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历史上有许多位赞普,对于一般粗识西藏历史的人来说,也许我们只知道其中的一位赞普,他就是娶了大唐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从一些藏文史籍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一些赞普陵墓的所在地,其中也只有松赞干布的陵墓位置最为明确,它是在西藏琼结城附近。传说松赞干布前后的十多位赞普也都与他葬在同一个陵地,这个陵地通常称作“藏王墓”。琼结附近一带,是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王朝前雅隆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区,是雅隆部落的发祥地。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开始在琼结大规模营建赞普陵地,许多赞普都归葬到了这个陵地。据藏文史籍的记载,琼结藏王陵较大的陵墓都分筑有几个墓室,墓中盛满了金银、宝石和丝绸等。藏王陵规模宏大,虽然经过了吐蕃时代末期的大规模盗掘劫难,经历了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多数墓冢至今依然巍然耸立在琼结河畔。我们可以推想,藏王陵一定包容着许多吐蕃时代的秘密。事实上藏王陵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难解的谜,除了松赞干布陵以外,人们对陵地中有多少座墓冢、葬有多少位赞普和每个赞普的具体陵位都早已不甚了了。残垣与藏王陵
■ 陵分东西两不同
依据藏文献研究,琼结藏王陵分为顿卡达和穆日两个有一定距离的地点。藏文“敦卡达”即顿卡溪口或敦卡沟口,“达”为沟口、溪口之意,文献上载明的顿卡达现在名为“东嘎”,为同一地名的不同译音。东陵区所在地名为东嘎,陵区正处在东嘎沟口位置。穆日指的是穆日山,又译作“木惹”山,西陵区所在附近的山名正为木惹。这也即是说,史籍中提到的这两处吐蕃王陵,都在琼结附近。陵墓除少数几座建在山腰和山脚位置,一般都建在琼结河和东嘎沟的河滩上。琼结藏王陵的分布确实存在两个分区,琼结河与木惹山之间的西区陵墓数量较多,陵墓封土的规模也大得多。东西两区占地350多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500米,两区相距约800米。在东陵区一共发现有7座陵墓,包括以往习惯上归入西陵区的一座。这7座陵墓的排列没有明显的规律,有3座分别建在沟口左右两侧的山跟位置,其他几座则建在河床上。在西陵区,一共有13座陵墓,包括新发现的2座陵墓。这些陵墓中有几座由琼结河边往木惹山腰呈“一”字排列,非常壮观。几座规模较小的陵墓比较集中地建在这一列陵墓的前方,这一群陵墓中有两座因高度较低,过去没有发现和确认。另外在这一列大型陵墓的后方稍远的位置,还发现有一处稍高的土台,推测也应是一处陵墓。
琼结藏王陵多保存有高大的封土堆,较大的陵墓封土边长在100多米以上,高出现在地面10米以上。这些封土的型制以平面形状而言可分为两类,即方形和梯形,文献上说还有一种圆形的陵墓,但在陵区并不能确认有这样的陵墓。封土以土石分层夯筑,在侧边可见明显夯层。东西两区保存都不算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和人为的一些破坏。两区陵墓半数以上都直接坐落在河床或河旁台地上,有的免不了要遭受山洪的冲刷,有的则经不住风雨的侵蚀而改变了原本的模样。多数陵墓都经历过盗掘的劫难,墓顶中心早年留下的巨大盗洞依然令人惨不忍睹。从整体情况看,大型陵墓外观上保存略好一些,高大方正的封土至今巍然。小型陵墓保存较差,有的勉强可以看出一点形迹,有的则几近堙没,只在早年的航片上留下一点影像。■ 数不清的藏王陵
