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孩子犯错,如果只是无心之失,大人一般一笑了之,不会计较什么,甚至会主动给他找借口:就是个孩子。
但有的孩子,其所作所为让人不寒而栗。
最近江西乐平,7岁女孩像往常一样楼下玩耍,9点多坐电梯回家。
然而,谁也不知道危险正悄悄降临,一名高个男子随后进了电梯。
在电梯开门,女孩迈出脚,即将到家的一刻,她背后的男子突然冲上前,抱住她,迅速关上电梯门,并捂住口鼻把她向后拖去。
面对男子一气呵成的动作,被吓坏的女孩试图挣扎摆脱控制,可这点无助的反抗,在悬殊的体型、力量差距前,起不到任何作用。
下意识的反抗,只换来男子下手越发狠辣,捂住女孩嘴巴的他,又腾出手掐住了女孩的脖子。
直到看她被勒到窒息,晕了过去。
此时监控中,女孩双腿已不再挣扎。
男子抱起她走出电梯,不知想做什么。
幸好,在走到单元门时女孩醒来,不断哭闹,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吓跑了男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更让人齿寒的还在后面,很难想象,这个下手狠辣,动作流畅,心思缜密的男子,竟然还只是一个14岁的男孩。
据大皖新闻报道,女孩母亲表示:
警察抓到后才知道是未成年人,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第二天就放了,说未成年不追究「刑事责任」。
无助的受害者家属,最终等来了警方的通报。警方对事件作出了定性,男孩行为构成猥亵他人,介于未满16周岁,仅给予男孩「行政拘留处罚」。
有《未成年保护法》在前,我不知该这样的惩罚,是否已足以让施害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了?
可这件事,也绝不是向男孩家属说得那样轻描淡写。
据潇湘晨报报道,当日上午涉事男孩家属在业主群里道歉,表示:
“小孩一直都是好好的,从来不会这样子,那天突然跟中了邪似的。
现在人也带(走)了,大家都放心吧。
就算他放出来了,我也不会让他在那边待。”
并发出涉事男孩被家属用皮带抽打教育,以及被戴上手铐带走的视频。
但这真不是一个孩子的无心之失,这是令人细思极恐的恶!
受害者家属又该如何平复,走出阴影?换做是我,恐怕再不敢让孩子独自下楼玩耍了。
1
试想一下,如果女孩没有幸运的醒来,又恰巧遇到路人解救,作为一个妈妈、一个女性,我都不敢想她将经历些什么…
也许是一生难以走出的梦魇,也许就是一生的终结。
届时徒留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养女方知世道险,其实不止是女儿,儿子也一样。
这几年似乎戾气渐重,关于孩子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拐卖、驾车撞入校园、校门持刀砍人…
桩桩件件都在刺激着父母敏感的神经,面对孩子安全,输不起的只有父母。
父母真不能把孩子养得过于单纯。 一味地粉饰太平,就如空中楼阁脆弱不堪,甚至经不住一阵风。
虽然孩子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可他/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全部了。
2
所以有些阴暗面也要适时告诉孩子,并在生活点滴中教会他/她合适的应对方法,才不至于当有一天真的面对危险时却不知所措。
孩子不做傻白甜,以下3个原则必须告诉他/她:
最好不要独自进入密闭空间,进电梯前先看看同乘的人。
当只有孩子自己在家时,快递、外卖放门口,抄表员等父母联系,不要让陌生人进家门。
此外还请你告诉孩子,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哪些地方别人不能看,哪些地方不能摸。
有机会带孩子学点功夫,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能自救。危急情况下,大声呼喊救命不丢人。
正常情况下,大家出门都会拿手机,查个地图并不难。
如果碰到陌生人问路,你可以帮忙指路,但绝不能给他/她带路。
不管对方是老幼病残孕,哪怕看着再可怜,只要要你带路就留个心眼,让他另请高明。
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过度消费,不透支明天。
善良,不能随便施予,交友需谨慎,更要慎重借贷。
当然,比起教孩子保护自己,希望父母也能教孩子一点法律知识,知道承担责任,不要触犯做人的底线。
我更希望《未成年保护法》能找到公平和正义的平衡点。
去保护真正需要被保护的受害者,而不是变为未成年作恶的倚仗。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想要深入沟通,可以预约妈心理心理咨询,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妈心理父母成长训练营》致力于帮助孩子与家长减少焦虑与痛苦,给孩子和家长带去内在的力量与希望。
专家团老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具体分析青春期青少年问题,告诉家长如何不打不骂,解决青春期孩子暴躁、厌学、不听话等问题。
新的一期课程即将开始,我们一起携手,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给孩子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养育,让孩子能成长得更好。
---推荐阅读---
《“儿子诅咒我去死”,我才醒悟:走过的最大弯路,就是用错方法养出低能量的孩子……》 《和18岁的儿子较劲了一年后,我选择了“缴械投降”,没想到……》 《14岁女儿抑郁自伤,被迫休学!我抱着“重新养育”的心态,终于唤醒她的能量》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