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久前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扩大了春节的影响。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现在成了全球的节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的重大作用力。
年关将近,远行的游子纷纷车船兼程,都要回家过个团圆年。过年的气氛热热闹闹,要贴春联,放鞭炮,还要吃团年饭。团年饭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联合国过年大约也不会统一饮馔品类,但热烈的氛围是应当营造的。
中国的年节文化丰富多彩,中心内容表现在岁时饮食风俗上。中国年节风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是我们这个季节分明国度的一个最优秀的产品。与年节风俗相关的一系列饮食活动和许多特别的饮食品物,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其乐陶陶、其乐融融。
中国岁时饮食文化传统有悠久深厚的历史背景,有雅俗兼备的文化品位,有丰富多彩的食物品类。岁时饮食重在体现尝新、健体、融情几个方面,中国人就这样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养性健身,将一种民族的人文景观演绎得多姿多色、尽善尽美。
[1]
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作的耕种与收获,有很强的季候特征,我们的传说中因此就有了上古时代掌管观象授时的羲和(《尚书·尧典》)。农耕民族在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中,逐渐认识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中国古代形成的“四时七十二候”学说,就是这种认知结果的集中体现。随着七十二候形成的,还有许多相关的特别节日,各种节日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春节、除夕、端午、重阳、寒食和中秋等,便都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中国的节日多数都体现有季候特点,同四季的变换紧密相关。如立春、立夏、夏至、冬至,清明、中秋、伏日、腊日,便都是以季候设节。与各种节日相关的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人们在节日中享用风味独特的节令食品。
大约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节日体系,有了一些特别的饮食风俗。汉末以后,已出现一些记叙节令和节令食品的著作。在唐宋之际的一些文献中,更有不少关于节令饮食风俗的系统而具体记述,市肆上也出现了专售节令食品的饮食店。宋代市肆食店就很重视节令食品的经营,《东京梦华录》述及汴梁市肆食店的节日食品,寒食有稠饧、麦糕、乳酪和乳饼等。
《梦粱录》则提到杭州端午满街卖粽子,“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叫卖声,满街不绝”。《梦粱录》提到食店中出售的其他节令食品有菊花饼、月饼、重阳糕、枣糕、栗糕、真珠元子、澄粉水团、栗粽、裹蒸粽子、巧粽、豆团、糍团、春饼等。
到市肆食店去享用节令食品,在那样的时代并不是节令饮食活动的中心内容,大众化的节令饮食活动主要体现在“尝新”这一特别的民俗上。
尝新也就是尝鲜,是享受自然的恩赐,品尝新收获的果实。各种食物的收获都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来说,收获季节常常就是最好的享用季节。中国历史上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很特别的风俗,在一些季节性很强的谷类和果蔬成熟时,人们要举行专门的尝新仪式,而且赋予这种尝新活动很浓厚的文化意味。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度,春夏秋三季都有来自大自然的丰厚收获物,于是这三季便都有了一些特别的尝新活动。
春季尝新,在古代特别看重樱桃与春笋,有的地方因此有了雅宴“樱笋厨”。唐人《辇下岁时记》说,“四月十五日,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唐代的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春季因为樱桃是最先成熟的果实,所以人们争先尝鲜,而且还在果实未完全成熟就迫不及待地将它用蜜糖浸渍后品尝,并为此专设樱笋之会。《东京梦华录》提到宋代的汴京是在四月八日的佛节尝新,正所谓“初尝青杏,乍荐樱桃”。