藏王陵究竟有多少座陵墓?这好象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藏文史籍上说是有不少于21座陵墓,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不断有人对藏王陵进行考察研究,但是研究者怎么也没找到21座陵墓,他们有的说有8座、12座,最多的也只确定有17座。陵冢大小高低相差较大,分布排列也不大齐整,加之周围地貌多变,有了这多重的原因,过去没有数清藏王陵的数目并不奇怪。藏王陵西陵区共有陵冢13座,除个别陵墓外,大体可划分为东西两列,以西边一列排列较为整齐,陵墓封土堆的规模也比较大。如1号陵位于琼结河边,是整个陵区中位置最北的一座。封土平面接近方形,顶小底大呈覆斗形。墓底长130、宽124米,现存高度18米。墓顶中央建有寺庙一座,庙壁有以藏文标注的吐蕃陵位说明。2号、3号陵在1号陵以东,三陵平行排列。4号陵位置在木惹山山脚下,在3号陵东南一侧,封土规模较小,现存高度也低许多。5号陵在4号陵东侧,地处坡地,随东高西低地势而建。6号陵位置最高,位于木惹山山腰上,在5号陵东南。规模与1号陵接近,封土高度30多米。封土东西两侧各有一具石狮,东侧一具保存尚好,面向陵墓封土。1号陵
1、2号陵
2号陵(由南至北)
3号陵(由南至北)
5号陵
5、6号陵
陵上石狮
7号陵在3号陵以北略偏东位置,墓底南北长89.5、东西长99米,封土高度11米。封土东侧36米处有赤德松赞碑,整碑出露在地面的部分不足3米。1984年进行了清理,得知碑下部埋入地下4米余。石碑连座通高7.18米,碑正面向北。碑刻颂扬赤德松赞的碑文,此碑成为判断7号陵墓主的重要证据。8号陵在7号陵东南,规模较小。8~12号陵规模都比较小,相对集中地分布在3、5号陵的北部方向。11号和12号陵封土较低且保存不好,过去被调查者忽略了,由航片读取影像,再经现场勘定证实了它们的存在。13号陵在3、4号陵以南较远的位置,也是这一陵区所见最为孤立的一座陵。东陵区的位置在西陵区的东北方向,距离1公里许。由所见封土观察,共有7座陵墓。保存都较差,多数遭到过盗掘,封土中央也留下盗坑痕迹,有的陵墓封土则大半已被掘平。与西区相比,这里的陵墓规模较小,封土堆低矮。东区陵墓排列也不整齐,彼此间的距离不定,分布有的较为集中,也有的较为分散。其中14号陵位于东嘎沟口以南木惹山嘴前,封土南北长42、东西长32米。15号陵位于东嘎沟南山脚下,在14号陵东南方向,封土平面呈梯形。16~19号四座陵均坐落在河床沙滩上,16号陵几乎就建在主河道不远处,现存高度仅2.5米。17号陵在东嘎沟口偏北位置,与东北方向的18、19号墓距离很近,三陵并列。19号陵紧靠17、18号陵东北方向,封土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94.5、东西46.5米,现存高度约6米。以它的长宽比观察,长度超过宽度的1倍还多,怀疑应是并列的两座墓。20号陵位于东嘎沟北的山脚下,在19号陵北部方向,封土规模也不算大。18、17号陵(由北至南)
19、18号陵(由东至西)
整个琼结藏王陵现存的陵冢,西区是13座,东区是7座,合计不少于20座。这是由40多年前的航片结合现场踏勘确定的一个数字。由于洪积作用,原本较为低矮的小型陵冢有可能已堙没于地面以下,不过消失的陵冢数量当不会太大。也即是说,陵地原有陵冢数目不会超出20这个数太多。■ 埋葬在琼结的赞普们
琼结藏王陵现在能确定的这20座陵墓究竟埋葬着哪些赞普,每一陵的主人又是谁?这是一个令研究者颇费功夫查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要得到满意的答案是非常不易的。在藏文古籍中有几部著名的都记录了琼结吐蕃王陵,如《第吴教法源流》、《雅隆尊者教法史》、《王统世系明鉴》、《汉藏史集》、《贤者喜筵》和《西藏王臣记》等。这些藏文文献提到包括松赞干布在内的公元6~9世纪吐蕃赞普的葬地时,出现最多的是两个地名:敦卡达(顿卡达)和穆日山(木惹山),这就是琼结的木惹山和东嘎沟陵地。我们现在所说的藏王陵,通常是指西陵区而言,史载西陵区是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营建的。