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学术   历史   2024-02-17 08:25   北京  

器晤 总456 题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上)



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下)



4
怡悦亲情的合欢团圆
中国传统年节非常注意强调亲情的体现,节日饮食活动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显示出团圆和睦的气氛。这一点在除夕和中秋节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合欢与团圆,是这两个节庆的主题。
春节在古今都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节仪。古时将大年初一称为元日或正日,作为春节的一个开场是正日前夜的除夕,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年三十。在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等待新年的到来,称为守岁。晋人周处的《风土记》说,除夕“各相馈赠,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夜。”《东京梦华录》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守岁限一个家庭之内的成员,守于室内,等待新年的到来,所以又称为合家欢。《清嘉录》说:“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呼合家欢。”是书并引《姑苏竹枝词》道:“妻孥一室话团栾,鱼肉瓜果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话,家家家里合家欢。”
除夕合家欢家宴称年夜饭或年饭,各地年饭并不相同。《京都风物志》说:除夕“人家盛新饭于盆锅中以储之,谓之年饭。上签柏枝、柿饼、龙眼、荔枝、枣栗,谓之年饭果,配金箔元宝以饰之。家庭举宴,少长欢喜”。有些地方的年饭是吃火锅,《清嘉录》提到分岁宴用暖锅(边炉),杂投食物于铜锡之锅,炉而烹之。全家老少融融乐乐,尊老爱幼的美德,就在这样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得到彰扬。
守岁到了天明,已是大年初一。《荆楚岁时记》说,正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然后是享用各种节日食饮,有椒柏酒、屠苏酒、五辛盘等。初一还有大家族的会拜,宋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诗说:“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五代二百人的大家族,在这新春的团拜中实现了平日所不能有的情感交流。
亲情的强调,并不仅限于大年三十,人们在其他节令中也有相似的追求,中秋节便是如此。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礼记·月令》说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这秋日敬老的习俗与中秋节仪的形成有关。中秋赏月和享用与月亮有关的节物,至迟在唐代已成风气,这已是名副其实的中秋节了。唐代诗人有许多中秋望月诗,如司图空有《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又有曹松的《中秋对月》唱道:“无云世界秋三五,共乍蟾盘上海涯。直到无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我们还知道宋代苏东坡在中秋大醉之时,作《水调歌头》怀念亲人,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千古绝唱。中秋最佳节物是月饼,《熙朝乐事》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之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又见《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之如莲花。……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月饼如此之大,当然象征的是大团圆了。月饼在古时又称为团圆饼,《酌中志》说,八月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燕京岁时记》也说:“中秋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中秋月饼留到除夕去“团圆”,将两个相隔数月的年节联结起来,也使得合欢团圆的主题更深一步地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之中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月饼

中秋节的饮食活动,以家庭范围为主,非常强调一种融洽的家庭氛围。这有利于增进长幼亲情。《京都风物志》记有家庭赏月宴,中秋夜拜月礼毕,“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

清绘《红楼梦》节庆插图

家,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生命之根,而且还是力量的一个源泉,人们在家中获得温暖和信心。正因为如此,培育家庭观念就成了古人用心的一个焦点,饮食便是培育家庭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周礼·春官·宗伯》中就为饮食活动的这个功能作过这样的阐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所设计的饮食活动,强调增进家庭和睦氛围,这样的年节,除了春节、中秋之外,还有清明、重阳、冬至、腊日等。我们在除夕团圆饭和中秋月饼上,看到了中国岁时饮食所追求的一个非常明确目标,就是让家庭的亲情更加浓厚起来。
5
和睦邻里的饮食氛围

