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管孩子 守不住边界的父母 内心都有哪些伤与痛

教育   教育   2024-10-26 12:20   河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华内妈心理”


关注我 设星标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西泽保彦曾说:

“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成立的。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尊重对方的‘个性’,这是理所当然的‘规矩’。”

所谓“一定距离”,可以解释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边界,限制我们不要随意侵入他人的领地,同时保护我们自己不被打扰。

比如,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问到工资、情感状况等个人隐私;当自己的喜好、感受被别人嘲讽、否定时,觉得很不舒服;当别人不顾我们自己的意愿,勉强我们做一件事时,会感到愤怒······

这个原则,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

遗憾的是,在中国家庭中,有边界感的父母少之又少。大部分父母,常常以“爱”之名,不断侵入孩子的边界,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01

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它将我们与外界分开,确保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弥漫着一个心理范围内保持舒适。

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个体心理边界不清导致的。

关于心理边界的两种表现形式:

  • 边界模糊

没有分寸感,家长可能会无意中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例如,过度干涉孩子的个人选择,事无巨细的为孩子操心

“为你好”是典型的边界不清的表现。

  • 边界僵硬

太有分寸感,以至于到了固执的程度,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他们可能过于坚持自己的规则和期望,而不愿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失控的恐惧,但往往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02

边界不清的表现


1、拯救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

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如果父母他总是站在一个拯救者的位置,那么必然是需要孩子以一个弱势的无能的甚至混乱的状态出现。

只有这样,父母才有拯救的这个条件。

孩子越是出现这种无能无力的状态。家长越会觉得这个孩子这里也不行,那里也不行,什么都干不好。


2、控制

所谓控制,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孩子,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父母目中无“人”,把孩子当成物体,不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孩子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型的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3、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

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


4、讨好

讨好,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讨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

我在咨询中看到一些家长会跟我说,孩子小的时候可懂事了,特别会看别人脸色。

到了奶奶家就会说奶奶好,到了姥姥家之后会说姥姥好,他觉得这是孩子养得好的表现。

但真的不是。如果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可以察言观色到这种程度。

那说明这个孩子的生存环境太严苛了,他一点真我都不能暴露,他需要讨好所有的人才能活下去。

我们千万不要觉得我的孩子很乖,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可能孩子小小的年龄,那个就要用假性自体来保护自己了。


5、敏感

知道了别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敏感;

因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变化,并容易受到别人心情和评价的影响。

很多青少年来访跟我说,如果别人在背后评价了他或者他觉得别人可能不喜欢他,他就会非常的害怕,觉得别人会孤立自己,严重到无法去上学。

因为猜测了别人的心思,而限制了自己的某些行动,也是边界不清的表现。


6、分离焦虑

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离,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分离,说明他的人际界线是不清的。害怕跟谁分离,说明他跟谁人际界线不清。


7、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活得像一锅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要完全懂我,主动满足我,我也100%懂你,满足你,否则就会失望。

这样的表现是婴儿的表现,是婴儿对母亲对自己全然贯注的要求。

同时,在情绪上也无法与他人分离,悲伤着别人的悲伤,痛苦着别人的痛苦,这种情况下很难专注且坚持自己的追求,内耗严重,容易被他人情绪操控。

8、无法说“不”

对侵入自己的越界行为无法拒绝,又常常因为由此带来的愤怒被压抑而扭曲的爆发。

03

应对策略

1.守好自己的边界

每个人在交往时,都有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

你要守好自己的边界,学会拒绝。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

如果你的边界被打破了,你觉得不舒服了,那你一定要学会说“不”。

你要适当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边界感,有意识的保障自己的权益,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你很介意别人拿你的身材说事儿,那你就守好这条底线,有人提到了,你就要告诉明确告诉他,“我不喜欢”。

只要别人不拿这一点来取笑你,那么你就可以愉快地与对方交往,你的心理边界就拓宽了许多。


2.把握分寸感,尊重别人的边界

心理学有个概念:心理越位。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谁也不能进来,一旦进来,就容易产生矛盾,谁进来,就越位了。

你要时刻警惕,看看自己是不是处于“越位”的位置,不能让你的“越位”给自己带来麻烦。

当你不断触犯别人的边界,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情感账户也终会有掏空的一天。所以,你要把握分寸感,尊重别人的边界。


3.课题分离,专注自己的事情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了一个“课题分离”的概念。

什么叫“课题分离”?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需要为你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说白了就是,谁的愿望谁负责,谁的情绪谁负责。

一个人的心理边界也会分为两部分:边界内的事,能够由我掌控,属于自我的心理边界;边界外的事,无法被我掌控,属于他人的心理边界。

一旦你把属于边界外的事情,当成是边界内的那样处理,这就越界了。

很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就是因此而发生。

所以,你要课题分离,你要区分好,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她的事。管好你心理边界内的事情就行。

怎么分清是谁的事呢?皮肤之外皆是他人。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学会划分和掌握心理边界,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记住,最适合的心理边界,永远在你心里。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躺平、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焦虑休学等问题,推荐你来我们妈心理

这里已经有超过上万家长参与学习,每天都有老师对你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和你一起梳理孩子厌学的原因,给出针对性的调整建议,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想要深入沟通,可以添加老师预约心理咨询,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扫码添加老师👇
我会根据你的情况、要求和问题
给你提供最合适的方法


 写在最后 
妈心理从几千名厌学青少年的治疗案例中,独家研发出了一套提升学习动力、改善厌学的“53321心理养育”系统解决方案,带领家长朋友们开展了多期《打败厌学游戏 提升学习动力训练营》

这里已经有超过上万家长参与学习,每天都有老师对你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和你一起梳理孩子厌学的原因,给出针对性的调整建议,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报名,千万不要错过!




添加老师咨询

---推荐阅读---


《孩子休学在家,为何反复想去,临去学校又放弃》

《孩子缺乏安全感,一眼就能看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厌学,是真的在“摆烂”吗?》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华内妈心理
专注于10-18岁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和厌学破解,通过对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动力1对1在线视频辅导,帮助学生唤醒自我装配学习动力;通过向家长提供破解孩子厌学症状的在线音视频课程,疗愈家长焦虑。
 最新文章