吐蕃王世系由松赞干布算起,经历了10赞布之后,吐蕃王朝解体。这10赞布中除贡松贡赞和赤祖德赞葬在东嘎陵区外,都与松赞干布葬在木惹陵区。葬在这一陵区的还有赤德祖赞的王子绛察拉本和朗达玛的王子微松2人,合计11人。史载葬入东嘎陵地的吐蕃赞普及王族成员,除了贡松贡赞、赤祖德赞,和可能还有牟底赞普以外,还有赤涅桑赞、朗日伦赞和达日年色及其王妃等。木惹陵区自松赞干布时开始营建,从他开始去世的赞普一般都葬在这里,只有个别的因意外死亡原因而被埋入东嘎陵区。这个陵地可能是在赤涅桑赞时开始营建的,埋葬的赞普并不多。霍巍先生认为,东嘎陵区主要有两类陵墓,一类是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君先王陵墓,一类是王朝建立之后的夭折的王子和非正常死亡赞普的陵墓。这些陵墓规模较小,与木惹陵区形成鲜明对照。事实正是如此,如赤涅桑赞、达日年色、朗日伦赞就是松赞干布之前的先君先王,而贡松贡赞是松赞干布夭折的王子,牟底赞普是因祸死于家人之手,赤祖德赞热巴巾是在即位6年后被谋杀的。藏王陵东西两区的明确划分,应当是事出有因的。这种区分是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的,也即是说,吐蕃王朝的盛期才开始有了大规模陵墓的兴建。我们相信在陵墓中曾经封存着吐蕃王朝的历史缩影,只是由于盗墓者的介入,这缩影可能早已被无情地击碎了。■ 西陵区的墓主人
藏王陵虽然可以确定不下20座陵墓,但是我们对这些陵墓的主人却并不十分清楚。现在的研究者似乎只是对其中的1号和7号等少数几座陵的归属没有歧议,对多数陵墓的主人都没有确定的判断。如7号陵的主人一致认定是赤德松赞,1号陵的主人曾被认作是赤祖德赞或赤松德赞,现在多认定是松赞干布。2号陵的主人有的认作赤松德赞,也有的认作是赤德祖赞或芒松芒赞。对3号陵的主人,认识分歧更大,牟尼赞普,赤德祖赞,赤松德赞和都松芒布支都曾被认定是墓主。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意见分歧,除了研究者对陵墓的分布规律不清楚外,对文献记述的理解也有出入。要比较准确地判定每一陵墓的主人,没有细致的分析是不行的。在西陵区现存墓冢共有12座,如果将王子微松陵也计入,西陵区的陵墓总数当不少于13座。在西陵区,文献记述的一组主要陵位关系是,松赞干布之左是芒松芒赞,再左依次是都松芒布支、赤德祖赞,其中松赞干布是葬在琼结河谷,而赤德祖赞是葬在木惹山上,据此可以判定文献上说的左为东南方向、右为西北方向,即临河为右,依山为左。从松赞干布到赤祖德赞,这几座陵大体是从西北到东南方向呈一字排列。而且这几座陵多数都是坐南朝北的,这可以由赤德松赞墓碑朝北的事实论定。这样说来,在文献中记述陵墓具体位置的作者,是背北向南站在面对陵区的角度言说左右方位的。至于“前后”方位,就不难判断了,应是以陵墓的面向为前,座向为后,大致是以北为前,以南为后。有了这个方位感觉,就可以根据文献记载的陵位关系具体确定陵墓的墓主人了。根据文献对陵墓关系的叙述,可以找出以下几个关系组。第一组关系的中心是赤德祖赞陵,它的前方有绛察拉本陵,右前方有牟尼赞普陵,右后侧是赤松德赞陵,右边为都松芒布支陵,右前方还有赤德松赞陵。第二组关系的中心是都松芒布支陵,左有赤德祖赞陵,右有芒松芒赞陵,前有赤德松赞陵,后面有微松陵。第三组关系的起点是松赞干布陵,左有芒松芒赞陵、都松芒布支陵,左还有赤德祖赞陵,后者的位置是在山顶。这几组关系的重点主要有赤德祖赞、都松芒布支和松赞干布等几座陵墓。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体处于中心位置的赤德祖赞、都松芒布支、赤松德赞、赤德松赞和牟尼赞普等陵,而且这还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多角重叠关系。在藏王陵西区的中心部位正巧存在这样一个多角陵位关系,我们可以首先将这几位墓主人确定下来。按照文献上记述的相对方位推测,可以理出下面这样的陵位关系:
