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癞子锣鼓传说起源于唐朝,但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传说一日,皇帝无事,找来身边随从打锣,由于缺一人打马锣,得知狱中有一人可用,皇帝就差人到监狱中找来。此人聪明能干、刻苦好学,马锣打得很好,皇帝十分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的锣鼓班子里,常年习练锣鼓。由于他是狱中犯人,与常人有别,打锣时他一人不能坐只能站着打。 [3]所以,马锣也叫“站场”。后人为了表示对皇帝和锣鼓创始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凡在农家院舍打锣鼓,都必须在正室(俗称堂屋)打。梁平癞子锣鼓因其创始人的绰号叫“癞子”而得名。 [3]
种类
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它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称为“锣鼓引子”,梁山癞子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等。 [1]
演奏过程
艺人在演奏过程中,一口气要打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个段子组成一组,共六组,每个组必有马锣开头的段子、钹开头的段子和大锣开头的段子。梁山锣鼓6种乐器,分别由5人组合参与,其中打马锣者兼打钩锣。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包括“金银灯”“金银花”“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在运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锣鼓引子,在几种乐器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锣鼓引子。[4]
梁平癞子锣鼓
梁平癞子锣鼓的乐器有二鼓、马锣、钹、大锣、钩锣、镲子六种,乐队由五人组成,打马锣者兼打钩锣。 [1]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他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山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 [4]在“十八癞子”的基础上,后发展、演变成上百种锣鼓引子,有“金银花”“红绣鞋”“上天梯“半边月”“王小伙”“四木匠”“战灵芝”“比二武”“水螃蟹”“双蝴蝶”“双点灯”“龙抱柱”“龙摆尾”“闹龙宫”“反三得”“幺三得”“艳灯娥”等等。尽管梁山锣鼓受家族传承方式的影响,相邻各地域的锣鼓引子的打法都各具特色,但“十八癞子”在梁平境内的锣鼓班子同时演奏时,都能做到天衣无缝、规范统一。 [4]传承价值
梁山锣鼓已有1000余年历史,它是梁山巴人祖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梁山癞子锣鼓风格独到,乡土气息浓厚,颇具民族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4]传承状况
一些艺人相继去世,现有艺人年岁已高,年轻人又不愿学打锣鼓,故锣鼓艺人日渐减少,只得将原有的乐班合并演奏。在此情势下,梁平癞子锣鼓濒临灭绝。 [1]
传承人物
刘官胜,男,汉族,1955年生,重庆梁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癞子锣鼓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随父刘顺金学习癞子锣鼓,参加民间丧俗演出活动,为梁平癞子锣鼓第四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演奏癞子锣鼓中的二鼓、大锣、钹、马锣等乐器,熟记癞子锣鼓的全部曲谱,演奏流畅完整,心、口、手合一。多次参加民间文艺演出并获奖,培养出数十名梁平癞子锣鼓代表性传承人。 [1]
END
本期编辑 | 张 艺
本期音频 | 张 艺
本期审读 | 钱如意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图片 | 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信箱:ohyfy@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与非遗(音频)|李娇:宁都县长胜镇陶器制作技艺(宁都长胜话)
方言与非遗(音频)| 刘佳佳:一方石磨,寻味非遗--古法豆浆(仙游鲤南话)
方言与非遗(音频) | 郭静妍:中国传统竹漆工艺品——永春漆篮(永春湖洋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