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九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文摘   2024-11-17 23:08   山东  

九日①

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②。

【注】①这首诗是763年秋杜甫流寓梓州时所作。郪县、涪江滨都在梓州境内。②《杜臆》:“天宝十四年 (755年)冬,公自京师归奉先,路经骊山,玄宗方幸华清宫,安禄山反,然后还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诗题和首联可知,诗人已经在梓州度过了两个重阳节,是日登高望远,感慨万千。

B. 颔联出句“不相放”与《客至》“喜崔明府相过”中“相”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

C. 诗人觉得黄花虽然绽放如新却羞于见他,借此抒写年华逝去、功业无成、郁郁寡欢。

D. 颈联写尽了诗人落魄困窘的境遇,情感内涵和《登高》相类,但多了寄人篱下之感。

16. 如何理解尾句中的“肠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 (3分) C 【解析】 “若见黄花无数新”,是诗人面对绽放如新的黄花而自感羞愧,而不是黄花羞见诗人。

16.(6分)诗人在酒筵将尽之际忆及十年前从京师到奉先县的归途中路遇唐玄宗驾幸华清宫的盛事而感到极度悲痛。(1分) 这极度悲伤①既包括首联写自己流寓梓州两年的羁旅思乡之愁;②也包括颔联写自己自发染鬓、羞见黄花的年华流逝之殇;③还包括颈联因时局动荡而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无依之感:④更包括尾联因皇帝沉迷享乐,战乱爆发而引起的忧国忧民之思(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译文 

去年重阳在郪县北登高,今日重阳依旧在涪江边度过。发已愈白,苦于这岁月不饶人,羞于面对这新开的无数黄花。遭遇乱世,漂泊异乡,心中郁闷,生活无着,依靠他人只叹路难。酒筵将尽,却忆起十年前的旧事,想起皇上在骊山时辇车出动,令人肠断。

简析

《九日》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通过“去年”与“今日”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变迁;颔联借自然之景抒发个人之哀;颈联转入对身世之叹与旅途艰辛的描写;尾联以“酒阑”为契机,回忆起十年往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具象化的场景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愁,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时代背景的投射。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