对于自己辛勤耕作的收获物,人们更是珍爱,更要以尝新举动迎来丰收。在五谷中,麦子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谷物,对它的尝新往往是在它还未完全成熟之时就开始了。明代的《酌中志》说,四月“取新麦煮熟,剥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新麦制成的稔转,在另外的文献中又写作“捻转”、“碾转”、“连展”等,这种特别的食物用的都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麦穗。又见《烬宫遗录》同时提及果、麦尝新:“四月尝樱桃,以为一岁诸果新味之始。取麦穗煮熟,去芒壳,磨成条食之,名曰捻转,以为一岁五谷新味之始”。
南方人六月早稻开镰,也有尝新之举。如清代湖北石首一带,称六月六为清暑之节,采新谷宰子鸡,名曰尝新。
在南方立夏日是一个专门尝新的节候,这一天可以品尝到当季最早的成熟物,如李子、樱桃、香梅、蚕豆、新茶等。《清嘉录》说,苏州一带“立夏日,家设樱桃、香梅、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
在节令尝新的同时,古代还有“荐新”习俗。荐新就是以时令新物祭祀祖先,这是历朝历代十分重视的一个节仪,从周代起已成定式。中国素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生者在享受自然的时候,也没忘记已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死者,人们用新的收获物祭奠死者,通过这个方式追思先人。
王室的庙称为太庙,荐新仪式一般就在太庙举行。各代帝王荐新品物多少有些变化,如宋至清几朝就各有不同。宋代宫廷中的荐新品物,四季所用多达五十余种,据《宋史·礼志十一》的记述是这样的:孟春荐韭、菘,仲春用冰,季春用笋、含桃;孟夏荐麦,仲月用瓜、来禽,季月用芡、菱;孟秋荐粟、枣、梨,仲月用酒、稻、茭白,季月用豆、荞麦;孟冬荐兔、栗,仲月荐雁,季月用鱼。在春夏秋三季多以谷物、果蔬作品,冬季因为没有这些收获物,所以改用肉物。
明代荐新仪礼最隆,有节日荐礼,还有月朔之日的荐新。据《明会典》说,明代曾于洪武二年(1369年)“重订时飨,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惟岁除如旧”。这是说一年之中,要按照时令的变化举行五次重大的祭飨荐新仪式。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又重申“诸节致祭,月朔荐新,其品物视元年所定”(《明史·礼志六》)。
不仅帝王们用荐新的仪礼祭祖,平民百姓也是毫不含糊,每至年节,也要设法在祖宗灵前摆几盏时新品物。读《大学衍义补·家乡之礼》引程颐语说:古时“家必有庙,庙必有主。月朔必荐新,时祭用仲月。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一般人家,都是在家庙祭祖,贫者无庙也有祖龛之类。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庶人家祭》提到,“凡庶人家祭之礼,于正寝之北为龛,奉高曾祖祢祖位,岁逢节序荐果蔬新物”。
我们知道,后来寒食节或清明节成了一般百姓最固定的荐新仪节,如徐达源《吴门竹枝词》说:“相传百五(寒食)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
不论尝新和荐新,表现的都是人们面对收获的喜悦心情。瓜蔬果谷,都可以是尝新的对象,都可作为荐新的品物。用不着肥肉厚酒,用不着复杂的烹调,尝新完全是为了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清新。人们还将这清新奉献给故世的先祖,荐新的仪礼于是就成了我们民族一个非常久远的传统。
[2]
由本土物产为出发点的中国岁时饮食传统,同时还体现有一些并不像尝鲜荐新那样的别一种时令特点。顺应时令安排饮食生活,成为中国岁时饮食传统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在中国的大部地区,特别是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地区,大都是四季分明,物产也很丰富。与这种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形成了诸多很有特色的节令饮食风俗,对夏季的炎热、冬季寒冷,我们都有相应的节令食物,不仅丰富了饮食生活,而且活跃了节日气氛。
夏日炎炎,难耐的暑热令人食欲不振,于是清淡的祛暑食物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物,例如冷面便就是夏令最受欢迎的大众食品之一。