文献直接提及与木惹山有关的有赤德祖赞陵、都松芒布支陵和赤松德赞陵。几部文献都说赤德祖赞陵建在木惹山,陵名“拉日祖南”,意为在神山天顶,这当是指陵区位置最高的6号陵。都松芒布支陵也建在木惹山,陵名一为“僧格则巴”,为具狮形墙之意;另一名为“拉日巾”,为神山近旁之意,5号当为此陵。赤松德赞陵亦在木惹山,在父陵(赤德祖赞陵)后侧或右后侧,陵名“楚日祖南”,有神变山顶侧之意,4号当为此陵。西陵区建在木惹山山麓上的陵墓正好是3座,即4~6号,分别为赤松德赞陵、都松芒布支陵和赤德祖赞陵,这与前面判定的陵位关系也正相吻合。我们还知道,赤德祖赞陵、都松芒布支陵和芒松芒赞陵都位于松赞干布陵之左,也就是说松赞干布陵应当是最右边的一座,这一组由河边至山腰的陵位关系十分明确。河边的1号陵可以确定为松赞干布陵,那2、3号陵中必有一座是芒松芒赞陵。赤德祖赞陵的方向与其他陵有明显区别,它不像西陵区的多数陵都是坐南或西或西南方向而朝向北或朝向东北,而是朝北略偏向西,背山面河。文献所说的前与后,要具体分析,指定赤德祖赞陵的前方,一定是指北偏西的方向。文献述及与赤德祖赞陵有直接方位关系的陵,有它前方的绛察拉本陵,右前方的牟尼赞普陵,右后侧的赤松德赞陵,右前方还有赤德松赞陵,它本身又是位于都松芒布支陵左侧。依这样的关系可以判定,它前方的10号为绛察拉本陵,右前方的11号为牟尼赞普陵,右侧的4号为赤松德赞陵,右前方较远处的7号为赤德松赞陵。紧临着它的5号则是都松芒布支陵。7号陵旁因立有赤德松赞陵墓碑,可以确定为赤德松赞陵无疑。关于绛察拉本陵,或记在父王赤德祖赞陵前(《汉藏史集》),或记在祖父都松芒布支陵前(《西藏王统记》),两说并不矛盾,所指为同一方位,即10号陵所在的位置。而牟尼赞普陵多数文献记述都是在赤德祖赞陵的右前方,11号应当就是牟尼赞普陵。还有朗达玛陵,《汉藏史集》说这位末代赞普的陵墓位于都松芒布支和赤德松赞陵之间,《雅隆尊者教法史》则说是在都松芒布支和赤松德赞陵之间。两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朗达玛陵与都松芒布支陵有明确的关系。过去一些研究者实地查勘,认为在两陵间并无第三陵的痕迹可寻。我们在航片上发现,两陵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陵位影像,于是在实地考察时予以特别的关注。结果发现在相应位置上确有一个陵墓存在,只是不见规整的封土堆,它应当就是朗达玛陵,位置正处在都松芒布支和赤德松赞陵之间,这个位置也正在都松芒布支和赤德松赞陵之间。《汉藏史集》还说朗达玛陵兴建时已处于吐蕃末季,未待竣工即被废弃。这样看来,朗达玛陵只是有个陵名而已,这位末代赞普可能并没有入葬其中。还有朗达玛之子微松陵,《第吴教法源流》说位于神变王(都松芒布支)陵后面,《汉藏史集》记载也是在都松芒布支陵后面。在相应位置上并没发现有这个陵位,但在航片上却见到一处可能是陵墓的影像,地势略高于附近的农田。这个位置可能是微松陵的所在地,它也许与朗达玛陵一样,是一个未能建成的陵墓。西陵区的陵墓,还有几座不明墓主,它们是3号、8号和9号陵。从陵位分派可以看出,西陵区的布局前后有过变化,前期较为规范,后期则显得章法不一。前期有4座陵墓,依次从北向南一字排列。后期因陵位已近山前,无法再向山上发展,于是由山脚左右布列,改变了原先较为整齐的陵位排列规矩。由文献看,在木惹陵区吐蕃赞普子承父位或孙继祖位者,早期陵位大体是横行排列,如从松赞干布到芒松芒赞、都松芒布支到赤德祖赞,是依次由右至左一字排列。由于赤德祖赞陵的位置已接近山顶,他的子孙的陵位便不再接着往左排过去,而是改在前后附近位置。如赤德祖赞之子绛察拉本和赤松德赞,两子葬在父亲陵墓的附近,一前一后,父子大体纵向排列。又如赤松德赞之子牟尼赞普和赤德松赞,也葬在父亲陵墓的前方。赤德松赞之子朗达玛,则葬在了父陵的后方。同样,王子微松也是葬在父王朗达玛的后方。还有一种可能是,在都松芒布支以前,琼结陵区包括松赞干布在内的吐蕃赞普的陵墓,一般都葬在河滩上,而都松芒布支、赤德祖赞、赤松德赞、牟尼赞普和绛察拉本几代都是葬在山上和山脚的河岸边。这可能意味着有两种情况,一是芒松芒赞入葬以后,琼结河出现过较大水位,河滩上已不能修建陵墓;或者在芒松芒赞陵左近,就是当时的琼结河主河道,后来在赤德松赞时河道改到松赞干布陵右方(北方),原来的河道堙塞高抬,于是后来的一些陵墓就都葬在了废弃的河道上。总之是在那个时段内,那一范围不适宜修建陵墓,而到后来水势有了改变才有陵墓出现,这些陵墓现在所知共有6座之多。木惹陵区这一横一纵的陵位排列方式的变化,除了因受山势水流的限制外,不知会不会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东陵区的墓主人
