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俗语强调了缘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重要性。缘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相识是否由命运决定。如果有缘分,即使相隔很远也会相遇,如果没有缘分,即使很近也不会相遇。李友是那坡县坡荷乡人,不知是志同道合还是“臭味相投”的缘故,竟然把几百里之外的他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那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改革开放之初,民营企业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工厂四处可见冒烟。“田东粤桂锑矿加工厂”也由此应运而生,厂址距田东县城3公里,建在东巴二级公路(当时是三级公路)旁的河乐村那比屯山坡上(原牧场)。我和李友因生活所迫,跟随打工潮流相遇,就是应聘到该厂当工人而相识的。入厂后,我们被安排在锅炉车间一起工作,又同住一个宿舍,从而变成了友好的工友和室友。
烧锅炉的工作并不容易,上班时有的推着手推车拉煤块,有的手握铁铲负责铲煤进锅炉和管火烧炉,还有的则拖车倒煤渣。在锅炉旁,炽热的火光映照出一幅独特而辛勤的劳动者画卷。我们身着早已被煤灰深深浸染的工作服,那原本鲜明的色彩如今已难以辨认,仿佛被岁月和劳作共同雕琢成了一种专属的、深沉的灰黑。我们的脸庞,在无数次与煤尘的亲密接触后,也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黑色面纱,汗水与煤灰交织,勾勒出额头和脸颊上一道 道清晰的痕迹,宛如时间的刻痕,记录着每一份辛劳与坚持。眼睛里闪烁着对工作的专注与坚毅,尽管周围环境因煤烟而显朦胧,但我们的目光却异常明亮,仿佛能穿透这一切,直视工作的核心。头发上,煤灰与发丝纠缠在一起,使得每一根发丝都似乎承载重量,无声地诉说着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双手,更是这幅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们被煤灰染得漆黑,指甲缝里也嵌满了细小的煤粒,尽管如此,这双手依旧灵巧而有力,熟练地操作着锅炉,调控着火候,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这是一双创造价值的手,也是一双书写着劳动者尊严与荣耀的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们都仿佛化身为与火焰共舞的勇士,身影在煤灰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坚韧不拔,成为工业战场上最动人的风景线。
我们就是这样,上班前像个白面书生,上班后满身灰尘,乌黑得像非洲人似的。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以外自由活动。每天下班后,因生活枯燥乏味,我和李友都有个共同的爱好——看小说阅览杂志以消磨时光。我们时而拿着小说或杂志一起到野外空旷的草坪上阅览,时而一起骑着我那辆二十八杠的自行车到田东新华书店阅览群书……
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些片段如同被时间精心雕琢的珍珠,偶尔拾起,便能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那是一段关于友情,关于青春 ,也关于一本不经意间被偷走的书的记忆,它带着几分羞涩,几分顽皮,还有几分不可言喻的温馨与怀念。
那天正是我上白班,吃完早餐后,李友一人独自无聊,说是要借我自行车到县城新华书店去看书,我便毫不犹豫地把车钥匙抛给了他。只见他披上一件黑色风衣,骑着自行车向县城飞奔而去,风衣婆娑,潇洒自如,好不风流。到了县城,李友习惯地将自行车停靠在新华书店门前,便迫不及待地推门进去,带着青春特有的那份不羁与好奇,悄悄踏进了那片知识的海洋,却无意间编织了一段关于“偷书”的糗事,至今仍让人忍俊不禁。
书店里,书架如林,每一本都像是藏着秘密的宝盒,等待着有心人的探索。李友独自穿梭其间,指尖轻轻滑过书籍,享受着那份独有的静谧与满足。然而,青春的躁动总是不经意就突破了理智的防线。不知是何种驱动,或许是因为对那本书的渴望太过强烈,又或是单纯想体验一番“禁忌”的乐趣,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芽——偷偷带一本书出去。
他的计划是仓促而笨拙的,像是一个初次作案的小贼,心跳如鼓,眼神闪烁。选定目标后,他试图以最自然的姿态掩盖那不自然的企图。他假装翻阅,实则是在观察店里管理员的动向;他手反复触摸着心仪的那本散文集,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即将得手的窃喜,又有难以言喻的愧疚与不安。在那一刻,理智似乎被对知识的渴望所淹没,李友的手,不由自主地抓起那本书,轻轻地抽出了书架,紧接着,便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在最不经意间开个玩笑。正当他准备离开,心中既兴奋又忐忑时,管理员那慈祥却带着几分严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伙子,你怀里的书是怎么回事?这警示牌明码标价提示:偷一罚十哦!不接受处罚就报警。”这回完了,那一刻的空气仿佛凝固,时间也放慢了脚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手脚发抖,就像是被夕阳染透的云朵,尴尬与羞愧交织在一起,让他的眼神无处躲藏。犹如鲁迅所著的《孔乙己》主人公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面对管理员对其偷书的质问,喃喃自语,“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因身上没带钱,且不愿意受罚,正想出门开车溜之大吉,当场被管理员捸住并扣下了自行车。
无奈之下,李友他只好像一只落汤鸡一样灰溜溜徒步回来。当我质问他自行车放在哪里时,他才吞吞吐吐说出了实情。次日,我厚着脸皮陪他一起去说情,让他主动认错,接受批评教育和赔礼道歉后,才将我的自行车赎了回来。
那次经历,成了我们之间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也是青春里一段难忘的糗事。
如今,每当回想起那个不雅事件,心中除了几分羞涩,更多的是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怀念。那天,李友虽然没有得到那本书的陪伴,却多了一份对错误的认识,以及对未来更加正直坦荡的承诺。而我,也在这件糗事中,学到了关于友情、责任与成长的重要一课。
回想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做了件傻事,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以及那份青涩的友情,都是那么宝贵,那么值得珍惜。常言道:人有过错,马有失蹄。而那件糗事,就像青春路上的小石子,虽曾绊了我们一脚,却也让我们更深理会知错就改,不但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做人,也学会了如何更加正直地面对这个世界,更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