的仍然是那种窄柄舌形勺餐勺。引人注意的是,出土的属于秦汉时代的漆木餐勺数量很多,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可以想见当时贵族们的餐桌上很少见到青铜餐勺,漆木餐勺越来越受欢迎。在湖北云梦县发掘的秦汉时代的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漆木餐勺。这些餐勺都是圆棒形细柄,通体髹红漆,用黑漆绘有纹饰,柄部绘环带纹,勺面绘行云流水纹饰。
秦代漆匙(湖北云梦)
汉代在流行漆木餐勺的同时,也使用青铜餐勺。我们注意到,本来在战国时期,最初漆木餐勺是仿制的青铜餐勺的形状,后来漆木餐勺定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青铜餐勺的造型。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餐勺,与同墓所出漆木餐勺形制完全相同。东汉时代的餐勺出土不算太多,值得注意的是发现了银质餐勺。湖南长沙五里牌九号墓出土银盂银餐勺各一件,餐勺为圆勺形,柄部较短,长度为8厘米。
两晋时代的餐勺,在考古中很少发现,具体形制还不是太清楚。到了南北朝时期,青铜餐勺的形制表现出一种复古倾向,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考古发现一种属于这个时期的宽柄尖叶形餐勺,器形与战国时代的同类餐勺十分相似,而与汉代的餐勺明显不同。
从隋代开始,细长柄的舌形勺餐勺又出现了。虽然同是长柄舌形勺,但与战国秦汉时代流行的那种相似的餐勺多少有些不同。西安李静训墓就出土一件长柄银餐勺,勺体为舌形,器形比较大,全长29.5厘米。唐代承继了隋代的传统,上层社会盛行使用白银打造餐具,餐勺亦不例外。各地出土银餐勺较多,既有细长柄的餐勺,也有宽柄餐勺。

唐代银匙(浙江长兴下莘桥)

唐代錾纹银匙(陕西西安)
在辽宋金元各代,除了大量制作铜质餐勺以外,还有不少白银打造的餐勺。在这一大段时期,餐勺的造型基本上承继了唐代细柄舌形勺餐勺的传统,区别仅在柄尾略为加宽而已。宋代出土的餐勺,属于北宋时代的较少,属于南宋时代的稍多。江苏溧阳出土一枚北宋舌形勺紫铜餐勺,柄尾略宽,长25.5厘米。四川阆中的一座南宋窖藏中一次就出土铜餐勺111件,分别为长23、25厘米两种规格。金代的餐勺也有零星出土,以黑龙江肇东蛤蜊城遗址和辽宁辽阳北园的发现为例,形制与辽代的相去不远,辽阳北园的铜餐勺附加有雁尾饰,规格也比较大,长度达到32厘米。辽宁沈阳也出土了几件金代的青铜餐勺,柄部扁平呈鱼尾形,勺面为花瓣形,长26厘米上下。属于元代的餐勺,也发现有一些银质的,所见餐勺一般都比较长大。青浦高家台还见到一件牛角质的餐勺,与同出的银质餐勺器形相同。元代铜餐勺在吉林发现较多,可分为尖叶勺、舌形勺和圆形勺三种类型,以尖叶形餐勺数量为多,长度在20-30厘米之间。