东陵区共有7座陵墓,陵墓的规格较小,保存也不大好,历来不为研究者所注意,人们通常都忽略了它的存在。自西藏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东陵区展开调查及霍巍先生对东陵区性质的明确阐发,使这一陵区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从文献记载看,葬在顿卡达(东嘎沟口)的有:赤涅桑赞、达日年色、朗日松赞、贡松贡赞、赤祖德赞等。赤涅桑赞是最早葬入顿卡达者,陵位在达日年色右方。东陵区各陵墓的方向不易确定,整体感觉陵区应当是坐东南朝西北,面对琼结河,但个别陵墓的方向并不统一。记述者当是面对东南方向的东陵区,以东北方向为左,西南方向为右。达日年色陵位在赤涅桑赞左上方,达日年色两王妃也葬在他的陵墓旁边。朗日松赞陵在赤涅桑赞陵右边,《西藏王统记》说他的陵墓随葬品较多,封土如肩胛形状,所以得名为“贡日索嘎”(肩胛形雪山)。贡松贡赞的陵位一般记述是在朗日松赞陵左方,只有《第吴教法源流》说是在朗日松赞陵之右。赤祖德赞(热巴巾)陵在顿卡达左面。牟底赞普也葬在顿卡达,但陵位记述并不明确。赤涅桑赞和达日年色之间还有一代赞普名为珠年德(仲年德如),据各书记载陵墓建在香达,不在琼结两陵区范围内。以这些记载统计,在顿卡达当有8座陵墓。东陵区现存7座陵墓都可以确定墓主。东陵区几座主要陵位的相对关系,按照左―右方向排列,基本关系式如下:赤祖德赞-达日年色及王妃-赤涅桑赞-贡松贡赞-朗日松赞→右据各书所记,赤祖德赞葬在顿卡达左角或左面,说明他的陵位应当在东嘎沟口的左侧,而且是最左边的一座,即20号陵。往右是达日年色及王妃陵,即19、18号陵。其中19号陵平面为不常见的长方形,估计是两座靠得较近的陵墓合为一体了。这样19和18号的位置实际是3座陵,史载葬在达日年色陵近旁的还有他的妃子卓萨木赞与墨甫坚赞的陵墓,应当就是这3座距离较近的陵墓。再右是赤涅桑赞陵,应当是17号陵。再往右至木惹山脚有一座梯形陵,即15号陵,应是朗日松赞陵,与“肩胛形”陵名吻合。文献记朗日松赞在赤涅桑赞右边,又说贡松贡赞在朗日松赞左边,贡松贡赞陵应是在赤涅桑赞和朗日松赞之间,那就应当是15号无疑了。东陵区还有14号陵无主,史籍载牟底赞普也是葬在顿卡达,但没有说明陵位何在,有可能就是14号陵的位置。过去研究者多以为14号陵墓主为赤祖德赞,而且将它并入西陵区讨论,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弄得更加复杂化了。■ 陵墓的最新派位结果
以前人的研究为起点,根据文献查考、航片判读和现场勘测,我们知道琼结藏王陵确可划分为东西两个陵区,即木惹陵区和东嘎沟口陵区。两陵区埋葬的死者有所不同,木惹陵区多埋葬吐蕃王朝盛期的赞普,东嘎沟口陵区则主要埋葬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先君先王和意外死亡的赞普、王子等。西陵区查明现有陵墓13座,东陵区有7座,两区合计有陵墓20座。如果将19号陵作为两座陵,则合计有陵墓21座。西陵区的墓主较为明确,13座中可确定墓主的有10座,所有见于文献记载的吐蕃赞普都可以确定相应的陵位。具体判定结果是:
现在看来,藏王陵的数目已经查得比原先清楚一些了,陵位的分派也更加明确了。当然赞普们原本的陵位究竟是不是如此,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把握。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有等待发掘去确定了。
撰文|3N3N
♡
您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