夏至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候,在古代它没有像立夏那样受到重视,虽然一直没有成为普遍节日,可南方一些地区,它的意义却超出端午之上。夏至标志着炎热天气的开始,这一日有的地方要象征性地食用一些冰凉食物,冷面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款。关于夏至食冷淘面,《帝京岁时纪胜》有相关记载:“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明清之际,北京的冷淘面非常著名,有“天下无比”的称誉。冷淘面早在唐宋时代就已很流行,杜甫有一首《槐叶冷淘》,就写到了食冷面的感受,诗中有“经齿冷于雪”的句子。又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书的记载,宋代两京的食肆上还有“银丝冷淘”和“丝鸡淘”等出售,丝鸡淘即是鸡丝冷面。
六月伏日在古时也是一节,与冬季的腊日相对应。伏日的食物以防暑为主,腊日则以驱寒为主。汉代杨恽《报孙会宗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这说明汉代时在民间已是很重伏腊风俗了。《东京梦华录》说:“京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炸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古时各地伏日的节物多以清凉为要,有凉冰、冰果、绿豆汤、过水面、暑汤和新莲等。《清嘉录》说,清代的苏州在三伏有担冰上街叫卖的,称为凉冰,有时还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称为冰杨梅、冰桃子。又据《民社北平指南》说:“入伏亦有饮食期,初伏水饺,二伏面条,至三伏则为饼,而佐以鸡蛋,谓之贴伏膘。谚云: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面条之类的食品,古时通称为饼。《荆楚岁时记》说伏日要食汤饼,称为避恶饼,那其实就是面条。
冬季的节令,最重要的是冬至,古时甚至将冬至看得比除夕还重。冬至的节物,对北方人而言,以馄饨最盛。宋代《咸淳岁时记》说:冬至“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民社北平指南》说:“十一月通称冬月,谚谓‘冬至馄饨夏至面’者,盖是月遇冬至日,居民多食馄饨,犹夏至之必食面条也。”
冬至之后,还有一个腊八节,时在十二月初八日。腊八古称腊日,来源很早,是一个祭祖宗和百神的重要节日。我们现在虽然没了这个传统节日的隆重仪礼,却仍是看重腊八粥和腊八蒜。腊八蒜在腊八制作,并不在腊八食用。《春明采风志》说:“腊八蒜亦名腊八醋,腊日多以小坛甑贮醋,剥蒜浸其中,封固。正月初间取食之,蒜皆绿,味稍酸,颇佳,醋则味辣矣。”腊八粥可能与佛教有关,《梦粱录》说: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武林旧事》也说:“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为之。”腊八粥的用料,有的地方是用八种左右,有时并无限数。据《天咫偶闻》说:“都门风土,例于腊八日,人家杂诸豆米为粥,其果实如榛栗菱芡之类,矜奇斗胜,有多至数十种。”腊八粥富于营养,是御寒佳品。
馄饨适于热食,冬至食用自然为佳品,与夏至的冷面正相反。腊日食热粥,又与伏日的凉冰暑汤不同。这说明中国岁时对食物品类的选择,以顺应时令特点为一重要原则。这种选择的出发点是身体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是说,节令食物的安排,要由维护身体的健康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对此我们在下一节还要谈到。
[3]
饮食有一个不言自明的首要功利目的,就是强健体魄,中国岁时饮食也并不排除健身这个明显的功利目的,古代也以健康作为岁时饮食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外部因素而论,人体常会因季节变换导致身体失和而生病,所以在不同节令人们要设计不同的食饮,以护卫自己的健康。我们这里就以几款特别的古老的节令食品,看看古人在设计这些食品时追求健康的用心。
《荆楚岁时记》说大年初一要“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这些食饮,多以健身为目的。如椒柏酒,就有祛病的功用,魏人成公绥有《椒花铭》说:“肇惟岁首,月正元日,厥味为珍,蠲除百疾。”味道不错,疗病亦佳。白居易的《元日对酒》诗中的“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其中的蓝尾酒,正是椒柏酒。大年初一还食用五辛盘,《正一旨要》说:“五辛者,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均辛香之物。是书引孙思邈《食忌》说,正月食五辛以避疠气。又见孙真人《养生诀》也有类似说法:元日取五辛食用,令人开五脏、去伏热。人们还在寒冷的节令,就想着夏日的平安了,用心之苦,可见一斑。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华北一带的人,在冬春爱吃一种翠皮紫心萝卜,名为“心里美”。