文明时代的餐匙

我们概略叙述了古代中国餐勺的起源与发展,得知中国的餐勺最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开始制作使用,经历了至少七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餐勺的制作材料,主要取自兽骨,而铜器时代则主要取用的是青铜。自战国时代开始,除了青铜餐勺还在继续使用以外,又出现了漆木勺。隋唐时期开始用白银大量打制餐勺,在上层社会,这用白银打制餐勺的传统一直到宋元时代仍然受到重视。在历代皇室贵胄们的餐桌上,还常常摆有金质餐勺。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骨质餐勺以长条形为主,只是在东部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见到少量勺形餐匙。在青铜时代的早期,骨质餐勺的使用还比较普遍,后来青铜餐勺逐渐取代了骨质餐勺。青铜餐勺的使用到西周时期才开始比较普遍,以尖叶形勺头为主要特点,柄部扁平宽大。这种类型的餐勺到东周时代使用还比较普遍,到战国末年才完全被别样的餐勺所取代。大约从战国中晚期开始,餐勺在造型上向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舌形餐勺取代尖叶勺正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餐勺的柄部也由宽大向窄细变化。秦汉以后,餐勺的制作以小巧精致为流行风格,考古发现的餐勺基本都是实用器。餐勺的质料也逐渐多样化,除以铜质为主外,还有漆木、金银、陶瓷质的餐勺。餐勺的形状,除南北朝出现过宽柄尖叶勺头的餐勺以外,一直都流行窄细柄的舌形勺头餐勺。隋唐宋元时代的餐勺造型已是相当规范,隋唐时代的勺头勺柄稍显宽大,宋元时代的勺头勺柄略为细小,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向。
作为进食具的餐勺,在古代的名称或为匕,或为匙,还有其他现在已不详知的名称。在周代的青铜餐勺上,通常自铭为“匕”,这应当是周人对餐勺所取的固有名称。匕是餐勺在古代中国的通名,秦汉以后的文献中,餐勺仍以匕为通称。汉代已开始称匕为匙,《说文》云:“匙,匕也;”《方言》云:“匕谓之匙”,表明在汉代和汉代以后,匕与匙的名称是能够互换的,但比较而言,匕作为专名使用更为广泛一些。在现代社会,匕的古称已经完全消失,我们可以把餐勺称为勺子、饭勺,也可以称为瓢羹、汤匙,还可以称为茶匙等等,既体现有古代的传统,也体现有现代的色彩。
撰文|3N3N
  编辑|YanYan
出品|器晤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




请点击标题阅读 “饮食考古” 系列

1. 听考古人讲五千年前的一把玉勺

2. 中国人为什么发明筷子

3. 中国人用饼铛的历史有多久

4. 两千年前的小火锅|青铜染炉

5. 烹制美食三千年|青铜汽锅

6. 饺子|2000年的中国味

7. 烤肉串的故事

8. 宋代厨娘好风光

9. 围观海昏侯|汉造中国酱

10. 围观海昏侯|天大食官

11. 一碗面条的故事

12. 端午|美美粽娘

13. 壁画|河西东厨的魏晋食尚

14. 包子与馒头的历史瓜葛

15. 筷子纵横说

16. 鏊子煎出的中国滋味

17. 美酒金樽|汉晋时尚谁人识

18. 千年面食的文化基因

19. 端午日的狂欢与忧伤

20. 浸润着咸味的文化遗产

21. 散说|汉代酒事

22. 人间百味,桌上盐台

23. 蒸食起源| 中国的蒸汽时代

24. 餐桌内外的风景

25. 古人的年饭

26.古代中国的分餐与会食

27. 考遗|中国餐叉出没记

28.茶酒辩|能饮一杯无

29. 丝路胡瓶|改变了中国饮者的姿势

30.销夏|冷饮冰食溯源

31. 御宴上的“怀归令”

32. 饮食考古 | “过中”考

33. 烹饪之始

34. 漫谈|一勺一筷中的文明史

35. 汉代食仪

36. 饮食考古|至味中国

37. 农耕发生与饮食文化|由上山遗址开说

38. 饮食考古|与动物同行的人

39. 老饕苏东坡

40. 饮食考古与中国文化

41. 昨日盛宴

42. 御宴礼仪

43. 屈家岭|中国最先发现的大米故乡

44. 饮食考古|陶烹源起

45. 中国羊膳文化简史

46. 小食|由古文字即、既说起

47. 君子与庖厨

48. 食新|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49.节庆|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器晤
考古人3N3N(王仁湘)公号:用心于器,晤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