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科技之光,杨村一中2024年创新节胜利闭幕式

教育   2024-11-30 11:39   天津  


点燃科技之光

创新节闭幕

杨村一中创新节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为学生们提供了创新实践、快乐成长的平台,同学们在创新实践中,增强了科技创新意识,拓展了创新思维,丰富了科技知识,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自9月份开幕以来,先后开展了摘柿子神器制作大赛、信息技术大赛、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水火箭制作展示、化学研究前沿专题讲座、2024年天津市青少年科创计划申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展了发展空间。
11月29日,学校举办了创新节闭幕式,为在本届创新节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同学授予“创新之家”和“创新之星”称号,每年级10名表现最为优异的同学被授予“创新之星标兵”称号。

【创新之星标兵】
高一:3班刘颖希、7班范修来、10班运静宸、11班管方汐、12班朱航宇、13班王若涵、赵梓尧、15班曾子甜、郭欣柯、17班胡晴雨;

高二:11班刘凤媛、9班徐健嘉、5班王贺铭、20班杨竣杰、14班李秉洋、12班梁霄、13班张王熙、6班邓鹏宇、2班赵佳琳、18班石宇恒

此外,高一年级张子欣、高二年级彭译萱等207名同学荣获创新之星,闭幕式后由年级颁发证书。


在创新节活动中表现突出、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管理秩序井然的班级被授予“创新之家”称号:

高一:3班、7班、10班、11班、12班、13班、15班、17班

高二:2班、5班、9班、11班、13班、14班、18班、20班


颁奖后,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奖并刚刚参加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全国交流展示活动的高二年级学生会主席、11班刘凤媛同学致创新节闭幕词。她讲述了自己参加国赛的心路历程,及准备过程,鼓励同学们将科技创新实践中所学的知识,所形成的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中,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早日成长成才,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


全国青少年

人工智能创新实践

      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中,我校刘凤媛、徐健嘉、石沛3名同学获得AI艺术生成项目优秀作品。




其中,刘凤媛同学入围了全国交流展示活动,她设计的科技社团海报《电路板大赛——联接现实与未来》,在AI艺术生成案例中入围参赛,与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315项作品同场竞技,获艺术生成“四星卓越”创新作品奖,全国二等奖。

摘柿子神器

制作大赛



11月5日,信息中心和生物学科组的老师们策划组织了摘柿子神器制作大赛,以“爱校最创意,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鼓励学生团队自行设计和制作摘柿子工具,不仅要求工具的实用性,还强调创意及环保理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水火箭

制作展示


通用技术教师赵银兴在授课时,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观看火箭发射视频,带领大家制作水火箭。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自己搜集材料,小组分工合作,积极设计制作,使用废弃的塑料瓶作为火箭主体,纸板或塑料板制作整流罩和尾翼。在制作和发射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调整参数,力求取得最佳发射效果。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绘图、动手、动脑能力,落实了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了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工匠精神。



化学研究前沿

专题讲座


11月21日,学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探索创新之路,激发创新火花”的创新人才培养讲座,特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智能分子科学交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穆建帅为我校学生作主题为“化学研究前沿”的科技讲座。
穆建帅副教授就AI辅助的识别与组装、低碳能源转化与存储、环境能源材料的精准创制、支撑双碳纳米酶产业化以及未来的新增方向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还通过图片展示了科研中所用到的一些精密仪器。
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他们对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化学研究前沿信息的了解,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专家的分享让他们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产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会将讲座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参与到更多的创新项目和实践中去。

习近平主席说:“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创新节虽然落下帷幕,但科技创新活动永远是进行时,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将永远根植于同学们的心中。同学们还将积极参加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争取再获佳绩。



—END—


扫码关注

公众号

抖音号




杨村一中
宣传校园文化的空间,展示教学理念的论坛,家校互相沟通的桥梁,校友了解母校的平台。立志打造武清第一教育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