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和同龄幼儿一起在常规幼儿园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发挥潜能,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特殊的幼儿,他们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异于正常的幼儿,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融合教育手段关爱特殊幼儿,培植互相关怀的园所文化,促进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同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优质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涵涵(化名)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但她的一只眼睛是蓝色的,可能是基因病变造成的。第一次见面,她的母亲就悄悄请求我们提前告知其他孩子别盯着涵涵看,因为涵涵最怕别人看她,会认为是在嘲笑她,回家便会偷偷哭泣。我听了却有不同的理解,幼儿好奇心强,一味地要求和限制并不能阻拦孩子们的兴趣,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加深对涵涵的伤害。而涵涵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无形的伤害呢?于是我和家长商量后,决定让大家“看个够”。
我找来了几张外国小朋友的图片,让孩子们对照镜中的自己进行比较,找找有哪些不同。孩子们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外貌上的异同点,还在对比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美,“金黄色的头发好漂亮,像太阳一样闪亮”“蓝色的眼睛 像大海一样”“黑色的皮肤特别有光泽”…… 最后,我总结了孩子们的探究结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我们长得一样,他们有黄头发、棕色头发、蓝眼睛、黑皮肤、白皮肤等许多种不同的外貌特点。而中国人也不一定都是黄皮肤、黑眼珠、黑头发的。不一样并不代表是不好的,他们有不同的美。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小朋友,她长着漂亮的蓝眼睛。
说完,我请涵涵上前来,搂着她,请大家欣赏这特别漂亮的蓝眼睛。“哇,好漂亮呀!”文文惊叹道。孩子们惊喜着、感叹着、 赞美着,在孩子纯净的世界里没有嘲笑和偏见。 而涵涵呢,刚开始还有点不知所措、有点胆怯,不一会儿就自如地笑起来,敢于面对了,因为她看到的是热切、友善的目光。活动后,她很快就和小伙伴们玩在了一起。孩子们也悄然接受并完全忘却了这份特殊,真正保护了涵涵的自尊心。
事后,我将结果告诉了家长,相信他们也会以此为契机,以这种平常心去面对孩子的人生。
当我们面对那些外表有些不同或者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是第一要务。造成缺陷儿童或残疾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全是残疾本身,外界障碍也是一大因素,周围异样的眼光或不善的言语最能伤害特殊儿童的心灵。所以,对这类特殊儿童除了给予特别关心关爱外,消除周围对他们的歧视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做到一视同仁,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并让身边的孩子消除好奇心或异样感,和他们真正融洽地相处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当然,改变家长的观念同样重要,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缺陷,会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反而会造成不利影响。家长只有改变错误观念,正视孩子的缺陷,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降低对孩子的无形伤害。当教师、同伴、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便能达到融合教育的真正目的。
琦琦(化名)从康复中心转来,耳戴助听器,妈妈希望她能和正常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她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活泼、热情,性格很外向。她会在吃饭的时候大声表达:“这饭很好吃的。” 也会在午睡时爬来爬去,嘴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还会在活动时身子转来转去,拉别人的衣服、领子……这些都是因为她听不清,不能很好地建立规则意识。
对于琦琦,我们给予了更多的宽容和耐心,让她坐到教师的面前,并让能力强、习惯好的孩子坐在旁边,发挥榜样和同伴的力量去帮助她。午睡时,为了避免影响到其他孩子,教师将她安排到单人床上,并坐在旁边安抚、陪伴她入睡,帮助琦琦逐渐建立睡眠习惯,按时入睡。
我们还充分与其家长交流合作,邀请琦琦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扩展兴趣,提高能力。平时也经常将教学活动的进度、一周教学内容、 一日生活安排及琦琦在生活学习及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告知琦琦妈妈,请其在家也能给予引导支持。渐渐地,琦琦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变得既懂事又能干,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当面对身体有残疾的幼儿,我们要多一分耐心、理解和宽容。对腿部有残疾、下半身行动不方便的孩子,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带推拉车来,减轻其走路的负担,减少行动的不便,如厕时由保育员和教师共同协助,需要拿取物品则由别的小朋友代劳。孩子们都极富同情心和爱心,他们都会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这也 正是最有利的融合教育资源。
对于轻微多动症或多动症的孩子,我们除了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注,还要给予一定的约束,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也避免影响别的孩子或别的孩子模仿。 症状严重的可以请家长给予支持,或来幼儿园陪伴一段时间,一起观察孩子,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逐步提高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阿烨(化名)有些特别,脑袋小小的,两只眼睛却大得出奇。她的智力水平低于别的孩子,专业机构测定结果为轻度智障者。她总是那样胆怯,从不主动和人说话,孩子们也都不愿与她游戏,真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呀。怎样让她克服自卑,让大家喜欢她呢?
我从自身“下手”,每次晨间活动我都会拿着玩具、自制的棋、粘土作品等和她一起玩耍。其他孩子便不自觉地围上来加入其中。一旦投入到与阿烨的合作中,他们发现了阿烨的可爱和好脾气,久而久之便喜欢与其交往了。每次出去散步,我总拉着阿烨的手,渐渐地,只要排队,阿烨就会主动来拉我的手,还会扬起脸冲我笑。
在区域活动时,我发现阿烨最爱在表演区活动。虽然她在数学、语言等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弱,但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都不错。于是,在排练“六一”庆祝活动节目时,我决定邀请她参加班级里的舞蹈表演。阿烨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她学起来特别认真,我也努力给予她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直到她完全学会,并让别的小朋友做“小老师”,一有空闲时间就和她一起练习。
就这样“多管齐下” ,阿烨越跳越熟练,越跳越有自信…… 演出这天,当我为阿烨化好妆后,她对着镜子反复地看着、笑着,似乎看到了全新的自己,脸上的表情是那么兴奋、那么激动、那么满足。 在舞台上,阿烨在孩子们中间,努力地跃动着、舒展着、表现着,你压根看不出她有什么“瑕疵”, 看着舞台上舞动的孩子,她的妈妈感动得落泪 了。透过这一画面,我分明看到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掌声中蜕变、成长,展翅飞翔!
尊重差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当面对智力低下、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孩子时,我们要做到不嫌弃、不歧视,给予他们全身心的关爱。
对这类孩子,教师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干预,给予他们个别的、特殊的辅助支持,缩减他们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帮助他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去,实现社会性融合。比如在活动中让他们共同使用设备及共享教育措施,积极参与到音乐、艺术、体育等活动中。这类孩子随班融合的目的更多是能够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增加他们与同龄幼儿之间的联系,提供尽可能多的交往机会,培养社会交往与沟通技巧,发挥同伴间的教育影响与引导作用 , 使其真正融入集体,实现心理性融合。
本篇来源于《山西教育》(幼教版)
2022年第2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
扫码/点链,开启你的在线阅读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