中国古代年节风俗在体现家庭氛围的同时,也强调一种社会氛围,年节毕竟不会只是一个家庭的活动。中国人即便是纯粹的家庭活动,也不会将它局限在家庭范围内,更不用说具有社会意义的年节活动了,人们在多数节日活动中都有亲近邻里的举动,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于是在节日饮食活动中,又有了一些和睦邻里的特别内容。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古时有“百家饭”的风俗,这是夏至日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食俗,它已经在现代节日生活中消逝了。《岁时杂记》记述了这种风俗:“京辅旧俗,皆谓夏至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家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集成百家饭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近邻里的过程,你到我家集,我到你家集,集饭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了。当然“百家”只是一个概数,实为多家,也许是越多越佳。古人如何认为食百家饭能耐炎热,却让我们不容易明白,这种以健康目的为出发点的食俗,其实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它大大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与百家饭相似的节日食俗,还有“七家饭”。江苏无锡人立夏日合七家米为饭,以为夏日能防暑热伤身。集七家米的效果,与集百家饭是相同的。江西建昌地区在佛节还有一种百和菜,家家用百果做百和菜,亲邻互相馈送,年年如此。
立夏日还以饮七家茶的方式防疰夏,如《熙朝乐事》所说:“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清嘉录》则说:“凡以魇疰夏之疾者,则于立夏日,取隔岁撑门炭烹茶以饮,茶叶则索诸左右邻舍,谓之七家茶”。钱思元《吴门补乘》也说:“立夏饮七家茶,免疰夏。”为了平安度过炎夏,向邻里多家索取茶叶,其用意与百家饭并无区别,结果都是密切了邻里关系。
四月八日为佛节,这是一个纪念佛祖诞生的节日,在有的地方又作为城隍神的诞节,还有在这一日祭关公的。在佛节的食品中,有一种结缘豆很有特色。据《余墨偶谈》说,“京都浴佛日,内城庙宇及满洲宅第,多煮杂色豆,微洒盐豉,以豆箩列于户外,往来人撮食之,名结缘豆”。《燕京岁时记》也说,“四月八日,都人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结缘豆,预结来世缘也”。在上海崇明地区,人们在四月八日要走街串巷送糖豆,专为小儿稀痘,这实际也是一种结缘豆,同时又是一种保健食品。佛节的这些行为,自然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这一世的缘,下一世的缘,都要广结,这是与佛教教义相关的食俗,相识的与不相识的人,都会由这佛节的结缘豆结下缘分。
在七巧(七夕)节,南方地区有的也以熟豆互馈,也名之为结缘。有的则制作一种果茶,家家户户用桃仁杂果点茶,相互递饮,与结缘豆同义。
百家饭、七家茶等的制作过程,就是增进邻里感情的过程,而结缘豆更是如此。邻里关系在节日的一些特别的方式中得到亲近,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也会逐渐得到巩固。

6

寄托情怀的饮食活动

人类的饮食活动带有特别的感情色彩和文化色彩,饮食的文化属性在年节饮食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人们在年节饮食活动中抒情、畅怀、言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是立春,它常常是在春节之前到来,所以古时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在《礼记》注引的《王居明堂礼》中,记周天子在立春之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往东郊行迎春礼,赏赐群臣,这表明了上古对立春礼仪的重视。根据后来的文献得知,立春日有以“春”命名的筵宴与节物,其中“春盘”最为特别。春盘的主要内容是萝卜、春饼、生蔬,算不上是佳肴。据唐人《四时宝镜》说,“东晋李鄂,立春日以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贶,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摭遗》中也有类似说法,并说春盘最早是由江淮间流传起来的,后来传入宫中。《燕都游览志》记明代“凡立春日,于午门外赐百官春饼”。食春饼还要配以五辛盘,用五种或更多生菜如芹、韭、萝卜和粉皮等做成,这与上面提到的五辛有些不同。《熙朝乐事》记立春之仪说,“缕切粉皮,杂以七种生菜,供奉筵间”。春寒之时,生菜并不能多食,所以《齐人月令》还有告诫说:“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辛”和“生”,都寓“新”之意,为了迎新迎春,这是食生食辛的本意。苏东坡有诗曰:“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酒试春盘”。在寒冷中领受春来的消息,感受新年的春意,春盘被古人当做了一个特别的媒介。
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继中秋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秋节,此日要游宴登高,饮菊酒食花糕。《荆楚岁时记》已提到“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宴饮”,《千金月令》则明确提到了重阳登高游宴,“以畅秋志”。唐代时很注重这个节令,将他作为一个特定的思亲的日子,写下了许多佳篇。韦庄的“一杯今日酒,万里故乡心”,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是诗人在重阳节留下的千古绝句。
重阳正值秋菊盛开,赏秋菊、饮菊酒、食菊花糕为这一节令的中心活动。一款重阳花糕,因糕与“高”同音,寓吉祥之意,食糕与登高的用意有些相似。据《文昌杂录》所记:“唐时节物,九月九日则有茱萸酒、菊花糕。”重阳花糕,有时是用菊花为饰,直接名菊花糕;有时是杂以枣栗粉面,统称花糕。《京都风物志》说:“重九日,人家以花糕为献。其糕以麦面作双饼中夹果品,上有双羊像,谓之重阳花糕。”又据《燕京岁时记》的记述,“花糕有两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这样细心装点的重阳花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步步高的追求。
又据《琐碎录》说,“京师人岁旦,用盘盛柏一枝,柿橘各一枚,就中擘破,众分食之,以为一岁百事吉之兆。”又据《酌中志》说,大年初一“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盒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共装盛之。”希求百事大吉,以这样一种饮食方式来表达,也只有在中国才有这样的食俗。这同我们较为熟知的用红枣、花生、桂元和筷子祝福新婚夫妇早生贵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方人在大年初一吃饺子,也要寄托自己的希望,我们在明人的《酌中志》中读到这方面的记述。《酌中志》称饺子为“扁食”,说在正月初一日“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帝京岁时纪胜》则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宝贵之家,暗以金钱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得食者,则终岁大吉。”这是说的清代的情形,应当指的是北方。吃到了包银钱宝石的饺子,就能一年平安大吉,这是一种非常朴实的愿望。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饺子