《燕都杂咏注》说,立春食紫萝卜,名为“咬春”。《燕京岁时记》也说: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清甜寒齿,清心却困,名之为心里美是太好理解了。北方人与这心里美同季的特色食物还有一款冰糖葫芦。《燕京岁时记》写道:“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故脆甜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冬日离不了炭火取暖,体内难免火盛,取冰糖葫芦败火,甜酸可口,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冰糖葫芦至今在京城仍然很受欢迎,而且不限冬日享用。
除了冰糖葫芦,北人还以冬至食赤豆粥败火。《岁时杂记》说:“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这就是现在的红豆粥。粥作为节日食品,用得比较多,值得提到的还有祭灶日的口数粥。《乾淳岁时记》说: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武林旧事》也说:“二十四日作糖豆粥,谓之‘口数’。”范成大为此还作有《口数粥词》,这粥大小老少人人都要吃,猫犬都不例外,因此名为口数粥。口数粥也是赤小豆粥,同冬至粥一样,目的主要也是为了防瘟病。赤小豆,古代又称小菽、赤菽和米小豆,现代一般称为红小豆。红小豆多用作豆汤、豆粥、豆馅,为北方人所喜爱。中医认为,红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水、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对脾虚不适、泄痢便血等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冬要防瘟,夏要防暑,夏令也有不少用于健康的节物。《元池说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令不疰夏。”古代以入夏寝食不安为“疰夏”,又写作“蛀夏”。立夏日还以饮七家茶的方式防疰夏,见于《熙朝乐事》和《清嘉录》的记述。立夏的节物还有上海嘉定人的麦饭、浙江桐乡人的粉饼、太湖一带的麦豆羹,都与防疰夏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南方人较为注重立夏这个节日,这一天要吃一些防暑食物,以保炎夏平安。
同是一种食物,某个时令不宜食用,或某个时令最宜食用,这是中国节令饮食的中心内容,其主要作用仍然还是疗疾、祛邪、保健。如《岁时杂记》说,“自寒食时,晒枣糕及藏稀饧,至端午日食之,云治口疮。并以稀饧食粽子”。一些节令饮食用心极是可贵,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古今都是一样的。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古代有以淡泊饮食养生的传统,而节日饮食的种种安排,都是这传统的集中体现。传统的节令饮食,多数都清淡素雅,制作较为简单,而风味却很独到。煮元宵、饺子、馄饨、面条,烙春饼,烤月饼,蒸糕,包粽子,在制作上包括了蒸、煮、烙、烤一些基本的烹调方法,在品类上有干食、湿食、流食,有热食,有点心,非常全面。
♡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
|请点击标题阅读 “饮食考古” 系列 |
2. 中国人为什么发明筷子
3. 中国人用饼铛的历史有多久
5. 烹制美食三千年|青铜汽锅
6. 饺子|2000年的中国味
7. 烤肉串的故事
8. 宋代厨娘好风光
9. 围观海昏侯|汉造中国酱
10. 围观海昏侯|天大食官
11. 一碗面条的故事
12. 端午|美美粽娘
13. 壁画|河西东厨的魏晋食尚
14. 包子与馒头的历史瓜葛
15. 筷子纵横说
16. 鏊子煎出的中国滋味
17. 美酒金樽|汉晋时尚谁人识
18. 千年面食的文化基因
19. 端午日的狂欢与忧伤
20. 浸润着咸味的文化遗产
21. 散说|汉代酒事
22. 人间百味,桌上盐台
23. 蒸食起源| 中国的蒸汽时代
24. 餐桌内外的风景
25. 古人的年饭
26.古代中国的分餐与会食
27. 考遗|中国餐叉出没记
28.茶酒辩|能饮一杯无
29. 丝路胡瓶|改变了中国饮者的姿势
30.销夏|冷饮冰食溯源
31. 御宴上的“怀归令”
32. 饮食考古 | “过中”考
33. 烹饪之始
34. 漫谈|一勺一筷中的文明史
35. 汉代食仪
36. 饮食考古|至味中国
38. 饮食考古|与动物同行的人
39. 老饕苏东坡
40. 饮食考古与中国文化
41. 昨日盛宴
42. 御宴礼仪
43. 屈家岭|中国最先发现的大米故乡
44. 饮食考古|陶烹源起
45. 中国羊膳文化简史
46. 小食|由古文字即、既说起
47. 君子与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