在别的节日里,也见到一些其他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做法。如《清嘉录》说苏州人在除夕时家家户户“插冬青、柏枝、芝麻萁于檐端,名曰节节高”。《江乡节物词》则说:“杭谷除夕封门,束甘蔗树之门侧,谓取渐入佳境之意。”
春盘,重阳糕,百事大吉盒,银钱饺子,“节节高”,“渐入佳境”等等,种种节日饮食活动,都表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7
重塑传统在春夏秋冬

中国岁时饮食传统是我们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岁时饮食活动于身于心都有益处,值得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对岁时风俗,一直非常重视,古代有不少文人对岁时风俗进行过记述,为整理和保存这个传统做出了贡献。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在叙述农事活动的同时,将当时士人阶层的岁时生活风俗作了详细记述。又如南朝人宗懔著有《荆楚岁时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门的岁时风俗文献,系统记述了南朝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节仪与饮食。后来又有唐人的《辇下岁时记》、《秦中岁时记》、《四时宝镜》,宋代的《岁时杂记》、《岁时广记》、《乾淳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明代的《酌中志》、《熙朝乐事》、《皇朝岁时杂记》,清代的《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和《清嘉录》等,对一时一地岁时风俗有详尽记述,对岁时节物的品类有全面记载。
一年之中的岁节,各代风俗移易,所注重的中心并不完全相同。据唐代李肇的《翰林志》,我们由唐代朝庭对翰林学士的岁节关照上,可知当时选定的大节主要有寒食、清明、端午、重阳、冬至,在这些节日里由内府供给特别的节料。所供给的节料寒食是杏酪、粥屑,清明是蒸环,端午是角黍,重阳是粉糕,冬至是岁酒、野鸡等。
在宋代,帝王在年节对臣下有赏赐,称为“时节馈廪”,据《宋史·礼志二十二》所记,宋代选定的全国性时节有正日、至日、立春、寒食、端午、伏日、重阳等,与唐代略有不同。在这些节日所赐的食物,立春为春盘,寒食为粥,端午为粽子,重阳为糕等。
据《明会典》的记载,明代“凡立春、元宵、四月八、端阳、重阳、腊节,永乐间俱于奉天门通赐百官宴”。这表明岁节的轻重,朝廷是有所选择的,这与前代又有了一些不同。
历史发展到今天,在民间保留的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年节,除了春节以外,还有端午、中秋和重阳。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可以由许多途径获得,我们相信民族的节日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节日和节日传统饮食活动,是体现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值得发扬光大。可以考虑建立一种全国性的规范,规范节日和节日饮食,以体现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可以通过民政部门发布中华节日规范,一年内至少可以设立五个年节,分别为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和冬至节,相应的节日食物品类如下:

春节(除夕、大年、元宵),大年三十合家欢团圆饭,初一饺子、百吉盒,元宵汤团。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粽子、糯米粥。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月饼、桂花酒。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花糕、菊酒。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馄饨、火锅。
这样就季节而论,差不多是一季一节,春有春节,夏有端午节,秋有中秋节,冬有冬至节,再加一个大年,一年的年节共有五个。冬至作为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居冬季六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之中。古时重视冬至,胜过大年,常常将它与春节相提并论。宋人《东京梦华录》说,“京师最重冬至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又见宋代《岁时杂记》说:“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差略焉。”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干脆将冬至前夜称为“除夜”,因岁除而立冬除。亚岁之名,至迟起于唐代,而将春节与冬至等同看待的习俗,起源更早。如唐代释皎然有《冬至日》诗说:“亚岁崇佳宴,华轩照绿波。”更早的《四民月令》则说:“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玄冥以及祖祢,共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日。”及至南方,虽不如北方寒冷,可冬至的节仪也很隆重,如周遵道的《豹隐纪谈》就提到苏州一带有“肥冬瘦年”的风俗,将冬至的重要摆到了大年之上。
在四季的节日之外,我们还多列出来一个重阳节,作为对老人的特别尊奉,也是对现代老龄社会的一个特别关照。当然重阳并不只限于敬老,还有登高思乡念友的一面,也是游子抒发乡情的愁节。在许多人都离乡寻求发展的当代,重阳节的设定会更有另一种现实意义。
这几个节日饮食品物,大抵按照流行较广的风俗设计,一般是以一点心配一种流食或酒饮。当然作为节令食品,东西南北可以保留一些地域区别,不必强求划一,不过就上列各项来说,大体还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我们平日饮食,多为口腹之需,而在岁时的享用,则主要表现的是精神上的需求。中国传统的饮食活动,是文化活动,也是社会活动,人们在这活动中,享受自然的恩赐,喜尝收获的果实,联络彼此感情,抒发美好的情怀,休养自己的体魄。作为中国优良文化传统重要内涵之一的岁时饮食风俗,经过漫长历史的移易变改,早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对这样一个富有民族健康向上精神的文化体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必要保留它一定的位置。
原 刊
《人民论坛》2024年2月上期
撰文|3N3N
  编辑|YanYan
出品|器晤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





请点击标题阅读 “饮食考古” 系列

1. 听考古人讲五千年前的一把玉勺

2. 中国人为什么发明筷子

3. 中国人用饼铛的历史有多久

4. 两千年前的小火锅|青铜染炉

5. 烹制美食三千年|青铜汽锅

6. 饺子|2000年的中国味

7. 烤肉串的故事

8. 宋代厨娘好风光

9. 围观海昏侯|汉造中国酱

10. 围观海昏侯|天大食官

11. 一碗面条的故事

12. 端午|美美粽娘

13. 壁画|河西东厨的魏晋食尚

14. 包子与馒头的历史瓜葛

15. 筷子纵横说

16. 鏊子煎出的中国滋味

17. 美酒金樽|汉晋时尚谁人识

18. 千年面食的文化基因

19. 端午日的狂欢与忧伤

20. 浸润着咸味的文化遗产

21. 散说|汉代酒事

22. 人间百味,桌上盐台

23. 蒸食起源| 中国的蒸汽时代

24. 餐桌内外的风景

25. 古人的年饭

26.古代中国的分餐与会食

27. 考遗|中国餐叉出没记

28.茶酒辩|能饮一杯无

29. 丝路胡瓶|改变了中国饮者的姿势

30.销夏|冷饮冰食溯源

31. 御宴上的“怀归令”

32. 饮食考古 | “过中”考

33. 烹饪之始

34. 漫谈|一勺一筷中的文明史

35. 汉代食仪

36. 饮食考古|至味中国

37. 农耕发生与饮食文化|由上山遗址开说

38. 饮食考古|与动物同行的人

39. 老饕苏东坡

40. 饮食考古与中国文化

41. 昨日盛宴

42. 御宴礼仪

43. 屈家岭|中国最先发现的大米故乡

44. 饮食考古|陶烹源起

45. 中国羊膳文化简史

46. 小食|由古文字即、既说起

47. 君子与庖厨

48. 食新|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器晤
考古人3N3N(王仁湘)公号:用心于器,晤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